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设定和估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在食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和居住方面消费的差异性,得出如下结论:城镇居民总消费变动表现出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性",但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基本上是呈现"V"型的趋势,但上升的趋势不是特别明显,在各个层面的消费也表现出了不同的趋势。在总消费上不具有消费习惯,但低收入户在医疗保健上具有消费习惯,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在交通通讯方面具有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2.
习惯形成对居民消费、储蓄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和储蓄的超常增长成为近年来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构造了一个基于习惯形成的效用函数,消费者的偏好不仅依赖于当前的消费,还依赖于消费者过去的消费水平,运用含有消费习惯形成的效用函数对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偏低及储蓄率居高不下现象给出数学解释.  相似文献   

3.
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板数据它同时包含了时序数据和截面数据,它既可以描述个体的变化趋势又能看出各个个体间的差异.本文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模型可以看出各地区居民消费敏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影响维修保障信息分析结果不确定性的关键输入参数,提出一种基于熵的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模型输出结果的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度量方法、产生机制;其次基于条件熵思想给出分析不确定性的敏感性参数以及敏感性分析方法;然后,简单介绍了盲数理论在计算不确定性数据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平均维修时间模型进行了案例研究,说明了基于熵的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方法的可用性,并证明了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与求导不能等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沉淀池是污水处理流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本文在沉淀池设计中引入了不确定性模糊非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利用处理效率与沉淀池尺寸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求解过程引入区间数和模糊算子,尝试在沉淀池设计中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选取中国其中的31省市PPP项目面板数据,描述性分析发现2016年-2019年PPP行业集中于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片区开发及旅游,社会保障、林业、农业、能源及科技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关注;运营模式上政府偏好社会公共基础项目所有权控制,回报机制以政府补助和付费方式为主;借助ArcGIS与GeoDa软件可视...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本外逃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OLS方法对中国资本外逃规模不同估计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资本外逃具有非经济衰退驱动特点 ,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没有起到抑制资本外逃的作用 ,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外债增加、本币高估以及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此外 ,还有许多难以量化的因素驱动了中国的资本外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能源效率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凡生  邹韵 《运筹与管理》2019,28(7):100-107
基于中国2006~201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运用PP与SFA组合模型,构建中国生态能源效率的静态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收敛方法和速度激励模型系统的分析了中国生态能源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人口规模和R&D投入等与生态能源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中国的生态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具有空间分布聚集特征,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明显;中国的生态能源效率时间格局具有复杂波动的特点,总体趋势是先下降后再上升。  相似文献   

9.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中国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子商务信用问题可能会导致的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电子商务市场秩序混乱以及电子商务产业崩溃等风险事件,应用贝叶斯网络理论构建中国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网络模型,分别分析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敏感性因素与关键因素对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运用GeNie仿真软件求得结果:最关键的信用风险因素是技术诈骗率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以及国家监管力度不足等三个因素,敏感性因素为新者难做、交易者的交易意愿降低、技术诈骗率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以及信息不对称等五个因素。研究认为信用风险关键因素的变化会波及信用风险敏感因素的变动,进而引发风险事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考虑公债市场波动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递归效用和习惯形成,建立基于递归效用和习惯形成的随机经济增长模型,求得均衡时的最优消费和政府债券需求,讨论递归效用和习惯形成对最优消费和政府债券需求的影响,推导出消费的动态路径和经济增长路径,研究递归效用和习惯形成对消费动态路径和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结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根据Bai和Perron的结构变点检验方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指数序列中包含的结构转折点进行诊断,从供求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成本变动、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化和政策变化等角度分析了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4个转折点的成因和属性,同时进一步以其中的2002年8月结构转折点为界,运用SVAR模型分别对入世前后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和时滞问题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发现入世后随着农产品流通和定价的市场化程度的增强,生产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和货币供给与我国农产品价格之间的作用亦有所加强,同时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其它消费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针对缓解我国农产品价格结构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经典就业理论的分析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宏观因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性因素、人力资本和其他随机因素等六大方面提炼出可能影响就业的指标.分别选取指标的全国年度数据和季度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方法提取出影响整体就业情况的长期短期因素.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年度指标进一步进行长期关系分析;采用VAR模型对季度数据进一步进行短期关系分析;并运用所建立模型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继续扩大,由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过低所直接导致的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中最突出的矛盾。本文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其他原因,以及这些因素与消费的相关程度,建立回归模型,并采用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等统计资料,对消费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居民现实的消费状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工具,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深层次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关于收入、经济发展、物价和投资的动态变化路径.研究得到,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具有显著的引致效应,物价对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呈负向影响,经济平稳和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反之则抑制消费,并据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5):908-918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本质在于资产头寸的相关性。运用上市银行股票回报率的相关系数来反映银行间资产头寸的相关性,并以之测度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结果发现,2007年系统性风险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和2010年系统性风险最高,超过了0.8,其它年份大多在0.7-0.8之间高水平波动。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间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宏观因素和中观因素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银行间业务的相互渗透及信贷规模的过度膨胀都有可能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监管机构应推进宏观审慎监管,尽早控制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6.
张五六 《经济数学》2012,29(2):87-91
建立了城镇居民非参数消费敏感度模型,该模型不需做任何形式假设,避免了线性及非线性模型的误设.采用局部线性工具变量方法对其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敏感度是时变的,和居民收入变动保持同步,支持流动性约束假说.另外高通货膨胀时的负实际利率变动比低利率、温和通胀时造成的负实际利率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冲击要大得多.因此在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突破流动性约束瓶颈的同时,高度关注通货膨胀,使得其消费水平得到真实提高.  相似文献   

17.
遴选1996-2012年我国(除重庆、港、澳、台外)30个省(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及国内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基于非参数核估计方法,建立固定效应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计算显示,运用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显著提高了估计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城镇居民消费还是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均是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且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又大于城镇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8.
周亚军  陈建华 《经济数学》2012,29(4):99-104
通过对经常项目的跨时最优现值模型进行扩展,将居民的消费习惯变量包含进了扩展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功效得到了显著改善,居民的消费习惯在中国经常项目的差额波动路径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消费习惯的形成,居民更加关心消费的变化而不是消费水平,其跨时消费决策的结果则是储蓄大于投资.因此,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降低对未来的支出预期,逐步转变居民的消费习惯是调整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