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设教学情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启发思维.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情感、意志的最活跃因素,也是目前化学教学中较为薄弱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郭卓群 《化学教育》1984,5(2):48-50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推动他们愉快地、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学习兴趣组织教学。同时,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和学习中培养、提高,使之由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形成乐趣。这是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宋煜  周丽萍 《化学教育》2018,39(13):30-37
鉴于当前学生化学意志素质缺乏的问题,探讨以认知、情绪唤醒、情感、意志为主控目标,在预习、尝试学习、交错搭配合作学习中,开展CAFP教学研究,以促成情意因素对认知的调动、动力、强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郑志壮  陆真 《化学教育》2003,24(6):25-29
论文对我国少数民族畲族学生进行了化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从基本情况、化学学习动机、化学学习兴趣、化学学习习惯、化学学习意志等5个方面作了调查,对其特征和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促进畲族学生化学学习发展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学习现状的准确把握是促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通过本次调查统计了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学习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目标、预习方式、预习效果、实验操作及学习效果,总结了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和诉求,通过数据分析提出了实施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有效教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秉顺 《化学教育》1991,12(4):13-15
为了更好地贯彻《北京市关于加强与改进化学学科意见》,深化我县化学教改,采用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从1988年底开始,进行了化启蒙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培养、巩固、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兴趣发展为乐趣,发展为志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试验分两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7.
吴传保 《化学教育》2014,35(16):20-22
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专业情感,是地方高校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专业导读课实践,摸索出了从三句熟语出发培养学生的化学专业情感的方法,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化学》 ,新教材比较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实施新教材后 ,如何使新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必须对学生的化学科学品质 (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 )与知识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 ,探究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有机的联系 ,以便今后更好地运用新的教材不断树立学生良好的化学科学品质 ,促使化学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1 调查(1)调查对象 :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 (1~ 4 )班 ,总人数 2 6 6人。(2 )调查内容 :课堂听课效率 ,学习动机 ,兴趣因素 ,学习注意力 ,意…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下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陈嘉应 《化学教育》1988,9(3):12-16
本文在学生智力测量和心理因素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对初中化学差生形成的自身原因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差生与优生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而他们在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于差生非智力心理品质没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而没有起到动力作用,甚至妨碍了智力的正常发展,以致使认知系统与动力系统不能协同配合,这是多数差生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提高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本文列举了部分与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和科学研究进展,并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介绍。通过这些内容的引入可以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它对转变学生思想、培养专业兴趣、锻炼和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几年高等教育改革日趋深化,我们从优化课程教学着手,不断进行改革实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转变学生思想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胡崇安  丁伟 《化学教育》2012,33(8):44-45
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化学启蒙教育阶段的基础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巧妙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学化学,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对做好化学启蒙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抽样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英琦 《化学教育》2006,27(8):41-43
深圳市在课改推进中关于化学课程的开设呈现多元局面。全市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在化学知识准备、学习方法调试、人际关系重建和学习兴趣与动机激发等方面存在比较复杂的适应性问题,并且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一些的学校总体上存在的适应性问题更多。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课改深入,需要加强教学研究与资源开发,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结构、学法指导与学习兴趣与动机激发等方面做好专门性或渗透性的衔接教学。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物理化学难度较大的特点,介绍了课堂教学中实施兴趣教育的方法和体会。通过将抽象概念和理论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相联系,与生产生活、其他化学课程、化学实验及学科前沿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物理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大学化学》2021,36(9)
分析化学(一)是化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开展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启发研究灵感等实践探索,实施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何如涛 《化学教育》2009,30(9):26-27
指导学生尝试写化学周记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化学学习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写化学周记的内容、体现的教学价值及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理念下化学愉悦学习观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愉悦学习观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体现的一种学习观念。学生具有了这种学习观,可以维持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具有热爱科学、热爱社会和生活的情感,科学素养得到全面地发展。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积极因素,挖掘教材美感、利用化学实验、联系生产实际、选用多媒体技术和进行多样化评价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愉悦学习观。  相似文献   

19.
张荣和 《化学教育》2012,33(3):28-30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化,贵在养习.研究性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授予良好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的极为有效的途径.对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借助AutoDock软件开展蛋白质受体与配体的半柔性对接,探讨了其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对蛋白质受体与配体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有更为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