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纳米SiO2对功率铁氧体材料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添加纳米SiO2对MnZn功率铁氧体材料磁性能的影响,并用AES和SEM对功率铁氧体材料的微结构和晶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晶界电阻率和功率损耗依赖于纳米SiO2加入量,加入的纳米SiO2量有一个最佳值.加入适量的纳米SiO2有助于降低MnZn功率铁氧体的功率损耗,其原因在于Si原子阻止了Nb原子和Ca原子进入铁氧体材料的晶格,与Nb原子和Ca原子一起富集到铁氧体材料的晶界处,形成具有高电阻率的晶界层,降低了铁氧体材料的涡流损耗. 相似文献
2.
研究适合于锌-镍蓄电池使用的电解液组成及添加剂,并采用了循环伏安实验技术研究了电解液性质对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电池恒流充放电实验对优选出的电解液组成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不同添加剂的铅蓄电池正极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6V-6Ah电池在确保电池性能受正极控制的条件下,测定了含不同添加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及电池的湿储存性能,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法观察了这些电极的表面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导电纤维添加剂可明显提高电极的活性物质利用率,而某些硫酸盐添加剂可显著提高电池的储存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表面积(BET),孔径分布(PD),DTA-TGA,IR,XRD,TEM等测试手段对SiO2纳米干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最大比表面积为998m^2/g,最可几孔径为7nm,在600度以下煅烧时样品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结构稳定,同时能够将杂质和表面活性剂除掉。 相似文献
5.
田梅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3):21-26
目的研究固体纳米SiO2粒子合成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其广泛应用提供廉价易得材料。方法采用Stober法以正硅酸乙酯、浓氨水和无水乙醇为原料,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探索制备固体纳米SiO2粒子的最佳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制得产物进行表征,观察纳米SiO2固体粒子的形貌及粒径大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正硅酸乙酯用量为3~4mL,浓氨水用量为6mL,反应温度为25℃左右,转速为720~760r/min时,制备出的SiO2固体粒子分散性较好,粒径分布均匀,粒子直径大小在780nm左右。结论固体纳米SiO2粒子是无毒无味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应用范围广泛,本实验为其制备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7.
铅酸蓄电池的最主要缺陷是比能量低,除由于铅及其化合物的密度较大之外,还因二价铅化合物的导电性不良. 因此对其性能控制电极--二氧化铅(PbO2)电极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铅酸蓄电池性能,促进铅酸蓄电池的发展. 理想的添加剂至少要具有与碳一样高的导电性、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所需物质的量、并且在正极板的化成中稳定. 该文分析了导电添加剂、非导电添加剂各自在铅酸蓄电池中所起到的作用. 说明了提高电池比能量、高倍率放电以及循环寿命等不同性能可选择的添加剂. 使用非导电添加剂如玻璃小球、沸石等,通过提高活性物质孔率而提高比能量;使用导电添加剂如碳素材料及镀SnO2的玻璃小片,通过提高活性物质导电性而提升高率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11.
SiO2体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的SiO2分子基态(~X1Α1 )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 Monte-Carlo轨线法对Si (3Pg) + OO′ (~X3Σ -g) 和O (1Dg) + SiO′(~X1Σ + )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Si (3Pg) + OO′ (~X3Σ-g)体系生成络合物是一个阈能比较小的反应,而生成离解产物则是一个有比较大的阈能反应,其阈能值约为200 kJ·mol-1, 说明主要以生成络合物为主;O (1Dg) + SiO′ (AX~U1Σ + )体系没有络合物生成,生成离解产物O (1Dg)+ SiO′ (AX~U1Σ + )→O + O′ + Si的反应截面比非反应碰撞产物O (1Dg) + SiO′ (AX~U1Σ + )→Si + OO′的反应截面要大约两个数量级,在低能区是有阈能的反应,其阈能值约为120 kJ·mol-1. 相似文献
12.
二次锂电池用PVDF-HFP/SiO2复合聚合物隔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倒相法制备了二次锂电池用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复合聚合物(PVDF-HFP/SiO2)隔膜,测定了它的吸液率、电导率、机械强度等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PVDF-HFP/SiO2隔膜具有较高的吸液率、电导率和韧性:电解质吸收率达184.4%、 室温电导率为1.20mS/cm、断裂伸长率高达163%。利用PVDF-HFP/SiO2隔膜装配的二次锂电池的首放比容量为834.8mAh/g,第40次的放电比容量达到400mAh/g, 循环效率达到99.8%以上,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电熔镁锆合成料中SiO2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轻烧氧化镁和锆英石为原料,以电熔法合成的MgO-ZrO2复相材料中SiO2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系统中占(30~40)%的SiO2成分与MgO反应形成镁橄榄石相(M2S),余下的SiO2成分将进入玻璃相,且玻璃相的组成与钙镁橄榄石的理论组成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4.
LDPE/SiO2复合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DPE/EVA(质量比为90/10)为基材,添加SiO2制备了LDPE/SiO2复合膜,对该复合膜进行了力学性能,透气、透湿性能和结晶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添加SiO2后,LDPE/SiO2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O2和CO2气体透过系数先增加后下降;水蒸气透过系数先增加后趋缓;LDPE复合体系的成核速率和结晶速率增加,结晶温度略有提高.形成的球晶尺寸变小,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2-P2O5-TiO2电解质薄膜,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测定不同组分电解质薄膜的质子电导率,发现随着温度的上升,质子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附着水排出和羟基结构的缩合。 相似文献
16.
超分散剂对超细SiO2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分散剂PSE加入前、后pH值变化对超细SiO2分散稳定的影响,测量了分散体系吸光度和ζ电位,探讨了分散剂浓度与超分散剂吸附量的关系.应用扩展的DLVO理论,对影响系统分散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超分散剂质量浓度为1.6 mg/L时最有利于SiO2分散;超分散剂对于超细SiO2的分散稳定主要受空间位阻支配,受pH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Multifunctional (poly(diallyl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sodium poly(4-styrene sulfonate)) n ((PDDA/PSS) n ) thin films were fabricated by layer-by-layer assembled on the glass substrate. The monolayer silica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on the (PDDA/PSS) n films. The SiO2-polyelectrolyte coatings exhibit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with low refractive index (as low as 1.22). Interestingly, wavelengths of maximum transmittance could be well tailored by simply changing the particle size of SiO2. A maximum transmittance of 97.03% in the visible spectral range is achieved for the particle size of 100 nm SiO2 films. The coatings also show excellent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good adhesion to substrates. The easy availability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simplicity of the fabrication method for such films might make them be potentially useful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沉淀法2种不同的方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研究不同煅烧温度(从400℃到900℃)制备的粉体作为载体对铜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并对吸附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粉体对铜离子有很强的吸附组装能力.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载体的吸附性能优于沉淀法制备的粉体.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的SiO2分子基态( )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 Monte-Carlo轨线法对Si (3Pg) + OO' ( ) 和O (1Dg) + SiO' ( )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Si (3Pg) + OO' ( )体系生成络合物是一个阈能比较小的反应,而生成离解产物则是一个有比较大的阈能反应,其阈能值约为200kJ.mol-1, 说明主要以生成络合物为主;O (1Dg) + SiO' ( )体系没有络合物生成,生成离解产物O (1Dg)+ SiO' ( )→O + O' + Si的反应截面比非反应碰撞产物O (1Dg) + SiO' ( )→Si + OO'的反应截面要大约两个数量级,在低能区是有阈能的反应,其阈能值约为120kJ.mol-1. 相似文献
20.
TiO2/S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森林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2):129-13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SiO2胶体,并将其与锐钛型TiO2微粒复合制得TiO2/SiO2催化剂。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表面形貌,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其结构。以敌敌畏溶液等为体系,考察了TiO2/SiO2的催化性能,同时与单一的锐钛型TiO2作对比。结果表明,TiO2/SiO2具有比TiO2更强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