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当前固件模糊测试方案在测试具有复杂路径条件的固件时开销较大并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省时的固件测试改进方法.该方法根据固件与外设交互使用的通信协议来修改模糊测试器产生的测试用例,使得测试用例可以突破校验和检查这一复杂路径条件.使用该方法改进了固件测试方案p2im(processor-peripheral i...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化特征库的递进式固件格式解析方法,通过建立常见固件格式结构化特征库,采用递进式的特征匹配算法,对固件格式进行自动化解析,能够获取指令集、引导代码、内核、文件系统、压缩算法、校验机制等关键信息,并剥离出固件的各部分代码,提取固件提供的函数库、交叉编译器版本等有用信息.对10款不同设备固件进行了自动化分析,均能够准确识别固件的各项关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机辅助实现对?时分割乘法器作P/V转换的数字功率表进行实时自校验的方法。详细地推导了自校验方程,并给出实验系统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杀毒软件升级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基于杀毒软件升级流程,提出了一种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杀毒软件升级流程的安全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网络抓包理清升级的基本流程,通过进程监视获得升级文件信息,采用静态分析方法理解升级代码,用动态调试确认升级流程存在的安全问题,定位漏洞.运用该方法对百度杀毒、金山毒霸、瑞星、360杀毒这四款国内常用杀毒软件的升级流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密钥泄露、校验逻辑泄露等漏洞,通过中间人攻击证实了这些漏洞的存在.同时,本文提出了加强DNS防护,SSL协议加密、对网络传输的明文数据进行签名以及对升级前后的文件进行数字签名等安全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代码搜索任务中,已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一方面不能有效提取代码特征和查询特征之间的细粒度交互关系,另一方面未考虑特征之间潜在的结构化特征,无法实现更精确的匹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和图注意力网络的代码搜索模型IGANCS(Interaction and Graph Attention Network based model for Code Search)。该模型通过引入基于相似度矩阵的交互机制,学习代码特征和查询特征的细粒度交互关系,实现代码与查询之间的对齐;引入图注意力机制,利用自注意力层学习代码和查询中隐藏的结构化特征,更深入地挖掘代码和查询的结构化语义;利用最大池化机制分别聚合代码特征和查询特征,提取最重要的特征信息。本文在公开的Java数据集和Python数据集上对IGANCS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IGANCS在Mean Reciprocal Rank(MRR)和SuccessRate@1/5/10指标上优于已有的基线模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拥有强大第三方库的Python越来越受程序员的青睐。为了缩短开发周期,代码复用成为程序员的首选。代码复用的最直接方式是进行代码克隆,如果被克隆的代码存在漏洞,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预料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矩阵的Python克隆代码漏洞检测方法。首先,针对不同的漏洞类型,提取相应的关键特征,依照不同关键特征对Python脚本进行前向或后向的程序切片。然后,利用基于代码块的抽象语法树,将代码转换为向量,构建特征矩阵。最后,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特征矩阵进行降维并计算相似度。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可以有效检测出Python脚本的漏洞。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进程可信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计算机端系统中病毒和木马导致应用程序缺乏可信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进程可信保护方法.该方法采用可信计算平台技术,通过度量进程代码和数据的完整性断定其信任性.并综合运用软硬件控制,采用单向散列算法,在通用开放的计算机系统中建立起用户到进程的可信道路,保证了进程代理用户任务的可信性.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增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确保关键应用在不安全的环境中顺利执行,并防止重要文件的非授权使用.  相似文献   

8.
在压缩感知理论中,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OMP)算法常用于解决l0范数的最小化问题.借助无噪声干扰的压缩感知观测模型,提出了循环码差错图案E重构的压缩感知模型,以校验矩阵H作为测量矩阵,伴随式S作为测量信号,采用gOMP算法重构了差错图案E,其与收码R进行模2加运算,求得发码C的估值.进一步提出了校验矩阵H作为测量矩阵的构成形式及其2个定理.详细论述了gOMP算法重构差错图案E的计算过程.以(7,1)、(7,3)、(7,4)、(15,7)和(31,21)循环码为例,分析了gOMP算法对循环码的纠错能力;以(7,1)循环码为例,分析了gOMP算法中原子选取个数s与纠错位数的关系.通过误码率和码字C重构的成功率,比较分析了gOMP算法和最大似然译码算法的译码效果.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压缩感知理论和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OMP算法实现循环码译码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样本数据,提出基于GM(1,1)模型进行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表明该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可行性;开发了基于GM(1,1)模型的电力负荷预测系统,实现了在实际工作中所要求的数据录入、查询、分析和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基于关系数据库和图数据库存储RDF数据集的几种模型中查询性能的不足,将列数据库和图缓存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海量RDF数据的方案.该方案在底层磁盘采用基于列的关系存储,同时在内存中构建RDF图模式的存储,并设计实现了一套新的SPARQL查询引擎.通过相关分析和各种存储模式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表明了该方案具有更高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带反馈链路的选择式频率分集的短波信道FH/MFSK编码系统,在具有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的瑞利衰落信道中,存在部分频带单音阻塞时的性能,并给出了采用RS码、双-k码、重发码时,无编码与有编码系统的码符差错率与比特能量噪声比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带反馈链路的选择式频率分集的短波信道FH/MFSK编码系统,在具有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的瑞利衰落信道中,存在部分频带噪声阻塞时的性能,给出了采用RS码、双-k码、重发码时,无编码和有编码系统的码符差错率与比特能量噪声比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叙述了基于FPGA及单片机,实现时码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可用于对国际通用时间格式码IRIG—B码(简称B码)的解调,以及产生各种采样、同步频率信号,也可作为其它系统的时基和采样、同步信号的基准.  相似文献   

14.
构造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并行算法,介绍了这个并行算法在武汉大学“WUDP91”并行分布式处理系统上试算的数值应用软件的框图.本软件适用于既定动态系统的平衡问题.对于经济系统,可通过政策控制变量来调节和改善其状态和响应.对于自治系统可找出最优控制使得消耗函数达到最小值.通过对一系列例子进行试算,结果证实,所构造的并行算法和相应的数值软件是有效的,其加速比约为7.  相似文献   

15.
代码组件的动态组合重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代码组件及其动态组合重用方法的基本概念,详细地介绍了一种动态组合重用代码组件的方法——DCRCC(Dynam icCom position Reuse ofCodeCom ponent)方法. 实践表明,基于代码组件的封装技术、组合技术和库管理技术,DCRCC方法能够通过动态组合重用代码组件的方式有效地进行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系统数据流通率,结合空时预编码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天线相关信道反馈的低复杂度自适应格形编码调制(TCM)系统.利用二维波束成型的变换作用,使得在大天线数情况下,也具有满空时编码速率.给出系统误比特率性能分析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最优空时码预编码方式.在满足系统预设可靠性要求下,获得自适应格形编码正交幅度调制(QAM)设计准则.实验结果显示能获得高数据流通率.  相似文献   

17.
在JovanovicVM.所介绍的直接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单、双驻留方式的串序捕获性能作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双驻留方式优于单驻留方式.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适用于短波SFH/MFSK系统的PN码周期,并估算了该系统的平均捕获时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Turbo码的图像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详细分析数字水印系统等效信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urbo码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Turbo码的纠错性能和人眼视觉特性,以实现静止图像中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提取;在水印嵌入之前,对水印序列进行Turbo码编码,然后利用人眼视觉特性进行水印嵌入,并采用了Turbo迭代译码算法进行水印提取,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和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水印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提高了水印的抗攻击能力,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基于4t+1素数码长的伪随机序列,提出了一种适合短波SFH/MFSK系统的宽间隔的伪随机序列,并在单片机上对该序列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最后用MATLAB软件对其汉明相关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序列可以满足短波跳频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StuberG.L.的系统模型,研究带反馈链路的选择式频率分集与编码FH/MFSK系统在具有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的瑞利衰落信道中的编码性能,给出了采用RS码、双-k码、重发码时,编码前与编码后系统的码符差错概率与比特能量噪声比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无编码时,单纯增加分集重数L对系统性能的改善并不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同时采用分集与编码技术,才能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