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XPS能谱技术和合成气中压反应等对醇合成用铜钴基催化体系进行了表征研究。还原后的铜钴催化剂样品表面上钴以Co^2+和Co^2+形式共存,铜主要是Cu^0物种。在反应条件下处理后,发生了再氧化现象,即钴主要以Co^2+形式存在,铜变为Cu+或Cu^3+物种。从催化剂的XPS和XAES结果可知,铜和钴之间具有强有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改良铜钴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醇合成的反应活性和碳链增长,助剂钼在样品还  相似文献   

2.
钴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在动物营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研究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钴的分析方法十分必要。钴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络合滴定法等。二溴对甲偶氮二溴羧已用  相似文献   

3.
1-辛烯在Co/CNTs催化剂上的氢甲酰化研究: 钌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的钴及钴-钌双金属催化剂,并以1-辛烯的氢甲酰化反应为探针,研究了所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用TEM、XRD、TPR、TG技术对催化剂的形貌、物相结构、还原行为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钌能够促进金属钴在碳纳米管上的均匀担载,并有助于金属钴的还原,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1-辛烯的氢甲酰化反应结果表明,少量钌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C9-醛的选择性;在双金属催化剂中,金属催化剂的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钌的加入对钴金属催化剂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钙钛矿结构在CO还原SO2催化脱硫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钴和镧的单一氧化物、混合氧化物及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复合氧化物(LaCoO3等)上CO还原SO2脱硫反应的活性以及钴镧氧化物在反应条件下活化过程的考察,指出钙钛矿结构促进了活性晶相LaO2S和CoS2的生成,增强了钴和镧在活化硫化及脱硫反应中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钴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在动物营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研究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钴的分析方法十分必要。钴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络合滴定法等。二溴对甲偶氮羧已用于测定新型除氧剂中钡,尚未见其应用于钴测定的报道。本工作将其用于维生素B_(12)中钴的测定,试验发现  相似文献   

6.
电解制备铒钴中间合金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后的电位-时间曲线等方法,研究了KCl-ErCl3熔体中Er^3+在钴电极上的电极过程。结果表明,Er^3+在钴电极上还原,首先上成铒钴合金,然后才析出纯金属铒,研究了以钴作自耗阴极制取铒钴合金的工艺条件,得到含铒高达92wt%的铒钴中间合金,其组成是Er3Co和Er,铒的回收率>90%,电流效率80%。  相似文献   

7.
CoFe2O4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铁酸钴纳米微粒催化剂,运用XRD、IR、TPR以及BET比表面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铁酸钴的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考察了铁酸钴对二氧化碳选择性氧化乙苯制苯乙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铁酸钴微粒的比表面积为36.3m^2/g,晶粒大小约为30nm。在由二氧化碳选择性氧化乙苯制苯乙烯的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金属酞菁具有与卟啉及维生素B12辅酶相似的结构,是具有潜力的金属酶模型,以金属酞菁为活性中心的模拟酶的相关研究,对酶促反应和仿酶催化功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Shirai等指出水溶性羧基铁(Ⅲ)和钴(Ⅱ)酞菁衍生物在水溶液中的催化反应具有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白妮等也发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置换反应在金属铝表面制备了表面没有任何保护剂且具有红外增强作用的钴岛膜,用SEM、XRD和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铝片上沉积出的钴呈岛状结构,钴岛膜由二次钴粒子和一次钴粒子通过密堆积的方式构成;首次发现具有这种特殊结构的钴对吸附于其表面的有机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有较大的增强作用,用此钴岛膜对1 mmol/L的对巯基苯甲酸的红外光谱研究时得到很好的红外增强信号,使得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痕量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0.
掺杂钴对固体超强酸SO42-/SnO2进行改性,将其应用于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考察制备条件(钴离子浓度和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引入一定浓度的钴离子能提高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活性,在焙烧温度为500℃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酸性、晶型和活性组分含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氧化钡促进的Co/SiO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分解甲烷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氧化硅负载钴催化剂.通过程序升温还原、氢化学吸附、氧滴定和催化活性评价等手段研究了氧化钡对Co/SiO2的还原性能、钴分散度和颗粒度、分解甲烷活性及其稳定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钡明显地影响Co/SiO2的还原性能;添加2%氧化钡提高了Co/SiO2在中温(450℃)条件下的还原度;氧化钡的还原对Co/SiO2还原的诱导、氧化钡与氧化硅及与氧化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Co/SiO2还原性能变化的原因.氧化钡提高了Co/SiO2的初活性和钴的分散度,降低了钴的颗粒度;添加0.5%~1.5%氧化钡有利于提高Co/SiO2的稳定性.钴的分散度和颗粒度影响Co/SiO2的活性和稳定性;氧化钡的强供电效应也是提高Co/SiO2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甲烷分解生成的碳物种覆盖了钴活性中心,导致Co/SiO2初活性下降;但大部分碳物种并不沉积在钴活性中心上,可能形成了碳纤维生长在载体和钴活性中心之间.  相似文献   

12.
稀土-钴合金因其具有磁性和磁光性能等功能而为人们所关注,在有机溶剂电解液中,报道过的稀土-钴合金的电镀只有电镀Gd-Co和Sm-Co膜,在我们从尿素-金属氯化物熔体中获得La-Cl电沉积物以前,未见在低温熔全中电沉积稀土-钴合金的研究报道,尿素(79ol%)NaBr(19.5mol%)-KBr(1.5mol%)的熔点为51℃可在100℃左右作为本底熔体,用于电解,本文研究在100℃的尿素-NaBr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电流密度对电镀钴镍合金中钴含量的影响,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氨基磺酸钴一镍镀液中,赫尔槽试片上不同电流密度区合金镀层中钴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合金镀层中钴的含量不断降低。同时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钴一镍电沉积合金镀层中钴含量的回收率为96.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0.289/6~1.61%。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度好,精密度高。原子吸收光谱法与赫尔槽方法的联合使用,能方便地研究合金电沉积过程中阴极电流密度对合金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本文作者等首次观察到金属钴表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与其氧化温度密切相关。研究对象包括多晶钴片和蒸镀的钴薄膜。它们无论是被纯氧氧化或是被空气氧化,其结果相同:室温表面氧化钴在真空中300℃加热时很容易被还原成金属钴,而对250℃形成的表面氧化钴作同样的真空热处理则不能被还原成金属钴,鉴于该现象在多相催化、金属氧化和腐蚀,电子学表面器件等研究领域中的意义,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三亚乙基四胺六乙酸为螯合剂络合返滴定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以5-Br-PADAP或3,5-Br2-PADAP为指示剂,在pH6.0 ̄6.5的六次甲基四胺介质中,用TTHA络合返滴定钴。实验表明,采用锌盐为返滴剂,在终点时有着非常敏锐、清淅的颜色变化,钴的检测范围为0.5 ̄50mg/50mL。方法完全适用于钴合金、氧化钴、钴铁及钴电解液等中钴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50%(n=5)。  相似文献   

16.
沈晓晨  戴敏  高鸣  赵斌  丁维平 《催化学报》2013,34(5):979-985
分别以不同粘度和极性的水、甲醇、乙醇、正丙醇为溶剂制备了钴硼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N2吸附等表征手段对溶剂效应进行了深入探索.所制备的钴硼催化剂具有非晶结构,且随着溶剂粘度的增加,粒子团聚现象加剧.不同溶剂中制备的钴硼催化剂对于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反应的活性具有显著差异,XPS测试表明钴元素和硼元素均以元素态及氧化态形式存在,而且不同溶剂中制备的钴硼催化剂具有不同的表面钴/硼比,具有高钴/硼比的催化剂有更好的催化性能.从溶剂的粘度、溶剂分子的空间位阻效应等方面对溶剂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钴硼催化剂在不同溶剂中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钴元素含量丰富,相较于贵金属而言具有价格低和毒性低的优点,已被应用于众多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是近年来有机金属催化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总结了钴催化剂应用于烯烃、炔烃和羰基化合物等不饱和化合物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钴配合物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并对其作为催化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PVA124存在下,用5-Br-DMPAP作显色剂,应用双波长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和镍。选择镍波长对588/554nm,钴波长对473/582nm,当pH为9时,镍含量在0~8μg/25m1,钴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废水中微量钴和镍的同时测定,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钴和硝酸镁作为通用基体改进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钴和硝酸镁作通用基体改进剂的可能性,文中提出了基体改进剂使银,砷,金,镉,镓,锗,铟,铅,锑,硒,锡,铊等元素在石墨炉原子吸收中允灰化温度大的提高,从而消除基体干扰。对钴和硝酸镁作基体改进剂与常用的基体改进剂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电沉积铜钴纳米多层膜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江云  吴继勋 《电化学》1997,3(4):401-407
采用动电位扫描,循环伏安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铜钴米多层膜的电沉积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体系中,铜的沉积是扩散控制的可逆电极过程,而钴的沉积是首先形成Co(OH)ads的吸附中间产物,而后在电极上进一步还原为原子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铜钴沉积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