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光纤激光器     
王小鹏 《应用光学》1994,15(1):38-41
分别论述稀土掺杂光纤激光器、单晶光纤激光器、塑料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纤激光器,并展望了光纤激光器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汤晓  周佩珍 《物理》1990,19(8):489-493
本文简要介绍了二极管激光器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的结构、优越性、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法,对化学氧碘激光器和二氧化碳激光器模场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模分布图,并分析了形成模分布的原因,为更好发挥二氧化碳激光器和化学氧碘激光器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明 《物理》1995,24(4):197-20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工作于4.25μm的半导体激光器-量子阱级联激光器,这种新型激光器是单极性的,它发光仅依赖于电子而并非正负两种电荷,介绍了这种激光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激光特性。  相似文献   

5.
毕爱莲  张荣耀 《物理》1992,21(7):385-390
氧碘化学激光器是近年来国际上竞相研究的一种高能激光器.概述了氧碘化学激光器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提高O_2(~1△)化学发生器的效率是提高氧碘化学激光器性能的关键;展望了氧碘化学激光器可能的应用前景,指出工业应用或许是氧碘化学激光器近、中期应用的重要方面;简单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关氧碘化学激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列阵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文芹 《物理》1994,23(7):414-420
首先对单个同质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阈值电流密度的半经典理论结果进行了讨论,接着讨论了现在广泛采用的载流子和光分别限制的双异质结和量子阱激光器的优越性。基于其重要性也对阈值电流密度随温度的变化作了阐述,作为列阵激光器的基础,给出了列阵中可能存在的模式-超极模,最后介绍了几种面发射和锁相列阵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肖瑞  周朴  侯静  姜宗福  刘明 《物理学报》2007,56(2):819-823
考虑光纤激光器阵列相干合成的远场分布时,一般都认为单个激光器的输出光束是理想的高斯光束,实际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激光器的输出光束都是一部分相干光.从部分相干光的高斯-谢尔模型出发,首次推导出了当单个激光器的输出光束是部分相干光时,激光器阵列相干合成的远场光强分布模型,并给出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阵列 相干合成 部分相干光  相似文献   

8.
拓峰 《应用光学》2005,26(5):49-49
固体激光器功率的增大改变了战术激光器的前景。目前这些新型激光器的平均功率接近25kW,10年内可达到武器级功率。  相似文献   

9.
塑料激光器     
郑敏  白凤莲 《物理》1997,26(10):579-582
闸述了激光产生的条件,分析了液态和固态共聚物光物理性质的不同以及共轭聚合物作为激光器工作介质的原理、展望了塑料激光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杨枫 《物理实验》1994,14(4):186-186,185
半导体激光器近场图的实验观测杨枫(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30024)在许多激光应用中使用的都是半导体激光器,并且往往要求激光器单模输出,所以观测激光器的工作模式非常重要.激光器的纵模可以通过光谱分析观测.半导体激光器谐振腔反射镜很小,所以激光束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11.
A new experimental result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about LD pumped Nd: YAG microchip lasers in China is presented. The output power reached 62.5mW, when the input power was 340mW. The optical efficiency was 18%.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nd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seers are given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刘宝林 《光子学报》1996,25(5):434-438
本文指出在LP-MOCVD生长过程中,采用量子阱有源区和上限制层不同的生长温度以及生长非掺杂过渡层等技术能有效地控制InGaAs/InP量子阱激光器的p-n结结位,给出了采用DEZn和H2S做掺杂源在InP材料中p型和n型杂质溶度和p-n结控制的条件,并研制出有源区阱层InGaAs与InP存在0.5%压缩应变量子阱激光器,这一结构LD实现室温脉冲激射,得到峰值功率为106mW以上,阈值电流密度为2.6kA/cm2.  相似文献   

13.
脉冲LD泵浦电光调Q深紫外激光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制了千赫兹213 nm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激光器采用脉冲LD侧面泵浦方式和电光调Q技术,实现了10瓦级基频光的稳定输出。利用多次倍频技术,实现了稳定的213 nm深紫外激光输出。当LD泵浦电流为80 A时,213 nm激光输出的最大平均功率达到了151 m W,激光器重复频率为1 k Hz,激光脉冲宽度为10ns,功率不稳定度为3%。同时,对激光在非线性晶体中的偏振匹配和不同重复频率条件下的激光器运转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LD抽运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蓝光产生方式、倍频晶体、腔型结构三方面进行了讨论。论述了LD抽运全固态蓝光激光器所面临的镀膜技术、散热和“蓝光噪声”三大问题。指出了LD抽运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搭建了一套测量电玩具中LD和LED光束质量和光斑尺寸的测量系统。该系统以CCD作为光斑采集的关键设备,利用自行编写的软件同步控制CCD和数控位移平台,采集LD和LED所发出光束在不同位置的光强分布图样。利用二阶矩计算光束的束宽,并由双曲线拟合得到光束轮廓曲线,计算出光束的M2因子,进而推算出LD和LED光束任一位置的光斑尺寸,实现对电玩具中LD和LED发光光斑尺寸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6.
双LD调制宽光束准直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激光准直技术中,减少光束漂移、降低大气扰动对光束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一种双半导体激光器(LD)交替调制宽光束准直方法。它用棱镜的两反射面将光束分成对称的两部分,对棱镜的棱线形成的光束分界线作为准直基准。与传统的He-Ne激光细光束准直法相比,这种方法受大气扰动的影响小,光束漂移小,准直基线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LD泵浦Nd:YAG微片激光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D泵浦Nd:YAG微片激光器结构简单紧凑,与半导体激光器相比,前者具有激光线宽窄、光束质量好、相干长度长等优点,因此在一些测量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对LD泵浦Nd:YAG微片激光器的实验工作主要是获得单频、单模连续输出和线性频率调制特性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LD泵浦Nd:YAG微片激光器的研究方向、成果及应用,主要介绍了各国对LD泵浦Nd:YAG微片激光器的调频特性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白光LED用于准直测量的可行性与优劣势,将其与LD的准直光束对比,进行功率和定位的长期稳定性以及不同空气扰动下的稳定性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功率稳定性方面,LD开机预热后功率才能趋于稳定,长时间工作会因激光器发热而受到影响,而白光LED无需预热便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在定位稳定性方面,白光LED产热少,由其作为热源引起系统结构的漂移明显小于LD;根据以空气中存在均匀温度梯度场为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同一干扰下白光中不同波长成分的漂移量计算结果,发现在同样干扰下,波长越长,光束受影响程度越小,白光所受影响略大于LD,为不同波长不同强度光束的加权平均效果.最后,通过基准验证实验,比较两种准直光束对同一直线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结果,发现白光LED准直光束在传播过程中强度分布保持稳定.研究表明白光LED成本低、功率稳、发热少,适用于准直测量.  相似文献   

19.
吴小萍  方祖捷 《光学学报》1995,15(7):58-960
用连续波电光检测法测量了激光器列阵发光区电场分布,并对其注入电流扩展了模拟讨论。  相似文献   

20.
张彪  高玮  杨照金  杨鸿儒 《应用光学》2009,30(4):703-706
为满足一些武器装备对激光系统小型化及输出激光光斑均匀性较高的要求,通过设计LD侧面对称半环状泵浦的泵浦方式,使得输出的激光光斑形状基本为圆形,激光光斑的均匀性有了较大提高.采用凹面全反射镜补偿热效应以及设计紧凑激光谐振腔型,在注入电流60 A、频率为20 Hz时,得到平均单脉冲能量为96 mJ (脉冲能量波动小于6%)、脉宽为10 ns、发散角为3 mrad的近似圆形激光输出,激光系统在高温50℃时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