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别用溶剂再生和气体热再生的方法对脱低浓度氧硫化碳(COS)失活后的改性活性炭纤维(ACF)进行再生。考察了再生后的改性ACF的脱硫性能,研究再生时间、再生温度等对ACF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再生和气体热再生都有效果。其中,溶剂法中用水再生的效果较好;气体热再生中用N2再生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了用NaOH、KOH、Na2CO3、K2CO3和Fe3+、CO2+等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并分别对其脱除氧硫化碳(COS)和硫化氢(H2S)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重点是以N2和CO2为稀释气,对改性离子的种类、含量、反应气氛和反应温度等的脱硫性能进行研究,还考察了在COS和H2S同时存在的情况下,ACF脱除COS和H2S的性能。结果表明,碱改性ACF比空白ACF脱除效果好,金属离子改性ACF与碱改性ACF相比可以有效地提高活性炭纤维的硫容量。其中,用CO2+改性ACF能同时提高脱除COS和H2S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活性炭纤维(ACF)的结构特点、未改性ACF吸附H2S和改性ACF吸附H2S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ACF吸附H2S的研究进展。归纳了ACF的改性方法、ACF吸附H2S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总结了相对湿度、原料气组成、生成物和改性方法等工艺条件对ACF吸附H2S性能的影响。展望了改性ACF吸附脱除H2S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钛硅分子筛在丙烯环氧化中的失活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通过研究钛硅分子筛TS-1在异丙醇溶剂中催化丙烯与H2O2的连续环氧化过程,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变化情况;并将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再生,活性评价表明再生后催化剂的活性基本恢复。用SEM, N2物理吸附,TG,XRD,IR和NH3-TPD等多种方法对新鲜、失活和再生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失活是大分子反应副产物堵塞孔道引起的暂时性失活和部分钛流失引起的永久失活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苯与丙烯烷基化失活沸石催化剂氢再生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工业中试用于苯与丙烯烷基化失活β-沸石改性催化剂进行了H2再生研究。通过对失活、新鲜和再生后催化剂的TPO、TPD、孔结构测定和活性评价以及失活和再生催化剂样品上炭组成的GC-MS分析,讨论了H2再生后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恢复状况。解释了虽然仍有部分炭未被除去,但酸性和活性恢复良好的原因。提出了本文体系失活催化剂H2再生过程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脱除低浓度二氧化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活性炭脱除低浓度的二氧化硫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反应机理,总结了活性炭的孔道结构、表面化学环境、改性剂、原料气的湿度、温度和原料气的组分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失活后的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并对这种脱硫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脱硫化氢活性炭的再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溶剂再生法和气体再生法对脱硫化氢失活后的活性炭进行再生,溶剂再生时所用的溶剂为H2O2溶液、HNO3溶液以及NaOH溶液。结果表明,NaOH溶液不能使活性炭得到再生,而H2O2溶液、HNO3溶液能够通过氧化的方法使活性炭得到再生。气体再生时所用的气体分别为高纯N2,含20%O2的N2,H2,它们再生的原理分别是热再生,通过氧化单质硫再生和通过还原单质硫再生。再生效果最好的是30%的HNO3溶液和H2,它们能将活性炭孔道内的单质硫分别脱出69.8%和81.2%,再生后的活性炭中硫容量能达到原来的70%以上。再生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pH值是再生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H2O2浸渍的方法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并利用氮吸附等温线和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的方法对ACF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实验测定改性前后ACF脱除VOC(甲苯作为VOC的代表物)的效果,同时考察二氧化硫( SO2)和一氧化氮(NO)对ACF脱除甲苯的影响.研究发现,双氧水浸渍改性对ACF的BET表面积和孔容没有影响,但使得ACF样品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含量大量增加.实验数据也表明,SO2和NO对VOC在ACF上的吸附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两者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增强.研究还发现,SO2和NO同时存在比单一的SO2或NO对VOC在ACF上吸附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使用盐酸对吸附剂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进行改性,通过SEM、BET和FTIR对改性前后的ACF形貌及结构进行系统表征发现,改性后ACF较改性前表面杂质减少且沟壑更加明显,比表面积提高22%,微孔体积增加5%,含氧官能团(C-O和C=O)明显增多. 以水中重金属离子(Zn(II)及Cr(VI))和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为目标污染物,研究改性后ACF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静吸附和电吸附)性能,考察了浓度、pH、外加电压对吸附的影响. 结果表明,ACF用量为5 g,电压为1.2 V,Zn(II)、Cr(VI)及SMX浓度均为10 mg·L-1,Zn(II)溶液pH为5时,ACF吸附水中Zn(II)的最大吸附量为9.25 mg·g-1,是静吸附条件的2.15倍;Cr(VI)溶液pH为4时,ACF吸附Cr(VI)的最大吸附量为8.86 mg·g-1,是静吸附条件的1.96倍;SMX溶液pH为6时,ACF吸附SMX的最大吸附量为8.32 mg·g-1,是静吸附条件的1.84倍. ACF吸附Zn(II)、Cr(VI)及SMX的动力学曲线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 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描述ACF对Zn(II)、Cr(VI)及SMX的吸附特性,其吸附形式为多分子层吸附. ACF通过电极反接方式进行循环再生,脱附速率快且脱附效果明显,经4次循环再生后,ACF对Zn(II)、Cr(VI)及SMX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马云倩  杨烽  王睿 《无机化学学报》2012,28(10):2179-2185
采用乙醚萃取法制备了Dawson结构磷钼钒酸H6+n[P2Mo18-nVnO62](n=1~4),考察了不同钒原子取代数目、吸收温度、H2S气体浓度、杂多酸吸收剂浓度等条件下,4种杂多酸水溶液对H2S的吸收效率,发现其中H7[P2Mo17VO62]吸收剂具有最佳脱硫性能。采用微波辅助空气再生的方法对脱硫后的H7[P2Mo17VO62]吸收剂强化再生,通过红外、X射线能谱着重对吸收前、微波再生前后的H7[P2Mo17VO62]吸收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化学需氧量(COD)分析了再生前后吸收剂的氧化还原情况,结果表明,H2S还原V(Ⅴ)之后又进一步还原了Mo(Ⅵ),微波能够活化氧气从而促进脱硫后吸收剂的再生,是优于单纯空气再生的一种新的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1.
Equilibrium and breakthrough adsorptions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F) were conducted for CO2 and CH4 gas mixtures and the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CO2 was demonstrated. An electric swing adsorption process (ESA) was exploited to effect the rapid desorption of adsorbed ga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ctrical behavior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F is discussed. In a single component adsorption experiment, the amount of adsorbed CO2 reached up to 40 mg/g-ACF, twice as much as that of adsorbed CH4. Therefore, the separation factor,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adsorbed CO2 to adsorbed CH4, was 2.0. Multicomponent experiments showed a higher separation factor of 5.2, owing to a roll-up phenomeno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is not linearly proportionate to the power input, while the passage of higher electrical voltage (30 V) caused the ACF temperature to exceed 200 degrees C within 30 s. CO2 desorption at low voltage was well accomplished by heating the ACF to temperatures <60 degrees C. An ACF adsorption bed regenerated with ESA showed a constant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over 85% with a regular breakthrough curve. The ESA method increased desorption efficiency by over 20%, compared with the vacuum method.  相似文献   

12.
F-T合成沉淀铁系催化剂在3 000小时工业单管模试反应器中进行了三次原位再生试验。用自产的C6—C11馏分油在接近其临界点的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处理,然后用H2或合成气还原。经过上述再生处理,催化剂床层压降从1.0 MPa降至0.1MPa,催化剂反应性能同时得到恢复。还讨论了导致催化剂失活和催化剂床层压降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干法脱除烟气SO2的多种催化剂均可在H2气氛中再生,直接制备硫磺。该过程的实现不仅要求再生尾气循环,而且要求催化剂具有双重功能,即在脱硫过程中催化氧化SO2为H2SO4以及在再生过程中将催化还原释放出的SO2进一步转化为硫磺。添加有金属氧化物的V2O5/AC催化剂具备双重功能。着重考察了添加Ce、W、Fe、Co 等氧化物的V2O5/AC催化剂烟气SO2脱除能力及脱除SO2后经H2再生制备硫磺的能力,并对添加Co的催化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这类催化剂中,对烟气脱SO2起主要催化氧化作用的是V2O5,对H2再生硫磺制备起作用的是添加的金属氧化物。除Ce2O3外,WO3、Fe2O3和CoO都提高了再生中的硫磺收率,CoO的作用最为显著。较合适的催化剂组成是1%V2O5和0.5%CoO。这些金属氧化物在AC上的担载方法,对烟气脱SO2和H2再生结果的影响不明显。硫磺的生成需要CoO向CoS2的转变,再生后催化剂上残余有部分CoS2,且残余硫量还与V2O5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反应前后及在H2O和N2介质中再生时催化剂性质和表面原子浓度及其颁的变化。BET结果表明,N2介质中再生,催化剂的孔径基本没有变化,而H2O介质中再生的催化剂孔径明显增大,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说明,长期运转使用后的催化剂在2和H2O介质中再生后其活性组分均有少量流失。电子探针的结果表明,结炭后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很不均匀,在N2和H2O介质中再生后其分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不如新鲜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PAN-ACF)表面存在的羧基与氯化亚砜SOCl2发生酰氯化反应后与乙二胺110℃加热回流在其表面接枝胺基、酰胺基团对其进行改性,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改性前后活性碳纤维的表面结构和元素结合态及含量变化进行了表征,并将改性后的活性碳纤维(NH-ACF)应用于水体中Cu2+离子的去除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被处理溶液中的Cu2+离子浓度变化,进而得出Cu2+离子在NH-ACF上的最大吸附量qmax.结果表明,NH-ACF比未改性处理的PAN-ACF对Cu2+吸附去除能力具有显著的优势,前者约为后者的1.5倍.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离子液体氯化1-(2-羟乙基)-3-乙基-咪唑([HeEIM]Cl), 并利用FTIR和1H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NaOH、微波和高压等处理方式对棉纤维的结晶度、聚合度(DP)和溶解率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的溶解温度在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条件下对棉纤维的溶解率和再生纤维素的聚合度的影响. 利用FTIR, XRD, TGA和SEM等方法分别对溶解后得到的再生纤维素的化学结构、结晶度变化、热稳定性和表观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合成的离子液体对棉纤维表现出很好的溶解能力, 且在溶解和再生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 棉纤维在高压条件下经质量分数为30%的NaOH预处理后, 溶解性能最佳. 微波加热法的溶解效果远远优于传统加热法,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 溶解率逐渐增大. 溶解后得到的再生纤维素的结晶度变小, 聚合度下降, 热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