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战略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专精型人才.多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教育的方式逐渐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专才教育,文科学生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
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理念,应该是开展博雅精神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培养理科生的人文情怀,培养文科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实线上述理念,通过近年在中山大学开出两门公共选修课(其中一门后来学校选定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进行了物理通识教学的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3.
仲新元 《物理通报》2009,(11):11-14
很多人看了关于西方国家中的科学或物理教育教学资料后,往往会认为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中是不存在教学辅助材料的,学生接受的都是“素质教育”或“创新教育”,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安排都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实际上这种认识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物理教育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立彬  郑先明  李广平 《大学物理》2011,30(1):56-61,65
通过对哈佛大学物理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选用情况和教学方式的分析与研究,认为本文可为中国大学的物理教育改革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和启示.在我国物理学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建议应注意崇尚学术自由、营造严谨治学的学术氛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学习、制定独具特色的物理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学科课程总目标,具体是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而体现出来.其中“所谓‘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多年来,高中物理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等认知领域的单维目标,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灌输,不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忽视情感、意志的培养,“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认知体来对待,……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以审美为特征,陶冶受体道德情操、健全受体健康人格的美育,并非仅能蕴藉在人文社会学科得以展开,物理学的教学内容里,也蕴藉着众多的美育因素.在学习中如能自觉地分辨与体悟,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而且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物理学家对于科学史的认识有其特殊的视角.他们相信再现科学家科学研究的实际细节最具有教育意义.他们还认为从社会人的角度研究科学家是科学史的重要部分.这一视角有助于建立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去年是马年。奔马的绘画与雕塑,见得格外多。于是,我就特别关心“马儿怎样跑”这个问题。“马儿怎样跑”,不仅关乎马(自然),而且关乎人(其实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关乎人的文化活动(艺术、科学等)。二谁没见过马?谁没见过月亮?这是两样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大家都不觉新奇。马儿怎样跑?月儿怎样弯?这又是两个再平易不过的问题,大家却答不上来。我们熟视无睹,我们缺少观察。为什么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无味?因为心不在焉。心理学叫“缺少注意”。观察,包括科学观察,也以注意为前提。我们不能拿这两个问题,去考普通公众,因为每一个人“注意”的领域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科普纪录片在天文通识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普纪录片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的科普纪录片可以多视角、直观生动的讲述科学,这亦是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本文以通识教育课程"行星科学初探"为例,介绍了在天文公共选修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引入天文科普纪录片的一些心得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为适应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而开设的,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开设了此课程。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及现状出发,探讨作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如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量子物理学是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由于它提出了一些新概念,与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物理概念相差很大,有很多论点被认为难以理解,因而成为初学者的困难.真是这么难吗? “我不相信学习量子物理学比学习物理学其它部分在实质上会更困难”,一位美国教授E.H.威切曼这么说.他编写了一本教科书《量子物理学──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四卷》,现已由复旦大学物理系译成中文出版. 威切曼在序言中指出,过去许多人认为量子物理学“神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典观点的成见”;一是“实验图象不完整”.他认为,今天…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科学素养什么是科学素养?实际上,科学素养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在过去一年中,您是否参观过科技馆或历史博物馆,是否去过公共图书馆,是否有E-mail地址……”这些点点滴滴之中。公众科学素养是公众靠非教育系统逐渐积累起来的科学素质修养,是公众应具备的对科学技术最基本的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关系密切。因为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发展,还会促进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进步。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提出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科学知识(术语和概念)的基本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基本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实践之中, 我们发现, 科学方法显性教育方式竟然转化为“ 贴标签”式的知识记忆. 这样的做法 不仅会失去科学方法显性教育方式的意义, 更会让教学实践走入误区. 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 我们提出8种科学方 法显性教育的方式, 即: 实验探究重演科学方法、 问题导引聚焦科学方法、 教材阅读感受科学方法、 习题反馈感悟科 学方法、 知识应用体会科学方法、 合作解难理解科学方法、 教师展示明确科学方法、 创设情境迁移科学方法, 并且在 每一种方式后面都给出具体案例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4.
大学物理学是各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我们认为,在工科专业中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熟记几个物理定律、公式,会演算几道物理习题,而是为了通过物理内容的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之目的。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关  相似文献   

15.
吴健雄教授:我想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迫切而重要的问题,在美国也同样如此,我们的总统也称自己为“教育总统”。当前,不仅是搞教育的人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整个美国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对中、小学教育,我认为中、小学教育更为重要,因为孩子们在此期间会打下一定的基础以及成型。  相似文献   

16.
厚宇德 《大学物理》2016,(10):61-65
物理学家和科学史家都认为,可观察性原则对于量子力学的建立非常重要.1925年海森伯的"一人文章"发表后,很多与量子力学史相关的著述都认为,可观察性原则由海森伯提出.事实上他不是第一个提出可观察性原则的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在1920年出版的著作中对这一思想即有描述,1919至1920年间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时,他还曾多次向朗德表述这一思想.很多文献证据表明,海森伯是在哥廷根,直接从玻恩这里了解到可观察性原则的.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里,科学和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很多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也有很多人想知道科学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特别是那些非常成功的科学家、名声超出了其专业领域之外的科学大师们—他们经常被称为天才,他们的事迹被到处传颂,甚至到了有些夸张的地步。然而,如果我们更多地接近他们一些,更多地了解他们一些,就会发现,天才可能并没有那么神秘。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所蕴涵的人文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两者交融则“生绿”,即“求美”。现代高等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炉的“绿色教育”。因为只有这种真、善、美有机统一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才是今天素质教育对人的培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一则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自觉地陶冶与纯洁思想感情、升华精神境界、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即培养学生“钟情于爱国”的大德;二则它能活跃与完善青年人的思维能力、优化思维过程、开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固有灵性、发挥人类进化500万年来所形成的巨大潜能,极有利于学生“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正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趋势。什么是素质呢?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讲过:“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就其内容而言,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国务院曾经发文号召全国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院副院长刘向东博士在2004年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大会中也说过:“以育人为中心的办学观要求我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开展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金鑫 《教学与科技》2007,20(3):37-41
本文基于对本校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解,认为对学生技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其研究目标可首先从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在人文素质课程整合开发两个方向上进行研究。本文初步描述出笔者在这两方面所进行的探索性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