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一种测定克拉霉素的荷移分光光度法,克拉霉素与苯基荧光酮(PF)在乙醇溶液中发生荷移反应,荷移络合物在波长519nm处有最大吸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0×104 L·mol-1·cm-1,荷移络合物的组成比为1∶1,稳定常数为2.86×104,药物浓度在5.0×10-6~7.0×10-5 mol/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当克拉霉素浓度为4.0×10-5 mol/L时,8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6%,检出限为6.0×10-7 mol/L。利用该法测定了克拉霉素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回收率大于98%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尿酸与四氯苯醌之间的荷移反应。在乙腈溶液中,尿酸与四氯苯醌可迅速形成稳定的1∶1荷移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52×104L.mol-1.cm-1,线性范围是1.01×10-6~10.1×10-6mol/L。用本法测定人体代谢物中的尿酸,回收率为99.8%~105.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8%(n=5)。  相似文献   

3.
在pH =7.55的Tris-HC1缓冲溶液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为增敏剂,三聚氰胺与四氯对苯醌之间发生荷移反应,研究了其反应产物的紫外光谱性质,据此建立了荷移反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聚氰胺的方法.三聚氰胺的线性范围为8.61×10-8 ~2.60×10 -6mol/L,r=0.9995,检出限为2...  相似文献   

4.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作为电子给予体分别与电子接受体四氯苯醌的荷移反应.确定反应及测定的条件:在硼砂与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分别与四氯苯醌混匀于25℃水浴中恒温15 min,可形成1:1的有色稳定荷移络合物,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λ二甲双胍=695 nm,λ瑞格列奈=718 nm,表观摩尔吸光率分别为ε二甲双胍=4.11×104L·mol-1·cm-1,ε瑞格列奈=3.08×104L·mol-1·cm-1,二甲双胍在1.0×10-3mol·L-1以内遵从比耳定律,而瑞格列奈在2.0×10-4mol·L-1以内遵从比耳定律.应用此法测定市售的药物制剂的测得含量与药典方法所测得结果一致(经t检验证实).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和102.8%,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头孢拉定与茜素之间的荷移反应,从而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头孢拉定的荷移分光光度法。实验表明,在乙醇-水介质中,头孢拉定与茜素在30℃水浴中反应45 min后形成稳定的1∶1型荷移络合物,该络合物的λmax=52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1×10^4L.mol^-1.cm^-1。头孢拉定药物质量浓度在0.87-87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r=0.9990。相对标准偏差为1.1%(n=7),加标回收率为91.4%-103.6%。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阿米卡星和茜素红在水溶液中的电荷转移反应,室温条件下二者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结合比为1∶1荷移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4×103L·mol-1.cm-1。阿米卡星在5×10-5~6×10-4mol/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23+1439.5c(mol/L),相关系数r=0.9992,相对标准偏差为0.31%(n=6),加标回收率为97.6%~101.6%,据此建立了阿米卡星的测定新方法,可用于药品中阿米卡星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荷移反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尿酸与四氰乙烯之间的荷移反应。尿酸与四氰乙烯可以形成淡绿色的荷移配合物,其配合比为1∶2。在测定波长395 nm处,该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4×104L.mol-1.cm-1,方法线性范围为5.7×10-7~5.7×10-6mol.L-1。应用本法测定了人体代谢物中尿酸的含量,回收率为96.4%~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8%(n=7)。  相似文献   

8.
四氯苯醌与磺胺类药物荷移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电子接受体:四氯苯醌(TCBQ)与电子给予体: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_2)和磺胺甲基异(口恶)唑(SMZ)之间荷移反应的条件、机理和3种荷移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及摩尔吸光系数.用拟定的方法测定磺胺嘧啶片剂中SD和复方新诺明片剂中SMZ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751-G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电恒温水浴(重庆试验设备厂)、酸度计(萧山市科学仪器设备厂).3.6×10~(-3)mol/L、7.2×10~(-4)mol/L SD、SM_2、SMZ标准溶液,3.0×10~(-3)mol/L TCBQ乙醇溶液,0.1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0).2.2 实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溶液(SD≤20 mg/L、SM_2≤52 mg/L、SMZ≤33 mg/L)于10 mL刻度比色管中,依次加入TCBQ试液(SD为2ml、SM_2和SMZ为1.4mL)和硼砂缓冲溶液(SD为5mL、SM_2和SMZ为4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于50±2℃水浴中分别保温120min、60min和80min;取出冷至室温,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用1cm比色皿于波长356nm和365nm处测定吸光度.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测定卡维地洛(CAR)新的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CA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4.0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CAR在碳糊电极上产生3个不可逆的氧化峰.以0.92V处的氧化峰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峰电流Ipa,1与CAR浓度在2.45×10-5~1.19×10-3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AR的检出限为5.6×10-6mol/L.当BSA加入CAR溶液后,CAR峰电流降低,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Ipa,1与BSA的浓度在2.92×10-7~1.09×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BSA的检出限为4.1×10-8mol/L.电化学结果表明,CAR与BSA之间形成1∶1的结合物,结合常数为3.14×106L/mol.紫外光谱表明CAR的加入使BSA的吸收峰发生红移且有增色效应.红外光谱表明CAR与BSA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百里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昔洛韦及其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 7.84的NaH2PO4-Na2HPO4缓冲介质中,百里酚蓝与阿昔洛韦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6 nm,并在436 nm波长处产生负吸收。阿昔洛韦的浓度在2.05×10-6~2.38×10-5mol.L-1内遵守比耳定律,ε=3.19×104L.mol-1.cm-1,检出限为6.21×10-7mol.L-1。若用双波长叠加,ε=4.46×104L.mol-1.cm-1,检出限为5.13×10-7mol.L-1。用于药品、血浆及尿液中阿昔洛韦的测定,RSD为0.68%~2.76%,回收率为99.1%~103.3%。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表明离子缔合物的形成不仅由静电引力引起,且与荷移作用和范德华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测定痕量阿米卡星制剂的新方法。研究了阿米卡星(AK)与电子受体2,3-二氰-5,6-二氯-1,4-对苯醌(DDQ)之间的荷移反应。在甲醇中,阿米卡星与DDQ在室温(30℃)下可迅速形成荷移络合物,其荧光强度较阿米卡星显著增强,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红移38 nm和86 nm。阿米卡星含量在0.1~1.8×10-6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2,检出限为0.0244 mg/L。本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回收率为96.1%~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7%。  相似文献   

12.
陈贤光  王壬  赵国芳  邹小勇 《分析化学》2006,34(8):1063-1067
采用循环伏安(CV)法制备了聚对苯二酚薄膜修饰玻碳电极,利用其电催化氧化作用建立了抗坏血酸的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其催化氧化机理。研究发现:在0.2 mol/L Na2HPO4-NaH2PO4(PBS,pH 7.0)缓冲溶液中,以0.1 mol/L KC l作支持电解质,聚对苯二酚修饰电极(PHQ/CME)对抗坏血酸(AA)存在灵敏的催化氧化作用,氧化峰电位负移177 mV。应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AA进行定量分析,其氧化峰电流与AA浓度在3.3×10-5~1.7×10-2mol/L和1.7×10-2~1.2×10-1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3×10-6mol/L。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HQ/CME上带有的酚羟基与脱氢抗坏血酸自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是电催化氧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电化学方法对秋水仙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0.3 mol/L H2SO4底液中,秋水仙碱在玻碳电极上产生一不可逆的氧化峰,峰电位为1.18 V(vs.SCE),加入表面活性剂四丁基氯化铵后,秋水仙碱的峰信号得到明显提高。在上述条件下,加入BSA后秋水仙碱的氧化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峰电流下降值与BSA加入的浓度在1.5×10-7~2×10-6mol/L(r=0.9978)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4.0×10-8mol/L。进一步探讨了秋水仙碱与BSA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得到结合数为1,结合常数为2.40×105L/mol。  相似文献   

14.
彭娟  高作宁 《分析化学》2006,34(6):817-820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PBS中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在胶束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胶束体系中,AA和UA的氧化峰电流增加,峰电位负移;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胶束体系中,AA和UA的氧化峰电流减小,峰电位正移。在CPB中,AA和UA的氧化峰电位相差约270 mV,以此建立了AA和UA的同时测定方法。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AA和UA的氧化峰电流分别在1.0×10-6~1.0×10-2mol/L和5.0×10-7~1.0×10-3mol/L的范围内与各自的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200倍AA共存时UA的检出限为5.0×10-6mol/L。此方法可应用于人体尿样中U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龙云  冯建章 《分析化学》1993,21(8):953-955
本文研究了双氢氯噻嗪与四氯苯醌之间的荷移反应.结果表明:在碱性水醇介质中双氢氯噻嗪与四氯苯醌形成1:1络合物,其λ_(max)=335nm,摩尔吸光系数ε=3.65×10~4L·mol~(-1)·cm~(-1),相对标准偏差为1.2%(n=10)。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药物制剂含量与药典方法一致。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测定盐酸胺碘酮(Am)的新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A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5.0的B-R缓冲溶液中,Am在0.87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其氧化峰电流Ipa与Am的浓度在1.8×10-7~6.7×10-5 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6.0×10-8 mol/L。当BSA加入Am溶液后,Am的氧化峰电流降低,其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Ipa与BSA的浓度在2.4×10-7~2.2×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BSA的检出限(S/N=3)为9.0×10–8 mol/L。电化学研究表明,Am与BSA之间形成1∶1的结合物,结合常数为9.9×106 L/mol。紫外光谱表明Am的加入使BSA的吸收峰发生红移且有增色效应。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Am与BSA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硫唑嘌呤在聚L-丝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硫唑嘌呤在该修饰电极上呈现2个还原峰和1个氧化峰,其峰电位都随着pH值的增加而负移。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硫唑嘌呤,对于Ep=-0.65 V处还原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5.0×10-5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9632 0.8371c(μmol/L),检出限为1.0×10-8mol/L。该方法用于尿样中硫唑嘌呤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四氯苯醌荷移反应的分光光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蛋白质—四氯苯醌荷移反应。通过对影响反应各因素的研究,确立了以四氯苯醌形成荷移络合物的方法测定蛋白质的最佳条件,测定了最大结合数及反应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环  吕九如 《分析化学》2007,35(5):743-746
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可溶性Mn(-甲醛化学发光体系有强烈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2×10-4molMn(-3%甲醛-3mol/L磷酸),本方法测定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7~1.0×10-5mol/L,1.0×10-7~1.0×10-5mol/L和3.0×10-7~5.0×10-5mol/L;检出限分别为3×10-8mol/L,3×10-8mol/L,1×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5.0×10-6mol/L氟喹诺酮类药物,n=11)分别为2.6%,1.6%和2.8%。该方法已用于诺氟沙星胶囊中诺氟沙星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郑莉  赵坤 《分析试验室》2008,27(5):73-75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电子给体苯巴比妥钠与π电子受体茜素红的荷移反应,建立了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巴比妥钠的方法。在水溶液中,苯巴比妥钠与茜素红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该络合物的组成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4.43×103L.mol-1.cm-1,稳定常数为2.30×105。药物质量浓度在5~40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6。当苯巴比妥钠浓度为20 mg/L时,10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测定了针剂中的苯巴比妥钠,加标回收率在98.9%~10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