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关寿 《数学通报》2005,44(9):10-12
关于数学中的运算,它不仅仅是指“数”的计算和“式”的变形,运算对象还涉及到“命题”、“向量”、“导数”、“概率统计”等.这对我们在如何用好新教材、把握好新教材的“度”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例谈新课程下的这些“新”运算。  相似文献   

2.
高一数学试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已试教一年.一年来,我们进行了试验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比较研究,以把握试验教材的知识结构、编排体系、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从而为新教材试验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一、试验教材的特点1.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9月我省高中数学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数学教师正在探索与反思的过程中逐步适应新教材,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新教材的教学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隐隐“阵痛”中,课堂教学的困惑逐渐呼唤我们去思考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为什么不那么编?是不是这样是最简洁的?教师为什么总是“学”教材,“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我们为什么不能跳出教材看教材,自由地出入教材,把握教材的底蕴,与教材踏歌起舞呢?为此,本刊特邀周远方老师为我们有意选择了在“2009年湖北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暨观摩活动”中,获得高一数学组一等奖的湖北省宜昌市一中吴海涛老师执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4必修》的第一章“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第一课时的课例与评析,以期与广大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对新教材进行再加工”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正>章建跃教授在?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一文中指出数学教师必须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上狠下功夫.数学理解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内容知识、实质性结构知识等方面的理解,还包括对教材编者意图的深度理解.新高考形势下,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版本教材的不同之处及新版教材的编写意图受到广大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坐标法作为研究解析几何的通性通法,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教师的足够重视.向量既是代数研究对象,也是几何研究对象,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向量方法的运用突出了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之间的融合,这一点正是高中数学新教材(2019人教A版)与以往版本教材的重要区别之一.能否领会教材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中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例,说明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充分领会新教材编者意图,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度”,原本是哲学中的一个概念。作为珠心算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把握好、运用好几个“度”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朱亚洁 《数学通讯》2024,(2):21-24+53
对比人教A版新旧教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内容变化,发现在公式的引入、推导及其应用上存在若干不同,新教材更加关注单元整体联系.在分析两版教材该内容的变化基础上,深入理解新教材的改编用意,构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注重理清研究思路,聚焦核心素养,把握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7.
今年秋季,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将使用人教社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试用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目前,各省、市正抓紧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新大纲、新教材,使教师能按新大纲的要求,较好地把握新教材,在新学年的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上海全面使用新教材.高中数学新老教材的差异之一是:新教材的每章节之后都有一篇“阅读材料”或“探究与实践”.这些追加的内容对开拓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不是正文,所以在教学中常常被师生忽略,这样就很难体现出新教材的新与优.  相似文献   

9.
珠心算的课堂教学是普及珠心算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中心环节。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六个“度”,不仅能提高珠心算教学效果,而且关系着普及殊心算教育工程的实施。那么把握好珠心算教学哪六个“度” 呢? 一、把握珠心算课堂教学的“坡度” 在珠心算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量力性原则,定准教学坡度。若所教的内容太浅,学生情绪就会松懈;若所  相似文献   

10.
陶维林 《数学通报》2007,46(2):26-28
高中数学新教材是教材编写人员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称“新课程标准”),周密思考,认真研究的结果.教学中对教材应该尊重.但教材也是一家之言,因此未必需要照搬.根据具体情况,认真研究、灵活地使用教材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杜瑛 《数学之友》2022,(15):6-9
本文是对新教材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人教A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两课时的小单元教学设计,文中列举了新旧两版教材在该知识内容的安排上的不同之处,提出了两个教学中的困惑,对课本内容进行了教学重构.本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接受良好,目标达成度高.  相似文献   

12.
刘族刚  匡婷 《数学通讯》2011,(7):72-72,74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蓝本,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是练习题中的精品,教学中如果能从课本例题、习题出发,对其进行拓展探究,不仅在巩固知识和把握方法上都起着“固体拓新”之用,而且还可收到“秀枝一株,嫁接成林”之效.本文从一道教材习题出发,对其拓展、引申并加以应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新教材“函数”一章体现了课改新理念新教材“函数”一章(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定通过·必修)与试验修订本(2000年版必修)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1)删减了部分内容.如“映射”中的一一映射,“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中的函数的奇偶性.(2)调整了一些内容.原教材中,“映射”作为独立一节放在本章的开始,新教材把它列为第一节“函数”的一部分,且安排在函数的概念之后;原教材中“函数的表示法”仅作为“函数”一节的一部分,新教材将其独立成节;原教材阅读材料中的“对数和指数的发展史”,新教材调整为“对数的发展史”;新教材中将…  相似文献   

14.
提高教材使用效率的实践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此问题迫在眉睫!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要求师生转变教学观念,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主要依据,而新的实验教材不仅仅是教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的依据和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工具,更是复习中最好的“原装”材料.在复习中要把握依纲靠本的宗旨,就必须立足现行教材,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处理教材例题,促使学生以科学、严谨、变通的态度认识教材,应用教材.本文试举一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例题(《立体几何》全一册P.102例2)一块正方形薄铁板的边长是22cm,以它的一个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画弧,沿弧剪下一个扇形,用这块扇形铁板围成一个圆锥筒,求它的容积(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 …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教师也逐渐领会并在实际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精神.但笔者经过仔细观察(自身授课以及听课)发现,由于“怀旧”情节和惯性作用、对新课程内容和精神的把握以及新教材中的微瑕等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在教师的正常授课时,还是在浩如烟海的参考资料中,原有教材的体系内容和原有的授课习惯所留下的烙印却经久难去,这从下面的人教版必修2《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新授课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邵春燕 《中学数学》2023,(19):30-31
作业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是毋容置疑的.为了更好地发挥作业在提升学习质量、强化知识理解、构建知识体系等方面的价值,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控制好“度”,把握好“质”,借助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而实现减负增效、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8.
1问题提出自国家教委在八十年代后期调整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和内容后,浙江省制订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指导纲要,于1994年单独编写出版了初中义务教育试行教材,并从试教区开始已逐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新教材改编了原部编教材代数、几何分册的编排体系,删减了部分教学内容,较大程度地降低了教学要求,以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作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初中义务教育新教材与高中部编教材衔接问题的研究”,我校自承接以来,已于1996年按计划全面铺开.作为子课题“初高中数学教…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新课程在全国基本上全面铺开,作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首要的任务就是熟悉教材,许多教师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往往是一堂课一堂课的备课,好一点的教师会关注一堂课在一小节中的定位,再好一点的会关注一章的设计.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树立整体把握的理念,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了解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若干条主线.它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师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形成全局性的认识,有利于教师恰当设计自己在单元教学中的起始课,有利于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步到位”做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刘族刚 《数学通讯》2011,(11):76-78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蓝本,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是高考试题的“考根”、“源头活水”,教学中如果能从课本例题、习题出发,对其进行拓展探究,不仅在巩固知识和把握方法上能起着“固体拓新”之用,而且还可收到“秀枝一株,嫁接成林”之效.本文从一道高考试题出发,找出其题根,对其拓展、引申并加以应用,相信你会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