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多维恢复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拟静力试验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分别进行了不同轴压比下单,双向循环加载和双向变轴力循环加载,得到了在不同加载路径和加载方式下力与位移关系的本构模型,通过比较不同加载形式下柱的破坏形态,破坏程度,对试验现象和滞回曲线的分析得出:双向荷载作用使得柱的承载力较单向荷载作用有较大的下降,在双向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现象均较单向荷载作用下严重得多,且轴压比的增大加重了构件的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现象,双向荷载作用使得柱的延性也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
低碳聚丙烯纤维超高强石渣混凝土是利用地方原材料自主研发的强度超过100MPa的新型环境友好型混凝土.本文通过14个试件的轴心抗压试验,考察并分析了钢管约束聚丙烯纤维超高强石渣混凝土的破坏形态,研究了影响核心混凝土强度增长率的因素和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钢管内填充低碳聚丙烯纤维超高强石渣混凝土可以解决由于自收缩偏大引起的钢管混凝土脱空的问题;在试验参数范围内,钢管约束聚丙烯纤维超高强石渣混凝土的强度增长率与套箍指标成正比;聚丙烯纤维超高强石渣混凝土用钢管约束后脆性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所有的试件都是因为剪切而破坏,同时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了短切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试件破坏模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破坏呈明显的延性特征,玄武岩纤维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弯拉强度较基体混凝土提高了61.4%,其弯曲韧性指数是基体混凝土的5.6倍;同时,玄武岩纤维延缓了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的发展,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的7天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是其28天强度的78.7%、66.1%,而基体混凝土试件的7天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是其28天强度的92.8%、69.8%.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由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种针对此类节点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为此类节点的工程实践提供试验依据,也为此类节点的弹塑性反应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对两个由8.8级和5.6级不同等级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以不同螺栓等级为变化参数,研究分析两节点的破坏模式、滞...  相似文献   

5.
现有采用FRP的受弯构件中, FRP作为主要纵向受拉材料,用量通常较大。这造成FRP筋混凝土构件成本较高,同时还因构件刚度不够导致其变形而非承载力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为了充分发挥FRP材料良好的抗拉性能,建立了FRP筋纤维混凝土受弯构件。通过结构试验的方法研究纤维混凝土对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延性及变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FRP筋受弯构件的变形能力,解决了过去FRP筋受弯构件延性差导致配筋率过高的问题。基于FRP筋与钢筋材料上的差异,针对FRP筋混凝土构件建立了相应的延性设计指标。采用该指标对纤维混凝土构件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 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延性有着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钢骨—铜管混凝土组合柱单调压弯试验,分析了轴压比一定时,配骨指标不同的组合柱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讨论了这种新型组合柱的破坏形态、截面应变分布、荷载-位移关系曲线、承载能力和延性。试验结果表明,钢骨—钢管混凝土压弯组合柱具有很好的承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掺入Bonifibers及Dolanit AS的AK-1 3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飞散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入增强纤维后,残留稳定度、动稳定度提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合料的飞散质量损失,改善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砌体填充墙在强烈地震荷载下常表现出低变形能力和高损伤特性,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延性的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且结构有益的剑麻纤维砌体填充砌体单元,并设计了3种配套延性砌筑砂浆。通过对砌体进行抗压和抗剪试验,获得了其应力-应变曲线、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等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延性砌块-延性砂浆砌体在受力方向上呈现出无主裂缝的多缝开裂破坏模式,且抗压延性和剪切延性显著提高。根据相关规范提供的计算公式,得到了适用于新型砌体的抗压强度值;延性砌块-延性砂浆砌体的抗剪强度远超普通砌块砌体,并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适用于新型砌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值得注意的是,延性砌块-延性砂浆砌体的变形能力远超延性砌块-普通砂浆砌体和普通砌块砌体,可应用于增强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地震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短柱发生剪切-黏结破坏时的抗震性能,对7个HDC短柱和1个RC短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轴压比和配箍率对HDC短柱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RC短柱和HDC短柱均发生剪切-黏结破坏,RC短柱沿纵筋的黏结裂缝充分开展后保护层大面积剥落,其破坏形态具有明显脆性,而HDC短柱沿纵筋的黏结裂缝在纤维桥联作用下得到良好控制,未见保护层剥落,其破坏表现出延性特征;与RC短柱相比,HDC短柱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均有明显提高,HDC短柱的极限位移角提高幅度为43%~112%,极限位移角处累积耗能提高幅度为39%~184%;HDC短柱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层间位移参考指标明显大于RC短柱,有利于实现抗震性能设计.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变截面大尺寸的Hopkinson压杆对素混凝土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冲击压缩(split-hopkinsonbe,SHPB)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动态压缩强度及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证实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性,结果对于计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高速冲击及爆炸条件下的响应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分析和预测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机翼长桁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破坏位置的方法,建立了分析其形变和渐进破坏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应力描述的二维Hashin失效准则预测材料的初始失效,并提出了一种材料受损后的刚度折减方案;由应力失效和断裂力学中的能量释放率控制材料渐进损伤的演化模式,并以损伤变量的形式表征材料的受损程度;在有限元软件ABAQUS/Standard平台上编写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运用黏性正则化方法帮助收敛,并将其预测结果与复合材料机翼长桁的压缩实验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表明,所得极限承载能力以及破坏位置的预测结果与相应的实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碳纤维水泥基(CFRC)材料的电热效应,通过对埋置于普通混凝土梁中的CFRC材料通电加热后产生的热膨胀可以实现对混凝土梁应变或挠度变形的主动调节和控制.实验验证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根据弹性力学推导的理论值与混凝土梁挠度变形实测值非常吻合.通过改变内埋CFRC材料的输入功率和通电时间可以控制CFRC材料的升温速率和终点温度,继而控制混凝土梁的变形速率和最大变形值.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和校准现行规范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polymer, 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系统收集了国内外FRP筋混凝土(FRP-RC)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试验数据。基于若干筛选原则,建立了包含111根FRP-RC受弯构件的数据库。通过对比最大裂缝宽度试验值和计算值,评估了国内外3部常用规范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规范GB 50608—2010严重低估了裂缝宽度,尤其低估了GFRP-RC和BFRP-RC构件的裂缝宽度;相比之下,规范CJJ/T 280—2018能较准确地预测裂缝宽度,而规范ACI 440.1R-15高估了裂缝宽度。基于该数据库,通过引入弹性模量比Ef / Es修正了规范GB 50608—2010中的裂缝间纵向受拉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并分别校准了3部设计规范中的FRP筋表面形态黏结特性系数。  相似文献   

14.
非强柱弱梁钢筋混凝土框架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榀单层单跨混凝土框架在竖向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对"梁强于柱"和"梁柱等强"框架的极限荷载、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变形、位移延性和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在配筋适当的情况下,"梁强于柱"和"梁柱等强"框架在正常使用荷载下裂缝宽度和挠度均能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且均具有较好的延性,能实现充分内力重分布.  相似文献   

15.
在做出基本假定的情况下,通过分析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截面中钢筋、混凝土和型钢的受力,确定出影响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发生不同破坏形态的界限轴力,从而得出界限轴压比·在进一步针对轴压比的研究中发现,当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截面中的型钢型号、混凝土等级、柱截面尺寸变化时,其轴压比的限值也是可变的,而不是一个定值·因此,在实际结构工程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轴压比限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个缩尺比为1/4的两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加固、未加固及其震坏后再加固的3次振动台对比试验,探讨了其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和损伤破坏情况.同时运用有限元程序建模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试验模型的损伤机理,对比了根据不同损伤机理进行抗震加固的效果.试验研究及计算分析表明:根据损伤机理的不同,用碳纤维布(CFRP)有针对地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提高其抗震能力,并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衬砌的爆振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隧洞开挖施工中存在的爆破振动对混凝土衬砌的影响问题,就其试验研究的方法及爆破振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得出了爆破振动速度与混凝土强度、在同一爆振速度下混凝土接受振动时的龄期与混凝土强度等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出工程中所关心的安全振速、安全衬砌距离及合理衬砌时间等重要参数,并引用损伤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这种新材料的弯曲疲劳损伤特性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并且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了对比.通过合理定义损伤变量,由试验测定了新材料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疲劳损伤及其演化规律;根据疲劳累积损伤理论,提出了新形式的疲劳损伤演化方程,与试验结果对比,该方程能较好地反映新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对两种混凝土材料在相同加载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损伤演化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比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钢筋套筒灌浆搭接连接的预制框架柱抗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竖向钢筋采用新型套筒灌浆搭接连接的预制柱的抗震性能,在已研发的Ⅰ、Ⅲ型套筒灌浆搭接接头的基础上进行了1个现浇柱、2个预制柱的拟静力试验.试验现象如下:现浇柱的初始水平裂缝出现在根部,预制柱由于套筒约束了混凝土的竖向应变,初始水平裂缝出现在套筒顶面;极限状态下现浇柱压碎区段长,预制柱压碎区段短.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柱的开裂、屈服荷载略大于现浇柱,极限荷载高于现浇柱;预制柱的开裂、屈服位移与现浇柱相近,极限荷载时位移、极限位移、延性系数大于现浇柱.由于预制柱根部套筒范围内箍筋加密,预制柱的耗能能力略优于现浇柱.Ⅰ、Ⅲ型套筒上下方钢筋应变基本一致,表明Ⅰ、Ⅲ型套筒在预制柱中能够很好的传递钢筋应力.  相似文献   

20.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29 axially loaded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sheet (FS) confined concrete columns and two reference plain concrete columns are introduced. Twenty four column specimens were confined with carbon fiber sheet (CFS) and five column specimens were hybrid confined with both CFS and glass fiber sheet (GFS). The influence of aspect ratio, FS material, initial axial force ratio, and FS confinement degree on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of columns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quations of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of CFS confined concrete are proposed. These equations are suitable for the nonlinear analysis of square and rectangular section columns. Suggestions of applying FS to confine concrete column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