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相液相色谱用球形共聚物柱填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颖聚合工艺制备用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的乙基苯乙烯-二乙烯苯球形共聚物,不需使用备有高速搅拌的混匀器和特殊的筛析设备,聚合物粒径的95%在3~7μm之间,测算了渗透性、柱效和峰不对称性等柱参数,并通过分离实例说明该填料对胺类、酚类和芳烃类具有优良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的逆流色谱仪在天然产物与生化药物分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柱设计是色谱体系的核心环节,分离柱管子的几何形状、安装方式,分离柱的位置、体积等因素都会对色谱行为和分离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基于流体动力学的现代逆流色谱分离柱的研制进展与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对未来逆流色谱的改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多肽混合物的有效分离对蛋白质鉴定和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用反相液相色谱研究了在两个不同长度的色谱柱上分离多肽混合物时色谱柱长度与峰容量的关系,同时考察了梯度洗脱时间对峰容量和峰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色谱柱长度对峰容量有显著的影响,而延长梯度洗脱时间不仅可以增加峰容量,而且可以增加峰宽。这说明用毛细管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方法对多肽混合物进行分离鉴定时,采用较长的色谱柱和较长的梯度洗脱时间有利于对更多的多肽进行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4.
Fmoc柱前衍生法用于高效反相色谱测定氨基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燕捷  黄一玲  姚志建 《色谱》1989,7(4):219-221
HPLC测定氨基酸,目前最为普及的衍生方法是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法,此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测不出具有亚胺基的氨基酸,如脯氨酸。 氯甲酸芴甲酯(9-芴甲氧羰酰Fmoc-Cl)是近年来用于多肽合成的新型氨基保护剂,它可以和全部氨基酸反应并生成荧光化合物,因此有可能做为分析全部氨基酸的荧光衍生剂。本文报告了以Fmoc-Cl对氨基酸做柱前衍生及反相色谱分离条件,并定量地测定了水解多肽中全部氨基酸的残基数。  相似文献   

5.
使用亲水性的C16硅胶反相色谱柱分离了苯胺、间甲苯胺、4-氯苯胺、2,4-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2,4,6-三氯苯胺、对溴苯胺、2-萘胺及N-硝基-2-萘胺等9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对影响分离的几种主要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梯度淋洗程序,这9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可以在大约40min内得到理想分离,分离后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可在紫外检测器上进行检测。该方法对苯胺、间甲苯胺、4-氯苯胺、2,4-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2,4,6-三氯苯胺、对溴苯胺、2-萘胺及N-硝基-2-萘胺的检出限分别为15、173、0、40、1.21、7、30、30、0.3μg/L。该方法可应用于环境水样中芳香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柱色谱最优化分离氨基酸王琴孙,颜炳文,王寿亭,陶雪(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关键词计算机,色谱最优化,柱色谱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推动了整个色谱优化领域的发展,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优化分离方法[1~...  相似文献   

7.
8.
不同反相色谱系统保留值方程系数的换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计热力学基础之上,运用数学方法导出了不同反相色谱系统中保留值方程系数换算公式如下:a′=k1+k2a+k3xA氢c′=j1+j2c+j3xA氢采用正构烷烃、卤代苯、烷基苯、氯代酚等类型化合物的实验数据,验证了上述公式。本文为不同反相色谱体系保留值的换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程序柱柱效及分离度的函数关系式,并将程序柱与常规柱进行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表明正切程序柱是一种较理想的程序柱。  相似文献   

10.
反相液相色谱对多肽的分离、纯化与制备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白泉  葛小娟  耿信笃 《分析化学》2002,30(9):1126-1129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LC)对两种化学合成多肽--32肽和21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制备。在用分析型RPLC色谱柱对多肽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对其进样量和洗脱梯度进行了选择。每次进样量为5mg,在最优化色谱条件下,用RPLC一步就可对21肽进行分离纯化,其纯度达到98.6%。而32肽由于样品组分更加复杂,RPLC一步纯化后其纯度仅有80%。通过对色谱分离条件的再次优化,对32肽进行二次分离纯化,纯度达杂,RPLC一步纯化后其纯度仅有80%。通过对色谱分离条件的再次优化,对32肽进行二次分离纯化,纯度达到96.4%。在其最优化条件下,通过多次样品收集和冷冻干燥,分别制备了高纯度的21肽和32肽各100mg。  相似文献   

11.
梁恒  董艳花 《化学学报》2002,60(6):1088-1094
依据非平衡热力学分离理论中的局域平衡假设和流体力学的Lagrangian描述方 法,首次提出了线性柱色谱分离过程中溶质带迁移和扩散的状态递推方程,克服了 以经典动力学为基础的塔板理论不能准确预测时变控制条件下溶质扩散的局限性。 反相色谱梯度洗脱的实验数据支持递推方程的理论预测,与基于塔板理论的预测方 法比较,状态递推方程法更具优越性。状态递推方程还为采用动态优化控制柱分离 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分离测定痕量的钴(Ⅱ)、铁(Ⅱ)、铜(Ⅱ)、铁(Ⅲ)及铬(Ⅲ).利用弱络合性的乳酸作为淋洗剂,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磷酸钠作对离子试剂,研究了分离条件、发光条件及二者的匹配方式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g/mL):Cr(Ⅲ)5.0×10-9~1.0×10-5;Fe(Ⅱ)2.0×10-9~1.0×10-5;Fe(Ⅲ〕8.0×10-9~1.0×10-5;Cu(Ⅱ)8.0×10-11~1.0×10-5及Co(Ⅲ)1.0×10-11~1.0×10-5.检出限分别为:10pgCr(Ⅲ),0.4pgFe(Ⅱ),20pgFe(Ⅲ),1.0pgCu(Ⅱ)及0.01pgCo(Ⅱ).  相似文献   

13.
模式识别法用于反相液相色谱等度分离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馨 《分析化学》1998,26(9):1056-1059
以分离条件参数为特征变量构筑模式空间,串行指标HCRF为目标划分样本类别,通过主成分分析揭示模式空间的可视优化区,再由低维优化点回复到高维原始空洞,获得了最佳分离条件,此方法用于7种水溶性维生素分离,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评价了麦科菲高聚物型(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S-DVB)反相色谱柱(MKF-RP色谱柱)的柱压,分离柱效,化学和机械稳定性,并研究了梯度条件、色谱柱长等因素对4种常见蛋白(胰岛素、溶菌酶、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4种常见蛋白分离时,每米理论塔板数均可达到105以上,且150 mm的柱长优于250 mm及50 mm.以牛血清白蛋白为例,在0.2~20 μg范围内,其进样量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最大载样量为80 μg左右.经强酸强碱清洗不会改变色谱柱的柱效.  相似文献   

15.
依据柱相比的热力学定义和反相液相色谱中溶质的计量置换保留理论(the stoichiometric dispheement heory of solute for retention,SDT-R),对反相液相色谱中固定相和流动相性质、温度对柱相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相的种类和配基的疏水性对柱相比影响较大,而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种类,特别是脂肪酸作为置换剂时,对柱相比的影响更大,而柱相比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此外,通过用27种小分子溶质对柱相比的测定,其logI和Z良好的线性关系,进一步证明柱相比是一个与溶质性质无关的常数。  相似文献   

16.
邹汉法  黄红心  张玉奎  卢佩章 《色谱》1990,8(3):133-138
 提出了液相色谱柱系统选择的二个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统计热力学导出保留值当变化规律式,建立了符合色谱柱系统选择条件的液相色谱分离模式的推荐规则,并利用色谱专家系统中液相色谱谱图库的110张谱图,对该分离模式的推荐规则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二者能较好地相符。  相似文献   

17.
以N-羟基琥珀酰亚胺-α-萘乙酸酯(SINA)为氨基酸的柱前衍生试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了15种氨基酸。采用含10mmol/L pH5.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甲醇-乙酸乙酯-水(10/2/88,V/V/V)溶液为流动相体系。分离测定了7种氨基酸;用甲醇-乙酸乙酯-水(26/2/77,V/V/V)分离测定了5种氨基酸;用甲醇-乙酸乙酯-水(45/2/53,V/V/V)分离测定了3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8.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和纯化蛋白质时,蛋白质在色谱柱上的不可逆吸附使柱效降低,柱压升高。本文使用2%的胰蛋白酶溶液在37℃下处理TSKgelCM-5PW和TSKgelDEAE-5PW(7×7.5mmI.D.)离子交换色谱柱24h后,柱压显著降低,柱效提高4~13倍,交换容量也得到恢复。离子交换色谱柱的恢复程度和交换容量与处理液的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袁云  辛华夏  彭子悦  傅青  金郁 《色谱》2017,35(7):683-687
发展了离线二维反相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2D RPLC/SFC)分离瓜蒌子的方法。实验在第一维采用反相色谱,按色谱峰收集从瓜蒌子样品中制备得到的12个组分(F_1~F_(12)),并将得到的组分在第二维使用SFC分离。这些组分在RPLC和SFC的分离对比说明,该二维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离正交性,可至少检测到150个色谱峰,对于解决结构相似物质的分离、微量成分的富集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SFC方法采用了乙醇-正己烷(3∶7,v/v)的混合溶剂作为改性剂,既提供了适当的洗脱能力,也保证了在上样量增加时满足样品溶解的要求。此二维分离体系可放大到制备水平用于化合物的制备,为瓜蒌子化学成分的纯化制备提供技术支持,为其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反相液相色谱(RP-HPLC)和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甘氨型(G)和牛磺型(T)结合胆汁酸的选择性变化规律,首次发现在给定冲洗剂浓度下,G、T对结合型胆汁酸的选择性因子或结合型选择性为常数。本文同时还在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基本方程的基础上讨论了G、T对选择性变化规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