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答:在任何温度下,液体都会蒸发。每秒钟从液体表面蒸发出来的分子数,取决于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又取决于分子的运动速度,也即是液体的温度。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中的分子克服了它附近分子的吸引力,每秒钟脱离液体的表面而飞到周围的空间去的分子数目是一个常数,当从液体中飞出的分子数与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相等,这时蒸汽和液体就达到平衡,这种与液体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蒸汽,所表现的压强称为饱和蒸汽压或蒸汽压。在液体加热的时候,液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因而在单位时间内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较前增多,于是饱和蒸汽的密度增大,其压强也将显著增大。蒸汽分子作用于容器壁所表现的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压强遵循玻耳兹曼分布律,导出毛细管公式和弯曲液面上方饱和蒸气压公式,并指出某些热学书中的毛细管公式和弯曲液面上方饱和蒸气压公式只适用于蒸气(或气体)密度远小于液体密度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薛志鹏 《大学物理》1991,10(10):22-22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理想实验,用普通物理的方法导出了弯曲液面上方饱和蒸汽压的公式,其结果与用理论物理方法得出的完全一致,而且推导简便,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4.
弯曲液面上方的饱和蒸汽压公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证明饱和蒸汽压的大小与液面的形状有密切的关系,现行的教科书①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即在一个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并在其中插一根毛细管的密闭容器)来征明.其推导过程如下. 设A、C两点的压强不同,根据流体坛强公式有式中ρ0为饱和蒸汽的密度,h为A、C两点的高差(即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根据毛细现象公式有式中为毛细管的半径,θ为接触角(在完全润湿的情况下θ=0),a为液面的表面张力系数,ρ为液体的密度,R为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把式(2)代入式(1)得 在上述推导过程中所引用的公式(2),是在未考虑饱和蒸汽压的影响下,即在凡PA=P…  相似文献   

5.
由实验可知,在弯液面处存在着附加压强.那么,弯液面处附加压强的规律是什么,它在实际问题中又如何应用呢? 对于平液面,根据静止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P=p0+ρgn,式中凡为平液面外的压强,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内部某点的深度,在h→0处,即平液面处,则△p=p-p0→0,这说明压强在平液面处是连续变化的. 对于弯液面,在h→0处,△p=p-p0≠0.通常将弯液面处△p=p-p0称为附加压强,它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其大小由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和液面的弯曲程度决定.这说明压强在弯液面处是不连续变化的.对于给定液体,其附加压强的大小就仅…  相似文献   

6.
低温流体状态方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了可用于低温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的状态方程,提出一个改进型的Patel-Teja状态方程,给出了24种常用低温流体的方程常数、其中包括氢、氦等量子气体。用新方程对24种常用低温流体的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汽比容,饱和液体比容等进行了计算并与传统方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秦玉明 《大学物理》2007,26(4):28-30
提出应用化学势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分析曲面气液两相的相平衡及物质质量转移问题的方法.通过曲线描述,提供了关于相平衡、弯曲液面饱和蒸气压以及蒸发、凝结等规律比较直观的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8.
在讲授理想气体性质与饱和蒸汽性质这两个内容时,由于从高中到大学,对前者有实验的配合,学生理解掌握较好。而后者,由于无实验配合,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掌握。饱和蒸汽压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为了能使学生加深对饱和蒸汽压是温度的函数,而与蒸汽的体积无关这一性质的理解,我们开设了水的饱和蒸汽压的学生分组实验。此实验方法简单,对仪器的要求不高,实验效果良好。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U形管压强计进行定性测量,验证了气体压强的改变对液体内部压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气压减小而液面上升的特殊情况下,实验得出的液体压强变化与利用液体平衡状态分析得出的结果一致.围绕此话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液体饱和蒸汽压与液面曲率半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弯曲液面上方的饱和蒸汽压与其表面自率半径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宏观的热力学方法推导得出开尔文(Kelvin)公式.本文试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通过统计力学的方法来推导.所得结果的精确程度主要取决于液体结构的模型.本文采用较为粗糙的平均势液体结构模型[1].若采用其他更为精确的液体模型,结果的精度可进一步提高.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处理的方法,而不追究液体结构模型的精确.因为不管采用何种模型,其处理方法都相同.一、气体或液体的配分函数 考虑一个限制在体积V中的由N个质量为m的同种分子组成的系集.系集的总能量是各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每年经济损失巨大,年年又防汛又抗旱,因此人工影响降水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物理教学,阐述人工影响降水的物理原理. 一、云的形成 云是漂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冰晶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当地面暖湿空气上升时会发生绝热膨胀而冷却.又由于液体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某温度下空气相对湿度等于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分压强与该温度下饱和蒸气压的百分比,因此暖湿空气上升、绝热膨胀而冷却后相对湿度增加.另外,饱和蒸气压的大小还与液面形状有关,凸液面上方饱和蒸气压比平液面时大,…  相似文献   

12.
将流体压强及流速的微小变化转化为U形管或测压管液面高度的变化.又利用光杠杆放大原理,将液面高度难以判断的微小位移放大成激光光点明显的位移,从而实现了液体压强微小变化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光点的位移与压强变化线性度高,测量灵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碱金属混合物原子配比是超高灵敏惯性测量装置表头的重要参数,需精确测量。针对碱金属配比与碱金属蒸汽密度相关的特点,提出运用光深理论检测碱金属配比。结果表明:受多种因素影响,光深理论得到的碱金属蒸汽密度与饱和蒸汽压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相差3个数量级,无法保证碱金属配比的测量精度;改变数据处理方法,建立光谱吸收率与气室内部温度的映射模型,运用光谱吸收率标定碱金属气室内部温度,通过碱金属饱和蒸汽压经验公式计算气室内部碱金属原子的配比,多组数据分析表明:检测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液体分子从凹液面逃逸过程中受表面层中分子引力作用情况.就能否用分子力解释饱和蒸气压与液面形状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异丁烷的饱和蒸汽压方程及饱和液体密度方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臭氧层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破坏,但在世界范围内CFC和HCFC用于制冷系统尤其是冰箱的量仍然很高,为了保护环境,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更好的制冷剂。人们在寻找新的性能优良而又无公害制冷剂的过程中,意识到了碳氢化合物的价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冷技术评估小组称其为“长期的、经得起考验的制冷剂’巾]。本文对其中的异丁烷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异丁烷的新饱和蒸汽压方程和炮和液体密度方程,为进一步研究异丁烷的统一热物性方程提供了条件。2异丁烷的饱和蒸汽压方程2.1常用饱和蒸汽压方程的比较分析表1列出了常…  相似文献   

16.
从表面张力、表面能等概念及热力学基本方程出发 ,结合几何知识讨论了任意形状的弯曲液面下所产生的附加压强的量值几种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小平  江键  宋茂海 《物理实验》2006,26(10):44-45
介绍了有关液体表面层、单液膜和双面膜球形气泡内外压强差的比较以及毛细现象中液面高度随半径变化规律的演示设计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某些教材中用分子力解释弯曲液面上饱和蒸气压问题时的缺陷,提出应该用附加压强来解释,并进一步用热力学函数的方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物理》1958,(5)
问:采用同时增加蒸汽压强和降低蒸汽温度的方法能不能使蒸汽趋于饱和呢? 一位物理教师来信说,在他们教研组里面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兹摘录信的原文如下: 第一种意见:“既然用二种方法中的一种已经可以把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如果把二种方法同时进行更能把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第二种意见:“如果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法测量液体黏度实验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简单的毛细管法测量液体黏度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液面高度与时间的变化,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液体的黏度,省去了传统的恒压液槽的设计.通过毛细管外加恒温管的方法,可较准确地测量不同温度下液体黏度的变化.通过实验给出泊肃叶公式中液体流速与毛细管长度、内径以及两端压强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