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嘉森  马玉廷 《化学学报》1988,46(5):465-471
本文继续报道从湖北房县中坝采集的一种南五味子(Kadsura sp.种名待定)根中分得的另外三个木脂素类新化合物: 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G, H, I和六个已知物:schizandronic acid, isoschizandrolie acid, kadsurarin, veraguensin, β-谷甾醇和硬脂酸的分离, 鉴定与结构研究. 同时报道在结构研究中获得的八个衍生物的理化数据以及kadsurarin(1a)的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2.
五味子酯J和五内酯F的分离与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嘉森  潘燕萍 《化学学报》1991,49(3):308-312
从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rgipedunculata Finet.et Gagnep)种子中分得2个新化合物: 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J(1)和五内酯(schisanlactone)F(2); 4个已知物: 五内酯(Schisanlactone)A、schizandronic acid、表安五酸(epianwuweizic acid)和二甲基去当归酰五味子酯F, 抗癌药理筛选表明, 在体外2对白血病P-388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自北五味子种子中分离得到的有降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五味子酯甲和酯乙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确定其结构式为VII和VIII.  相似文献   

4.
粤北产五味子科植物风沙藤的化学成分研究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纲  刘嘉森  黄梅芬 《化学学报》1992,50(6):620-624
从粤北产五味子科植物风沙藤(Schisandra viridis A. C. Sm.)的根和茎中, 分到三个新的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和构型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转变得以证实, 并分别命名为: 五脂酮(Schisanlignone)C(1), D(2)和五脂醇(schisan-lignaol)D(3)。  相似文献   

5.
从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中分得四种结晶成分,其中两种鉴定为五味子酯乙(1)和南五味子酸(Kadsuric acid,3);另外二种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翼梗五味子酯(2)和翼梗五味子酸(4),经结构测定,前者为C7(R)-五味子酯乙,其结构式和构象如2所示;翼梗五味子酸推定为⊿9,24羊毛甾二烯-3-氧代-22-乙酰氧基-26-酸(4)。除五味子酯乙是已知的降血清谷丙转氨酶有效成分外,经小白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观察表明,翼梗五味子酯亦有明显的降转氨酶作用,而南五味子酸无效。  相似文献   

6.
内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智慧  罗士德 《化学学报》1990,48(11):1075-1079
从内南五味子的茎藤中分得七个化合物, 经波谱和X衍射分析, 其中五广系一类新型的螺环衍生物木脂素, 分别定名为内南五味子素(3), 内南五味子素乙(4), 丙(5),J(6)及异内南五味子素(7), 另外两个已知化合物为南五味子素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7.
从华中五味子果实中分离得一新木质素酯类化合物,定名为五味子酯甲。根据药理及初步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五味子酯甲是此植物中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成分之一。五味子酯甲经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其分子式为C_(30)H_(32)O_9。此化合物经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处理得理论量的相应羟基化合物五味子醇甲(C_(23)H_(28)O_8)及苯甲酸。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测定,证明五味子酯甲及五味子醇甲的结构分别为Ⅰ_a及Ⅰ_b。应用双照射实验及分子内核Overhauser效应测定,进一步确定了五味子酯甲中各功能基团的位置及构象,如Ⅱ所示。  相似文献   

8.
罗纲  刘嘉森 《化学学报》1992,50(5):515-520
本文继续报道从粤北所采集的五味子科植物风沙藤(Schisandra viridis A. C.Sm)根和茎中分得的另外三个木脂素类新化合物, 即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K,五脂酮(Schisanlignone)E和异安五脂素(isoanwulignan)。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转变, 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和构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继续报道从粤北所采集的五味子科植物风沙藤(Schisandra viridis A. C.Sm)根和茎中分得的另外三个木脂素类新化合物, 即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K,五脂酮(Schisanlignone)E和异安五脂素(isoanwulignan)。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转变, 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和构型。  相似文献   

10.
从河南省信阳地区所产的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中,分得一新木脂体化合物--五味子酚.其结构式和构象式分别推定为 I_a、I_b,其绝对构型为联苯(R)、C_7(R)、C_8(S).同时证明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sandrin)的绝对构型及构象与其相同.经小鼠四氧化碳中毒性肝炎模型及初步临床观察,五味子酚无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手性炔基亚砜的制备及其在四氢异喹啉及四氢咔啉生物碱对映体选择性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世晖  武戈  陶凤岗  林子森 《化学学报》1987,45(11):1107-1111
2-(α-呋喃基)-2-苯基六甲基三硅烷在光照下可产生新型的有机硅活性中间体-α-呋喃基苯基硅烯.它与2,3-二甲基-1,3-丁二烯反应后,得到了相应的加成与插入反应产物;与环己烯反应后,再用甲醇分解所得硅杂环丙烷中间物得到了α-呋喃基环己基苯基甲氧基硅烷.  相似文献   

13.
β,β-二氯丁烯酮甲基上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森泉 《化学学报》1987,45(3):295-297
通过4,4-二氯-3-丁烯-2-酮的氯甲基化,Mannich反应和醇醛缩合制备了1,1,5-三氯-p-戊烯-3-酮(2),1,1-二氯-9-二乙胺基-1-戊烯-3-酮盐酸盐(3)和1,1-二氯-1,4-己二烯-3-酮(4).氯甲基化产品(2)与三乙胺在醚反应生成1,1-二氯-1,4-戊二烯-3-酮(6),在醇中生成1,1-二氯-5-乙氧基-1-戊烯-3-酮(6).与容易在室温中聚合.(2)和氨在醇中反应可得到环化产品N-(4-酮基-5H,6H-2-吡啶基)-3H,4H,5H-吡啶-2,4-二酮.  相似文献   

14.
3-疏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疏基香豆素(8)、3,3'-二硫代双香豆素的合成及8与一系列Michael受体的反应.按受体结构不同,除都能发生分子间的加成反应外,有些还可进一步发生第二次分子内的加成反应,关环后得到一系列四氢噻吩并[2,3-C][1]苯并吡喃-4(H)-酮的衍生物.对这些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及结构进行了鉴定.8分别和烯丙基溴、肉桂基溴缩合,前者在N,N-二甲苯胺内发生正常的Claisen重排,得到1,2-二氢-2-甲基噻吩并[2,3-C][1]苯并吡喃-4-(H)-酮及1,2,3,5-四氢硫代吡喃并[2,3-C][1]苯并吡喃-5-酮,但后者的反应产物是3-(ρ-N,N-二甲氨基)苄硫基香豆素.  相似文献   

15.
陈耀全 《化学学报》1993,51(3):308-312
本文合成了一种含二茂铁侧基的DNA荧光探针-2-(N-二茂铁酰氨丙氧基)-6-氯-9-氨基吖啶, 并对该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NMR谱以及它和小牛胸腺DNA的作用与二茂铁侧基的吖啶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以次黄苷为原料, 经酯化, 再在缩合剂4-氯苯磷酰二氯存在下与吡啶反应, 形成嘌呤N-6-吡啶盐中间体2, 该中间体2分别与碱性强弱不同的胺或氨及2moldm^-^3NaOH的醇溶液在室温反应, 可方便的合成6-NH2, 6-OCH3以及6-OCH2CH3-9-(β-D-呋喃核糖)嘌呤衍生物。并对以上产物形成的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周大纾  蔡琮莹 《有机化学》1993,13(3):307-308
从4-溴-3-环丁砜酮制备了噻唑稠合的3-环丁烯砜,这些3-环丁烯砜作为0-二甲叉噻唑的合成等价物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18.
张自义  杨虎  高东哲 《化学学报》1987,45(4):403-407
合成了九个1-氰乙酰基-4-芳基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和四个3-氰甲基-4-芳基-1,2,4-三唑啉与硫酮类化合物和四个2-苯基氨基-5-取代-1,3-噻二唑类化合物.并初步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抗结核菌活性和植物生长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聚[2,2'-(1,4-苯撑)-6,6'-双(3-苯基喹 啉)](PPQ)是一种耐高温材料, 其合成方法, 机械性能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报导, 但是有关其溶液性质和分子形态的研究还甚少。本文用小角激光散射法研究了PPQ的稀溶液性质, 并报导了PPQ在溶液中的缔合现象。  相似文献   

20.
几个烯胺的邻硝基苯甲酰化和在酸水解中发生的重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宏  马振坤  李良助  张滂 《化学学报》1990,48(7):720-725
为了了解芳酰基化的效率和双酰基衍生物的形成, 对几个典型醛和酮的吗啉烯胺进行了邻硝基苯甲酰化的探索。丁醛和异丁醛吗啉烯胺的酰化正常, 水解分别生成55%的2-(邻硝基苯甲酰基)丁醛(2)和40%的2-(邻硝基苯甲酰基)异丁醛(3)。3-戊酮和1, 3-二甲氧基丙酮的吗啉烯胺在酰化和水解时分别生成37%和14.8%相应的β-二酮的烯醇邻硝基苯甲酸酯(4)和(5)。4和5的酸水解发生意外的1, 5-和1,3-酰基转位, 分别生成3, 5-二甲基-2, 6-双(邻硝基苯基)吡喃-4-酮(6)和2-甲氧基-2-甲氧乙酰基-1, 3-双(邻硝基苯基)-1, 3-丙二酮(7)。环戊酮和环已酮吗啉烯胺的酰化分别产生9%和34%的双酰基烯胺(9a)和(9b),逐次酸水解得到2-(邻硝基苯甲酰基)环戊酮(11a)和-环已酮(11b)。在总酰化产物的直接水解中, 11a的产率可以达到81%, 而11b只有35%。对双酰化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