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千金子油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千金子油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并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千金子油脂肪酸及千金子挥发油,结果表明,千金子油中油酸含量最高占78.158%,其次是软脂酸、硬脂酸,分别为8.513%和5.523%;千金子挥发油中油酸、亚油酸和油酸-2-丙三醇酯含量较高,分别为17.747%,15.852%和13.196%.  相似文献   

2.
粉苞苣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粉苞苣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这种植物挥发油的45个峰中鉴定出27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7.25%.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木香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木香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重叠峰进行分辨,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总体积积分和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共鉴定了6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7%以上。其中主要有土木香内酯、巴西菊内酯、(Z)6,(Z)9-十五二烯-1-醇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雪参挥发油成分的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测定了中国雪参根中人参挥发油的含量,并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从中分离出132种化合物,初步鉴定出49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7.73%,有28种化合物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卫永第  刘亚娇 《分析化学》1994,22(3):308-310
本文测定了中国雪参根中人参挥发油的含量,并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从中分离出132种化合物,初步鉴定出49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7.73%,有28种化合物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苦碟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东北地产苦碟子中挥发油成分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阐述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37种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脂肪烷烃类占53.21%,酮、醛类占39.05%,烯、烯醇、烯酸类占4.94%,酯类占1.57%.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含量为33.98%.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装置分析了苦黄注射液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共鉴定了55个化合物,其中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占已鉴定的挥发油种类的56.36%和3.63%,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紫茉莉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紫茉莉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紫茉莉根中提得0.12%的挥发油,鉴定了其中23种化合物,这些成分均为首次从紫茉莉根中分离鉴定,为进一步研究紫茉莉根的化学成分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橡苔浸膏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芸  刘百战  朱晓兰  时亮  陈加林  宫梅  张龙根 《色谱》2000,18(3):251-253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橡苔浸膏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鉴定出24种化合物,共占挥发油总量的83%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橡苔浸膏中的挥发油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 ( GC- MS)分析了其中的化学成分 ,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鉴定出 2 4种化合物 ,共占挥发油总量的 83%以上  相似文献   

11.
苍术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分析了南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62种组分,鉴定出22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892%。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兴安落叶松针叶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对挥发油进行成分测定,并对其重叠色谱峰采用启发渐进式特征投影(HELP)法进行分辨,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峰和质谱,然后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出110种化合物,鉴定了7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09%,其中单萜、倍半萜和二萜的含量分别为31.92%、53.29%和6.91%.  相似文献   

13.
大叶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大叶桉干叶中的挥发油,利用色质联用(GC/MS)产生的双线性数据,藉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得到了各组分的纯物质色谱峰和质谱图。根据色谱保留时间,同时利用解析所得的纯物质质谱图在NIST质谱数据库进行相似检索来对各个组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共分离了113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90个,占总挥发油的93.28%。主要为萜类、萜醇类等化合物,还成功地检测出一些色谱分离不完全和低含量的组分。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银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初步鉴定出其中的17种化合物。研究表明,挥发油中棕润酸和2,6-二特丁基-4-甲基苯酚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杭白菊和杭黄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别从杭白菊和杭黄菊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59种和65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相似文献   

16.
GC-MS分析大蒜中的挥发油和大蒜精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比较大蒜中的挥发油以及大蒜精油的化学成分,通过非负矩阵因子分解(NMF)方法解析色谱重叠峰,并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确定了大蒜中37种化学成分,其中含硫化合物34种,大蒜精油中的32种化学成分,含硫化合物28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海南地区三叶鬼针草花、叶和地上部位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海南三叶鬼针草花、叶和地上部位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1,15,36个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4.89%,91.21%和91.74%。三个部位共鉴定出化合物45种,其中共有成分7种。化合物苯基-1,3,5-庚三炔为三个部位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51.84%,62.16%和55.82%,进一步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获得其单体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MTT法测试发现该化合物对宫颈癌Hela和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中等抑制增殖活性。由实验结果可知:海南三叶鬼针草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苯基-1,3,5-庚三炔是其不同部位的主要成分。该研究结果为海南三叶鬼针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耀祖  薛敦渊  李兆琳  韩辉 《色谱》1986,4(6):324-327
]本文报道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中药千年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34个组分,其中29个化合物在该植物中被首次发现。并对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的方法与中草药粉末直接进样的闪蒸分析方法作了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蒜挥发油的组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改进的水蒸汽蒸馏法从山东金乡大蒜中提取挥发油。实验确定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大蒜油的条件,并对大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共鉴定出20种物质。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物质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含硫化合物约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5%以上,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大蒜新素,约占挥发油总量的三分之一。对低温储藏半年的挥发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样品在低温下可稳定存放。  相似文献   

20.
色质联用法分析蜂胶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分析了蜂胶挥发油(吉林产)的化学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58种化合物,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6.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