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典型的Aa-Bb型缩聚反应为例, 应用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对反应体系的一些平衡特征进行研究. 基于从两种不同角度所构造的正则配分函数, 导出反应体系的平衡自由能以及质量作用定律的解析形式, 同时指出获得数量分布函数的新方法, 并通过计算反应体系的等温压缩系数从而得到反应体系的凝胶化条件. 进一步利用数量分布函数的不变性, 给出临界点后溶胶相和凝胶相的平衡自由能, 探讨了溶胶-凝胶相变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溶质、溶剂间的协同作用作为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松软粒子结构(Bolb)间的三维逾渗的凝胶化模型,将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分为松软粒子的形成和逾渗过程。结合海藻酸溶液的Cu^2+、Ca^2+、Mn^2+和Co^2+离子添加体系的凝胶化,分析了高分子电解质溶胶-凝胶相转移的实质,得到了体系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0 ̄1.14,与逾渗模型的预测值相吻合,探讨了松粒子的形成对相转移介  相似文献   

3.
以溶质、溶剂间的协同作用作为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松软粒子结构(Blob)间的三维逾渗的凝胶化模型,将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分为松软粒子的形成和逾渗过程。结合海藻酸溶液的Cu2+、Ca2+、Mn2+和Co2+离子添加体系的凝胶化,分析了高分子电解质溶胶-凝胶相转移的实质,得到了体系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0~1.14,与逾渗模型的预测值相吻合,探讨了松软粒子的形成对相转移临界点fc的影响,明确了临界点附近相对粘度的幂次公式ηrel∝(fc—f)-k)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晏华  朱霞 《高分子学报》1994,(3):276-281
在Aa-Bb型综聚反应的凝胶溶胶分配(GSD)方程中引入相应的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模拟计算的溶胶分数(S)对反应程度(P_B,P_B')的关系曲线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利用含时间的GSD方程,解决了非线型缩聚反应交联网络的模拟计算,给出了交联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也为凝胶点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提取、凝胶色谱等方法测定了苯乙烯-双烯A交联共聚过程的转化率曲线。通过研究发现,凝胶在交联共聚一开始就产生,且整个反应过程都在不断地生成;转化率40%以前几乎无溶胶生成,此后生成的溶胶仍不断地向凝胶转化;刚生成溶胶时其分子量高、分布窄,其后分子量变低、分布变宽;T_g以上温度的热处理发生进一步聚合反应,当双烯A摩尔浓度<3.3×10~(-4)时,溶胶分数增加,A-MA摩尔浓度>5.0×10~(-4)时,凝胶分数增加,这是双烯A悬吊双键及单体苯乙烯进一步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从概率母函数出发,利用Lagrange展开,导出了起始分子为Flory和Poisson分布的交联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函数,并用以描述交联分子结构的溶胶分数。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丁脂为前驱体,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溶胶.最佳制备条件为:钛酸丁脂29 mmol,n(水):n(钛酸丁脂)=5:1,n(乙醇):n(钛酸丁脂)=15:1,pH 3~4,聚乙烯醇2 mL,于室温剧烈搅拌下缓慢加料制得透明度较好,可长时间放置,粘度适于涂膜的TiO2溶胶.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钛溶胶凝胶的光致变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钛酸丁酯在酸性醇溶液中的水解制备二氧化钛溶胶和凝胶。在中压汞灯的照射下,溶胶和凝胶由浅黄色变成蓝紫色。电子自旋共振谱(ESR)表明,变色的原因是由于…Ti-O-Ti-O…网络中Ti^4^+离子被还原成Ti^3^+离子。Ti^3^+离子又会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成Ti^4^+离子,个人成分吏家产凝胶由蓝紫色褪为浅黄色。和变色溶胶的吸收光谱不同,在变色凝胶的吸收光谱上出现了四个明显的吸收峰,这些吸收峰是由于处于一定结构中的Ti^3^+离子的3d轨道上电子的跃迁所引起。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分配理论是在分子水平上表征交联网络结构的有效工具。由Flory等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由于引用了溶胶相无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假定,特别是在理论推导中将分子内交联反应与分子间的链增长反应对两相分配的贡献未能加以区别,致使理论与实验不符。本文充分考虑了经典理论的这些缺欠,建立了更为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模型。同时,用十分简便的方法推导了反应溶胶分数,溶胶反应程度,分子内和分子间总反应程度等量宏观联系的参数方程组。以聚酯为模型化合物的实验研究与本文所得理论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利用铝酸钠溶液碳酸化产生的沉淀, 经胶溶作用制备出纳米氢氧化铝溶胶的过程. 分析了铝酸钠溶液滴加到大量碳酸氢钠溶液中时发生的反应. 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表明, 在纳米氢氧化铝溶胶制备过程中, 从无定形氢氧化铝沉淀到拟薄水铝石的晶型转变过程是氢氧化铝沉淀胶溶时溶解再析出的过程. 将碳酸氢钠加入到苛性比为1.7的铝酸钠溶液中, 中和至苛性比为1.3后, 溶液诱导期中的紫外光谱显示270 nm处的Al(OH)3-6吸收增强. 经与含铝原子六配位的晶体紫外光谱对比后表明, 在铝酸钠分解生成氢氧化铝的过程中, 其铝的配位结构从四配位转化为六配位. 拟薄水铝石溶胶粒子的形貌与胶溶所用的酸和分散剂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建议了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不必知道分子量分布函数,单纯从几率考虑,就能推导出重均分子量的表示式。根据疑胶化条件由重均分子量趋于无穷大来确定的原则,我们也就相应地建议了从几率考虑出发,推导凝胶化条件的方法;这种推导方法,十分简便,应用面也很广。 2.应用我们所建议的方法,推导了多种反应类型的凝胶化条件,前人以及作者以往所得到的凝胶化方面的理论结果,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此外,我们得到很多重要反应类型,例如酸酐及混合多元酸的酯化、胺化反应、环氧的开环反应、酚醛反应以及双磷类加聚反应等的凝胶化条件,它们对解释实验结果及控制反应的碍胶化现象会有很大用处;当然,理论本身还有待于大量实验来验证与发展。 3.指出不管反应过程中有无内环化现象,凝胶化条件的表示式相同;但当有内环化 时,公式中的反应程度应该指分子间作用的反应程度,而不是指总的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2.
溶胶-凝胶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评述了溶胶-凝胶生物传感器这个领域已取得的成果,主要内容涉及溶胶-凝胶固定化方法的过程,优点与性质,溶胶-凝胶光学生物传感器和安培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凝胶的体积相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真 《高分子通报》1993,(2):91-97,126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的基础理论,较系统地综述了近10年来利用温度、pH值、光、电、生化反应等控制体积相变研究的进展,对有关的应用也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三氧化钼溶胶凝胶光致变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金属钼粉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制备三氧化钼溶胶和凝胶,在高压汞灯的照射下,溶胶和凝胶由浅黄色变成蓝色。Raman光谱研究表明:通过紫外光照,MoO3凝胶结构进行了重整,呈有序排布。乙醇相的MoO3溶胶在紫外光照或长期自然光照下,均表现出光致变色特性。电子自旋共振(ESR)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研究表明:空气中的MoO3经光照同时接受质子和电子后,生成了蓝色的钼青铜,其中Mo^6^+被还原成了Mo^5^+离子。  相似文献   

15.
电场驱动的高分子凝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电场驱动的高分子水凝胶、有机凝胶的响应机理,并扼要介绍了此类凝胶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结合Aa-Bb,Cc型缩聚反应,给出了溶胶中含内环化的溶胶-凝胶分配公式及凝胶化条件。  相似文献   

17.
结合Aa-Bb,Cc型缩聚反应,给出了溶胶中含内环化的溶胶-凝胶分配公式及凝胶化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交联高分子液晶玻璃毛细管柱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保民  张迎潮  傅若农  朱鹤孙 《色谱》1990,8(3):146-149
用新合成的两种侧链聚硅氧烷高分子液晶涂渍并交联成玻璃毛细管色谱柱,这种色谱柱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相当好的热稳定性,适用于分离3~5环多环芳烃异构体。  相似文献   

19.
含引发机制A_2 十A_a型缩聚反应的溶胶-凝胶分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含引发机制的A_2+A_a型缩聚反应体系,给出了该体系溶胶-凝胶分配公式,凝胶化条件,数量分布函数,并证明了数量分布函数的不变性质.  相似文献   

20.
溶胶-凝胶法固定化酶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溶胶-凝胶固定化酶由于凝胶化时间过长,凝胶孔径偏小以及凝胶机械强度低等问题的存在引起酶构象改变、屏蔽,底物与产物的扩散速率慢以及酶与底物的不易接触。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选择适宜的前驱体及固定化条件可以缩短凝胶化时间;加入聚乙二醇改性剂、非表面活性剂模板剂可以调大凝胶的孔径;微波快速干燥。加入添加剂则可以提高凝胶的机械强度。同时也提出可以避免酶变性的其他一些途径,如对凝胶老化阶段的特殊处理,选择合适的缓冲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