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大连星海湾底栖海藻及其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大连星海湾的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底栖海藻75种,隶属于31科44属.其中红藻门36种,褐藻门20种,绿藻门19种.结果表明,星海湾海藻的种数、生物量、垂直分布、生殖及其盛衰情况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对该海区的区系性质作了分析,确定该海区海藻区系性质为暖温带性.  相似文献   

3.
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诸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山东半岛东部海域主要以威海市北面和南面8个岛屿春、秋两季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组成、生物量、季节变化及主要环境因子。在两季度月得到海藻88种,秋季比春季种数多,北面4岛种类略多于南面4岛,群落构成都以红藻类为主。各岛平均生物量秋季高于春季,北面4岛高于南面4岛。就各岛生物量而言,北断面高于南断面。  相似文献   

4.
葫芦岛底栖海藻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葫芦岛底栖海藻的组成,区系性质、群落的结构和季节性变化,经调查该海区隶属于红藻门、褐藻六睡绿藻门的底栖海藻共有103种,其中包括50种经济海藻,研究表明,葫芦岛镀栖海藻的温度性质以暖温带为主,带有一定的亚热带性,其群落组成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分析和报道了天津塘沽海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水平格局和垂直格局,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生物种类在水平格局上明显的成群分布.垂直格局中,甲壳类和织纹螺占据了表层空间;表层至15 cm范围栖息着双壳类、腕足类和巢沙蚕等;更深范围是四角蛤蜊为主的双壳类以及长吻沙蚕为主的多毛类.由此及群落结构变得单一的现状,从空间生态位的角度进行了生物修复的一些探讨,列举了青蛤、毛蚶、双齿围沙蚕等一些适宜移植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浙江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浙江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该海域潮间带调查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标本26种,其中软体动物16种,节肢动物6种,脊索动物2种,腔肠动物与环节动物各1种.潮问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为279.22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493 ind/m2.在各类群底栖动物中,平均生物量及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岱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布范围分别在1.176~2.115、0.833~1.897和0.565~0.801,平均值分别为1.490±0.429、1.223±0.465和0.654±0.104.岱山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中度的污染或者干扰.  相似文献   

7.
报道秦皇岛港区底栖海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生物量及优势种类等。通过4次定性采样指出:4月和6月的种类数高于8月和10月,群落组成都以红藻类为优势。平均生物理分布以金山咀最高,灯塔最低,各采样点的优势种是新煤码头均绿藻类的孔石莼,肠浒苔和尾孢藻;灯塔为红藻类的藻,藻及绿藻类的孔石莼和刺松藻,金山咀为孔石莼,刺松藻,萱藻和蜈蚣藻。  相似文献   

8.
温州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温州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现状,于2012年秋季在温州潮间带设6条断面进行调查,对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多样性及ABC曲线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春、秋季历史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资源现状。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6目、31科、45种,以甲壳类与软体动物为主。(2)生物量与丰度普遍较低,滩涂区各断面以甲壳类占优势,岩礁区以软体动物占优势,且岩礁区生物量与丰度均远高于滩涂区。(3)长足长方蟹在滩涂区各断面均为优势种,疣荔枝螺在岩礁区各断面均为优势种。(4)T3(苍南)、T5(洞头)断面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群落结构受较轻干扰,稳定性较好;而T2(平阳)、T6(洞头)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受较严重干扰,稳定性较差。建议合理利用底栖动物资源,修复沿岸海洋生态,科学管理沿岸海域资源。  相似文献   

9.
2019年5月、8月和10月对白洋淀流域的淀区、2个上游水库和4条上游河流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不同季节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优势物种均为耐污种.淀区群落结构主要表现出受区域性影响较大,受季节性影响不大的特点,分析其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呈现出淀区南部生物量高于淀区北部,淀区中心生物多样性高于淀区边缘;2个水库生物量与丰度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表现为春季和秋季高于夏季;府河、孝义河和拒马河表现为春季生物量最低,沙河春季生物量最高,在4条河流中春季生物多样性均高于夏、秋季.总之,从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两方面来看,上游河流和水库主要表现为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而不同区域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葫芦岛底栖海藻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葫芦岛底栖海藻的组成,区系性质、群落的结构和季节性变化.经调查该海区隶属于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的底栖海藻共有103种,其中包括50种经济海藻.研究表明,葫芦岛底栖海藻的温度性质以暖温带性为主,带有一定的亚热带性,其群落组成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东山岛海岸带潺槁树天然林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群落属于南亚热带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在3600m2的样地中共有植物36科43属78种,多为单属单种,且层次性较强,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藤本层和草本层4层.群落A乔木层中潺槁树的重要值最大,群落B和群落C乔木层中潺槁树的重要值列第三,灌...  相似文献   

12.
2009年6月至9月连续16次对广东省恩平市锦江河上游主要鱼类群落调查。调查共捕获鱼类3 894尾隶属6目18科39属49种。其中未知种3种,Margalef指数D(I)为4.023 9,D(B)为7.601 4,Shannon-Wiener指数H(I′)为3.952 3,H(B′)为2.401 9;Simpson指数C(I)为0.705 1,C(B)为0.914 3;Pielou指数J(I)为0.331 3,J(B)为0.201 4。其中名特优经济鱼类15种,占种类数的30.61%,包括刺鳅、黄颡鱼、月鳢、胡子鲶、翘嘴红鱼白、黄鳝、鲶鱼、乌鳢、翘嘴鳜、斑鳜、加洲鲈、泥鳅等普通经济鱼类8种,占种类数的16.32%,包括鲫鱼、罗非鱼、银鲴、鲤、草鱼、鲢、鳙、青鱼、鲮等;其他非经济鱼类种26种,不知品种3种,占种类数的53.06%。鲤形目中的鲤、银飘鱼为优势种(IRI≥500),鲫、、寡鳞飘鱼、赤眼鳟、油餐、彩石等为常见种;鲈形目中的罗非鱼属鱼类、子陵吻虾虎鱼为优势种(IRI≥500),月鳢、乌鳢、加洲鲈、斗鱼、溪吻虾虎鱼、粘皮鲻虾虎鱼、侧扁黄(鱼幼)等为常见种;鱼将形目中的食蚊鱼和鲶形目的胡子鲶为优势种(IRI≥500),合鳃目的黄鳝以及外来种观赏鱼(吸盘鱼)、鲶鱼为常见种,鱼类品种调查结果可为恩平市锦江河鱼类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亚热带3个地点青钱柳群落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亚热带3个区域青钱柳天然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其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种群结构以及更新状况,探究影响青钱柳种群更新的主要原因,为青钱柳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典型样方调查的方法,对3个青钱柳群落[四川沐川(群落M)、广西金钟山(群落J)和湖北鹤峰(群落H)]进行样方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特征和区系特征,并评价群落间的相似性。以径级代替年龄的方式分析种群结构和更新情况。【结果】四川沐川群落(群落M)、广西金钟山群落(群落J)和湖北鹤峰群落(群落H)分别有维管植物32科50属70种、50科79属96种和59科100属126种;3个群落区系特征差异不显著,均以亚热带和温带成分为主;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总体表现为群落H>群落J>群落M;群落结构为中等不相似,相似度表现为群落M与群落J的较高,群落M与群落H的次之,群落J与群落H的较小。【结论】整体来看,不同地理分布的青钱柳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明显,相似性水平低,但其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乔木层树种优势显著,导致林分郁闭,林下光照减少,影响种群更新;灌木层植物种类较多,分布较为均匀;草本层占据较少空间,以蕨类植物为主;青钱柳种群天然更新在径级结构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缺现象,导致更新不连续。从天然更新的角度看,适当开辟林窗,有利于促进林下青钱柳幼苗幼树的生长及均匀分布,完成种群更新,使群落向着长久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缙云山风灾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缙云山风灾迹地森林群落在11年恢复过程中的幼苗动态、群落结构、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恢复的前2年,马尾松、大头茶的幼苗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川灰木、小叶栲的幼苗,其他树种的幼苗较少;恢复后的8年,川灰木、小叶栲和其他树种的幼苗增加,马尾松和大头茶的幼苗养活;恢复后的第11年,川灰木、小叶栲和其他常绿阔叶树种的幼苗占优势,林下无马尾松幼苗,大头茶的幼苗也较少。(2)群落的垂直结构日益明显,群落的水平结构指标盖度、密度和胸面积都有大幅度增加。(3)群落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增加,生态优势度降低,群落向着复杂化、多样化的常绿阔叶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围填海是人类在沿海城市土地紧张的情况下拓展生存和生活空间的重要方式。围填海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海岸带生态系统及海洋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系统总结围填海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围填海生态效应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相关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洪家河流域天然植物群落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洪家河流域天然植物群落主林层优势种重要值、生活型谱以及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植物群落可划分为5个植被类型和17个典型群系,其群落结构复杂,生活型谱以乔、灌木为主体,为典型地带性顶极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随海拔高度、乔灌木层以及植被类型呈现规律性变化,其多样性变动主要是由人为干扰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在2004.8.15-2005.8.17间对佳木斯市南郊四丰山的蝶类进行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分析该地区蝶类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共收集蝴蝶982只,隶属7科51属75种.研究表明在本地区季节变化和植被类型是决定蝴蝶种类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而人为因素也是影响种群消长的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18.
应用Simpson优势度指标,测定了陕南碑坝常绿阔叶林生态优势度,结果表明,该区常绿阔叶林生态优势种群单一,群落组成简单,且生态优势度指标具有明确的群落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