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古代的刻漏计时技术存在严重的误解。不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书刊,也不论是学术专著还是通俗读物,都不敢说漏壶是一种精密的时计,在讲到时间计量的历史时,都没有把中国的“水钟”(英文Water clock即“刻漏”)放到应有的地位上去评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是西洋自鸣钟很早地传入中国。明朝的钦天监是个很不景气、无所作为的机构,虽然内设“漏刻”一科,其实没做什么工作。西洋传教士来了以后发生了变化,他们在引入西方先进科学的同时,也破坏了一些中国原有的好东西。本已无人钻研的刻漏技术也就失传了,甚至连沈括的《…  相似文献   

2.
书讯     
正寄语青春——大学校长在201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精选书号:ISBN 978-7-04-044176-5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学校薪火相传的重要标志.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大学校长们都会寄语莘莘学子,嘱托他们的殷殷期望,启迪学子们思考"你为何而来""你来做什么""你将往何处去",指引学子们于苍茫中看到星光,于探索中辨清方向.中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物理学堂班(现名叶企孙班)于2013年建立了科研实践基地,针对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验"的不良倾向,固本清源,回归物理学作为实验科学的本质;旨在提高学堂班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全面认识,培养他们的实验兴趣和技能,促进他们的钻研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在一封有名的短信中,讲西方科学发展的基础时,提到了中国.这封信被收入<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574页(商务印书馆,1976年),由胡文耕先生译出.这封信虽短,但对我国学术界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近年来我们看到,在国内一些学术书刊上,一些专家学者们都在引用它.遗憾的是,这封信最后一句对我们中国有影响的译文,却不是爱因斯坦的原意.陈明远先生曾在<文汇报>(1998年4月16日)上发表<对爱因斯坦的误读>一文,指出"译者看错了原意",使得"引述者(包括许多知名的学问家)以此作为‘中国古代已经做出了西方科学两个伟大成就'的证据,无不沾沾自喜."我们觉得,陈明远先生指出了对爱因斯坦原文的误读,对我国学术界来说,是一件很有益的事.  相似文献   

5.
1993年7月31日至8月5日应东北师范大学校长王荣顺教授邀请,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对该校进行了访问、讲学。在接受东北师大名誉教授仪式上发表了题为“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和前瞻”的演讲,他的精辟见解受到了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杨先生首先回顾了历史,指出在1400年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领先于欧洲。在1400~1600年欧洲开始发展,而中国落后了。在1600~1900年的几百年内实际上是抗拒引入西方科学,抗拒引入新思想、新知识。他然后指出,到19世纪90年代,经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惨痛教训,中国真正开始引进西方科学技术。1900年后前50年中国的两、三代学者快速大量引进了近代科学,但还不能说是本土化了。  相似文献   

6.
<正>财富不平等,是一个当前颇受关注的话题,这是物理定律不可避免的结果。这一结论来自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他们是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贝扬(A.Bejan)和巴西库里蒂巴市联邦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Paraná)的埃雷拉(M.Errera)。他们把财富分布和他们称为社会生活的"所有流的运动"联  相似文献   

7.
戴闻 《物理》2007,36(3):178-178
为什么近代科学的诞生地是在欧洲而不在中国?在哈佛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本学术著作A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in China中,作者Benjamin A.Elman(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史教授)重新审视近代科学欧洲中心论.Elman试图推翻那些站不稳的典型说法,如: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是由于儒家思想二千多年的统治,或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等等.此前,2005年Elman的另一本长篇巨作On Their Own Terms:Science in China,1550-1900曾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好评,这次出版的书可以说是前一本的缩略版.  相似文献   

8.
《物理》2007,(3)
美国学者再看中国近代科学之文化史为什么近代科学的诞生地是在欧洲而不在中国?在哈佛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本学术著作ACultural History ofModernScience in China中,作者Benjamin A.Elman(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史教授)重新审视近代科学欧洲中心论.Elman试图推翻那些站不稳的典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今天的社会大众来说,科学家在科学建制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难怪萨顿(G.Sarton)断言:"没有科学家,人类就会完全停顿而且退化。"~[1]本文所涉及的就是那些热衷于科学大众化的物理学大师(按:下文括号中以年份表示他们荣膺诺贝尔奖的时间)的科普观、科普风范、以及留给后人的深刻启示,作一浅陋的探讨,其目的在于效法先师,不断地将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逐步地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A.S.A第123次会议于1992年5月11—15日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来自57个国家759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截止14日下午统计),他们向会议递交了近600篇论文。 会议按A.S.A的专业分类,同时在10个会场宣读论文。这是典型的学术交流会,没有开幕、闭幕等任何形式。会后的私下交谈热烈而广泛。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在通用的力学教材中,讨论在简谐强迫力作用下阻尼谐振子受迫振动时,从受力分析得到运动微分方程其中  为固有圆频率 为介质的阻尼因数,γ是介质的阻力系数 为强迫力幅值F与振子质量m之比。 由(1)式得稳定受迫振动的规律为 为要定出稳定受迫振动的振幅A以及与强迫力的位相差θ,是将(2)式代回(1)式用比较系数法求得的。并通过比较tgθ和cosθ的表达式知,两者总是反号而得出θ为第三、四象限的角度,由此才确定受迫振动的位相总是落后于强迫力,落后的相角为0到π。 上述确定A和θ的方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在全部讨论过程中,没…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磁共振领域第一本英文期刊Magnetic Resonance Letters(MRL)(中文名:磁共振快报)于2021年7月正式创刊.MRL是中国物理学会波谱专业委员会会刊,由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主办,已入选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MRL主编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刘买利研究员,编委团队由活跃于国内外磁共振研究领域的65位高水平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3.
曹则贤 《物理》2013,(6):420-423
现代科学是在西方语境中发展起来而后传入我国的,科学文献的西文汉译是一个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发展中的参与感稍着痕迹,但就语言层面而言,并没有什么可见的改观,新概念新思想的表述依然唯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的马首是瞻。西文汉译对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来说是一  相似文献   

14.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1994年8月18日在南宁的演讲有机会同大家讨论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我很高兴。今天我要谈的是,近代科学如何发源于西方,随后又怎样进入中国的经过。了解这个过程以后,我们就能够对今天中华民...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素有"科学怪人"之称的凡特(Craig Venter)和同事最近首次在实验室合成人造生命(如图)。他们尝试将蕈状支原体(Mycoplas mamycoides)的基因组转移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建设的第一台重大科学装置。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同志亲临BEPC的落成典礼,发表了"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讲话,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撞机的建设者们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BEPC在建成后立即投入运行,性能在国际上τ-粲能区的对撞机中居于领先地位,在BEPC的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学精英之林中,勒纳德(PhilippE.A.Lenard,1862~1947)和斯塔克(JohannesStark,1874~1957)属于极少数非常特别的人物。他们的前半生有着辉煌的科学经历,才华出众,硕果累累,分别摘取了崇高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但是后半生由于私欲急剧膨胀,最终使他们沦落为不可饶恕的历史罪人,成了科学界的败类,几乎完全乏善可陈。以至于许多史家学者往往由于厌恶,在著述中根本不愿提到他们。为了使科学界能够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使警钟长鸣,笔者特拟就勒纳德和斯塔克的科学业绩尤其是他们的后半生追随纳粹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记:同样身为学者的您,怎么理解钱三强与何泽慧先生1948年从法国回到中国这一选择?李:彭桓武先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的那句话:"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能帮助我们理解那一代人的选择。他们当年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回到中国来,报效和建设自己的祖国。记:您对钱三强先生说过的那句话:"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  相似文献   

19.
李加定 《物理通报》2017,36(2):126-129
挑选出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数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探寻“李约瑟难题冶,即我国 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背后的深层原因. 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物理初创过程中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重视 理性主义,提高科学素养. 这有利于后续文科物理课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 数学学报(英文版)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无机材料学报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无机化学学报 代数集刊(英文版)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 地球物理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 地质学报(英文版) 物理学报 分析化学 物理学报——海外版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稀土学报(英文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稀有金属(英文版)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高分子学报 有机化学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植物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中国化学(英文版)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计算数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结构化学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科学通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力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中国文学(英文版)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中国药理学报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