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维东  何军  宫海伟  张鹏  解正峰 《应用化学》2013,30(11):1310-1318
将介孔分子筛MCM-41依次与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氨基硫脲和水杨醛反应,得到席夫碱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41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研究了其与K2CO3共同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环氧化反应。 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IR分析确认。 考察了金属盐、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室温下α,β-不饱和酮的环氧化反应在短时间内均以较高的产率(最高达93%)得到了相应的产物。 同时,对催化剂的重复利用进行了研究,发现重复使用4次,仍能以较高产率得到环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作试剂,在正丁基锂作用下与醛、酮化合物反应制备α,β-不饱和羧酸酯、α,β-不饱和酰胺及α,β-不饱和腈的合成方法.该试剂在相同条件下与醛、酮反应无显著差别.均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烯效唑和苄氯三唑醇为目标先导化合物,通过在分子中引入二茂铁基团,设计合成了两类20个新颖的含二茂铁基取代的三唑醇类衍生物,并对α,β-不饱和二茂铁基酮的选择性还原条件进行了讨论.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谱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得以确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4.
胡代花  陈旺  王永吉 《化学进展》2016,28(6):839-859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1α,25-(OH)2-D3,125D)是维生素D中最具生理活性的代谢产物,但因高钙血症副反应而限制其临床应用。从对构效关系的研究出发,迄今已合成三千多种类似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某些A环修饰(C2位修饰、C3位修饰、芳香A环类似物、A环开环类似物)、侧链修饰、CD环修饰、seco-B环修饰和非开环甾体的活性维生素 D3 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旨在为新型较佳活性维生素D3类似物的合成及临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化合物,在其3-位和19-位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3个新型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1a~1c),其结构经1HNMR,IR和MS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1a~1c对舌癌Tca-8113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齐墩果酸是一个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以齐墩果酸为起始原料,采用间氯过氧苯甲酸以及过氧化脲等试剂进行其A环和C环内酯化修饰,以较高收率获得了系列齐墩果酸A/C环内酯化衍生物.所有产物均经~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数据分析进行了结构确定,其中有12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作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穿心莲内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对穿心莲内酯进行结构改造可提升其抗肿瘤作用.因此,根据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结构特点,将其按照基础骨架不同分为五类,分别为穿心莲内酯骨架衍生物、14-去氧穿心莲内酯骨架衍生物、脱水穿心莲内酯骨架衍生物、异穿心莲内酯骨架衍生物以及12-环替代的穿心莲内酯骨架衍生物.在此基础上,对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肿瘤活性结果进行综述,并初步总结其构效关系.最后,对衍生物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稻秆木素侧链13C同位素示踪及固体13CNMR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过程中,向其茎秆部节间的空腔分别注入在侧链α,β,γ位带有13C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得到13C标记的稻秆木素,用高分辨率固体核磁13CNMR对其组织进行分析,发现外源性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并不影响水稻中木素的正常合成.证明了β-O-4,β-β,β-5和β-1结构是稻秆原本木素中的主要结构,另外还有少量的松柏醇和阿魏酸类结构,并证实木素在α位与糖类等组分有共价键形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在还原剂(EtO)3SiH存在下, 铜(I) (Cl2IPrCuF)催化CO2插入1-苯基丙炔生成α,β不饱和羧酸的反应机理. 计算结果表明, Cl2IPrCuF 首先与(EtO)3SiH 生成活性催化剂Cl2IPrCuH,然后经历三个步骤完成催化反应: (1) Cl2IPrCuH 与1-苯基丙炔加成生成烯基铜中间体. 由于炔烃的不对称性,烯基铜中间体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最后可导致生成两种对应的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物; (2) CO2插入烯基铜中间体得到羧基铜中间体; (3) (EtO)3SiH 与羧基铜中间体发生σ转位反应形成最终产物, 同时重新生成催化剂Cl2IPrCuH. 理论研究还表明, 生成两种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物的反应路径所对应的决速步骤不同, 在Path a 中炔烃插入反应和CO2插入反应都可能是整个催化反应的决速步骤, 自由能垒分别为68.6 和67.8 kJ·mol-1, 而在Path b中, 仅炔烃插入反应是整个催化反应的决速步骤, 自由能垒为78.7 kJ·mol-1. 此结果很好地给出了实验上两种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物收率不同的原因. 炔烃与Cl2IPrCuH的加成决定了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其中电子效应是影响反应区域选择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阿司匹林(ASP)是第一个合成药物,主要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而被广泛使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血栓、抗炎和抗肿瘤等,不少文献报道了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相关活性评估. ASP现有的衍生方法分为骨架衍生、前药衍生、孪药衍生及金属配位衍生四个类别.依据修饰位点的不同,骨架衍生进一步分为C(1)-COOH位修饰、C(1)-COOH位与C(2)-OAc位同时修饰、C(2)-OAc位修饰及苯环修饰.NO-ASP是制备抗血栓衍生物的主要方法,金属配位修饰则是抗癌衍生物的主要合成方案.综述了近20年来阿司匹林的结构修饰与其活性研究进展,阐述了353种阿司匹林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部分衍生物的药理活性,为阿司匹林衍生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α-三唑-β-烷氧基芳酮与肼关环,制备了1,3-二苯基-4-三唑基吡唑啉1a,1-苯基-3-对氯苯基-4-三唑基吡唑啉1b和3-取代苯基-4-三唑基吡唑啉(7),并研究了化合物7的成环优化条件.使用α,β-不饱和酮与肼关环合成了1,3,4,5-多取代吡唑啉衍生物1c-1h,并初步用质谱法确定了该反应产物的结构;同时,以3,5-二取代吡唑啉(6)和7作为中间体合成了1-,3-,4-或5-取代的化合物2a-2l.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杀菌、激素和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邻苯二胺和乙酸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8种烃基乙烯基取代的苯并咪唑盐,其结构用元素分析,1HNMR,IR,MS和UV-Vis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作为取代的甲酸态四氢叶酸辅酶模型,同亲核试剂(格氏试剂)反应得到烃基乙烯基取代的一碳单元完全转移的产物α,β-不饱和酮,为α,β-不饱和酮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的仿生合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α,α,α,β-四-[邻(叔丁氧羰丙氨酸)氨基苯基]卟啉H2T(o-BocAla)APP(1)及其锌()配合物ZnT(o-BocAla)APP(Zn-1),α,α,α,β-四-[邻(叔丁氧羰苏氨酸)氨基苯基]卟啉H2T(o-BocThr)APP(2)及其锌(Ⅱ)配合物ZnT(o-BocThr)APP(Zn-2),α,α,α,β-四-[邻(叔丁氧羰酪氨酸)氨基苯基]卟啉H2T(o-BocTyr)APP(3)及其锌()配合物ZnT(o-BocTyr)APP(Zn-3)等6种叔丁氧羰保护氨基酸修饰的卟啉.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圆二色谱等手段对其组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谱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α-苯甲酰胺基肉桂酸酯类化合物是合成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前体,对双键进行手性加氢即可得到光学活性氨基酸,对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大多涉及噁唑酮的水解或β-位官能化氨基酸的β-消除。  相似文献   

15.
前文曾报道了α-苯磺酰基-α,β-不饱和酮作为双烯体和亲双烯体所进行的不对称催化HeteroDiels-Alder反应[1]和Diels-Alder反应[2].为深入研究其反应机理,提出反应过渡态模型和鉴定环加成物构型.  相似文献   

16.
科罗索酸是一种五环三萜酸,因其显著的抗糖尿病活性而备受关注.通过生物催化的方法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增加科罗索酸结构多样性,为筛选结构新颖或活性更强衍生物奠定基础.使用一株植物内生真菌Umbelopsis isabellina催化合成一个新的科罗索酸衍生物,命名为2α,3β,7β-三羟基-乌苏-11-烯-28,13-内酯(2).其结构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确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α-芳基磺酰基乙酸乙酯与α,β-不饱和酯、腈、酮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双共轭加成反应一锅法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1,7-二官能团化合物,对它们的结构作了表征,初步讨论了Michael受体、相转移催化剂和溶剂对该双共轭加成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化合物,在其3-位和19-位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8个新型的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3a~3h),其结构经FT-IR和ESI-MS表征。用MTT法研究了3a~3h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11,12-脱水(-1-对甲氧基苯酚)-3,19-环磷酸酯穿心莲内酯(3g)对舌癌细胞(Tca-8113)的抑制作用最强,用药量为1.0×10-4mol·L-1时,3g的抑制率为35.16%。  相似文献   

19.
Goniothalamin是由番荔枝科(annonaceae)家族中分离出的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分子,具有苯乙烯基及α,β-不饱和-δ-内酯两个关键片段。药物化学家近年来利用氟原子或者含氟基团对这两个关键药效基团进行了系统的结构修饰,试图利用氟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调控药效基团电子属性以获取具有更佳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本文主要从含氟基团引入的位点设计以及合成方法角度,总结了goniothalamin内酯含氟修饰物合成与生理活性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发展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从漆斑菌中分离得到了5个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并确定了其平面结构;选取其中获得量比较大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得到4个新化合物;分别对这9个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结构中C12和C13位的环氧环打开后,重新与C2位形成新的四元环氧环或对C2'位的羟基进行酰基保护后,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