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陆强地震的成组活动和概率预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中国大陆东部自777年至1984年(不包括东北深震)强地震之中,划分出24个组;在中国大陆西部自公元前193年至公元1991年的强地震之中,划分出21个组。由这些组的统计,对中国大陆东部和西部分别给出了强地震以成组形式发生的概率以及组内地震数目、组内相继两次地震时间间隔、地震组活动期长度和地震组活动区大小等地震组各参数的概率的估算方法与各种经验概率值。  相似文献   

2.
岩石声发射和地震活动的信息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和预报大震发生的可能性,本文以信息论和多重分形观点,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岩石(大理岩、辉长岩和沙岩)声发射和某些大地震(海城、唐山和龙陵)发生前、后地震活动的一阶信息维D_1,初步结果表明:岩石失稳破裂前和大地震发生前均有一个降维过程,在此期间确定D_1的曲线都有较长的无标度区,特别,临近岩石失稳和大震发生前,无标度区有变窄的现象,显示出系统有相当不稳定的临界行为。  相似文献   

3.
地震活动的自律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大陆及主要活动省区的地震序列结构普遍存在有良好的自然节律性。强震以历经8次中强震为节并依此律(或倍8律)可数地发生在节点上。不同省区的强震节律活动既相似而又独立地行进,与时间无关。表明地震活动是一种有规律的自组织行为,具有自律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弹性波在半无限空间介质中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地壳波浪运动学说对大陆边缘地壳的构造进行了探讨,解释了不同类型大陆边缘地壳构造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特别对活动大陆边缘的海沟和岛孤的形成进行了定性的计算,同时,还对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两种大陆边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它们相互关系和在地质发展历史中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的特征,7级以上大地震随时间变化,在时间上和地理区段上的转移及呼应现象,是明显的。本文也对不同大小震级的地震与构造类型的关系作了探讨,7.5级以上大地震及巨大地震沿板块边界及其附近分布并迁移,7级以上大地震以块体边界及接触部位为界呼应发生,6—7级强震受断裂构造的控制,而弱地震的分布随机性是很强的。  相似文献   

6.
魔芋精粉和虾样品经水蒸气蒸馏除去杂质的干扰,在密闭容器中对样品进行酸化,在氮气流的保护下蒸馏,用甲醛溶液吸收释放出的二氧化硫,提出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的方法。以IonPacAS9-HC色谱柱,以8mmol.L-1碳酸钠-2.5m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等度洗脱,用电导检测器测定。亚硫酸盐的质量浓度在6.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4.0mg.kg-1。方法用于魔芋精粉和虾样品分析,回收率在88.1%~98.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8)在1.4%~6.6%之间。  相似文献   

7.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方法.样品过0.22μm水系微孔滤膜后直接进样,进样体积为500μL,以IonPac AS20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以KOH溶液进行在线梯度淋洗,以电导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0.005~0.750 mg·L-1,检...  相似文献   

8.
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特征与中国大陆地壳的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壳幔混合铅的二阶段模式计算,表明大陆地壳主要派生于太古代,地壳增加速率在33—34,26和16—17亿年出现极大值.晚元古代后,中国大陆出现广泛的重熔再造,导致了高Pb~(207)/Pb~(204)与Pb~(208)/Pb~(204)异常铅的出现,表明其改造程度要比其他大陆强烈.中国大陆铅源普遍具有高Th/U比特征也可能反映原始地球的区域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亚砷酸盐。砷酸盐、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的方法。这些砷的形态通过KBH_4还原为相应的砷化氢,砷化氢和甲基胂化氢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AgDDC)形成两种不同颜色的络合物。借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建立并解联立方程式,可测得各种形态砷的含量。对于环境样品中这四种形态砷的定量检出限为1.0μg As,回收率达90~100%。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功能以及活动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在强调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给予重视,通过发挥每个探究活动类型的独特功能,对深化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每个探究的类型所使用的主要探究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东亚钳蝎4个软瘫型抗昆虫神经毒素的纯化及其分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直接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粗毒进行了分离,获得了至今关于该毒神经毒素组分的最佳分离和高回收得率的图谱,如本法可将哺乳动物毒素(包括兼有哺乳动物毒性的昆虫毒素)和只有昆虫毒性的昆虫毒素分成两个区,并从后一区中纯化了多至5个抗昆虫毒素(分别将它们定名为BmK IT1至IT5)。毒性检测、氨基酸组成分析及N-端3肽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除其中的BmK IT1应为前文报道的BmK IT(挛缩型抗昆虫毒素)外,BmK IT2至IT5则都是新发现的软瘫型抗昆虫毒素。该4个毒素都是偏碱性的、由约6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等电点均在8.3至8.5之间。当BmK IT2分子被荧光物质标记修饰后,生物毒性便丧失。揭示这类毒素分子表面带正电荷的残基对维系其生物活性应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行设计了"手"形管(如图所示)来做"酸、碱、盐的电离特征"的实验,获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位于多个地块交界处,构造活动活跃且地震活动频发。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相当黑体温度TBB数据,应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傅氏功率谱的时频相对功率谱方法(T-F RPS),提取并分析了云南省2008年至今发生的5.5级以上地震热红外异常信息,且对比分析了特征周期、特征幅值、异常形态、异常演化过程等参数。结果表明:(1)该系列地震热红外异常信息易于用时频相对功率谱方法(T-F RPS)提取识别,且异常特征具有"出现-扩大-减小-消失"的规律;(2)异常特征周期和持续时间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3)异常沿着断层延展,震中位于异常边缘一侧或者异常区域交汇地带,发震时刻多位于相对功率谱幅值下降阶段;(4)震级与相对功率谱峰值有一定的相关性,震级高,峰值也较高;(5)地震类型与异常面积有一定的相关性,双震型地震异常面积较大。此外,讨论了地震热红外异常与构造活动、气候状况、天气情况和季节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环境水体中亚硝态氮、硝态氮和总氮的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环境水体中NO2-、NO3-及总氮含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Hypersil ODS(5μm,250mm×4.6mm i.d.)色谱柱;流动相:17.5mmoL/L KH2PO4-2mmol/L H3PO4缓冲液(pH3.5)-乙腈(体积比92.5:7.5);流速:0.8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波长204nm.结果表明:水体中NO2-和NO3-的线性范围(以N计):1~80ng,r=0.999 9;方法检出限:NO2-0.4ng、NO3-0.09ng;回收率为NO2-99.2%~102.4%、NO3-98.7%~99.3%,RSD为0.79%和0.25%.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新生代火山岩Pb-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大陆地幔存在3个主要端元,即五大莲池富集端元、雷琼-南海亏损端元与云南西部再循环端元。在Nd-Sr-Pb同位素空间数据可拟合于三元混合曲面,并与大洋地幔三元混合曲面相交。根据交线求得了原始地幔的同位素组成。全球地幔可大体分成7个主要端元。根据上、下地幔与上、下地壳四体系再循环理论可以较好解释Nd-Sr-Pb同位素分布规律与7个端元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据南海北部深海平原与陆坡4个海底钻探岩芯样的物质成分、生物化石、氧与碳同位素分析及测年数据,该海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其他热带洋区基本一致,其特点是约40ka与约20ka的周期变化表现更为突出。温暖时期,陆坡部位的沉积速率比深海平原边部约快2.6倍,深海平原海底位在碳酸盐补偿深度以下。寒冷时期因海面有较大幅度下降,深海平原边部沉积速率反比陆坡部位略快些,有更多陆源物质的补给。  相似文献   

17.
轻烃中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收集了我国10个含油气区46个凝析油、轻质油样品,进行了全烃和部分饱和烃的碳、氢同位素分析,结合各地区地质背景,讨论了成气母质和沉积环境。从全油和饱和烃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看,与煤系有关的凝析油常富集~(13)C,与Ⅰ,Ⅱ型母质(生油岩系)相关的凝析油则富集~(13)C。总体而言,碳同位素组成主要与母质的同位素继承效应相关,而氢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则主要反映与沉积环境及水介质盐度的相关性。基于现有资料,提出δD值小于-150‰者为淡水-微咸水;大于-150‰者为半咸水-海水环境。研究表明,沉积相控制了有机母质,而不同有机母质又显示出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云南已形成了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为主,砂矿型、伴生型、沉积型稀土矿为辅的稀土矿床分布格局。95%以上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分布于北纬26°以南腾冲-盈江-陇川和临沧-勐海-带岩浆岩分布区,成矿母岩以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二长花岗岩为主;砂矿型稀土矿主要分布于勐海与金平-带山间盆地;伴生型稀土矿主要产于滇中地区沉积磷块岩矿床和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铁铜矿床。腾冲花岗岩带与临沧花岗岩带La,Y异常分布区是寻找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最有利区域,特别是已发现矿床(点)外围区域;滇中-滇东北地区沉积磷块岩矿床、IOCG型铁铜矿床伴生的稀土资源潜力巨大,今后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对稀土元素综合利用,同时应注意矿床开采后的尾砂、废弃物是否有稀土元素富集;滇东北宣威组粘土岩分布区具有与贵州赫章-威宁地区沉积型稀土多金属矿相似的成矿条件,其稀土找矿潜力巨大,沉积型稀土多金属矿有望成为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新的来源。在今后地质工作中应加强矿床成矿规律、选冶工艺方面的研究,完善与健全矿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模拟酸雨对土壤中铁、锰、锌的浸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它不仅危害土壤,还通过土壤间接地危害整个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酸沉降的承受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对酸雨的敏感性〔1,2〕。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大气中硫、氮含量较高,酸雨中SO42:-NO3-的比值范围大致在4:1到15:1之间〔3〕。同时,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这正好与酸性土壤分布区相重叠,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对土壤的破坏程度。本文用ICP-AES法研究了在模拟酸雨作用下,土壤中生物必要元素Fe、Mn、Zn的释放水平和释放特征。1实验部分1.1仪器及工作条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IC…  相似文献   

20.
金属的电极电位、电离势和活动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无机化学和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当学习到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内容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金属的电极电位和电离势是什么关系?电极电位、电离势和金属活动顺序有什么联系?如何正确地、辩证地认识和使用金属活动顺序表?为了化学教学工作的需要,谈谈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粗浅看法,希望与同志们共同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