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敏感性测定,得出薇甘菊种子萌发时对除草剂森草净的敏感性极高,在质量浓度为10-7g/L(0.1ng/mL)下,就可以明显地抑制薇甘菊根的生长。相应地,薇甘菊的根生长被抑制其抑制率达50%时森草净的质量浓度为EC50=10-5.49g/L,抑制率为10%时森草净质量浓度为EC10=10-8.38g/L。  相似文献   

2.
薇甘菊种群幼苗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个群落中的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种群幼苗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个薇甘菊种群的幼苗具有相似的年龄结构 ,均是高龄苗多于低龄苗。种群 1有比种群 2和种群 3更多的高个体。 3个种群幼苗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叶的生物量最大 ,而根和茎所占比例在各种群间则稍有不同。薇甘菊幼苗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 ,死亡集中在 3- 5月幼苗生长较快的季节 ,揭示这其间的某些环境条件极可能是其生存的限制因子 ,或这段时期是幼苗对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以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 %、10 %.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薇甘菊活体在不同p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条件下对水体中碱性品红的吸附能力,并对薇甘菊的再生及重复吸附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碱性品红溶液浓度为5~20 mg/L、pH为7的碱性品红溶液中,培养3 d后常温下薇甘菊活体对碱性品红的去除率可达99%.同一株薇甘菊可以在浓度为10 mg/L、pH为7的碱性品红溶液中循环培养4次吸附效果最佳,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吸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薇甘菊学名订正及其近缘种的检索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我国薇甘菊属(菊科)的原产种、外来种进行修订研究,并与近缘种比较确定外来种应为Mikania micrantha H.B.K;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该种的危害性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薇甘菊的植株、茎杆、叶片、花序、种子等形态特征,为害性与生物学特性研究,为检疫鉴定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是世界上十大恶性藤本杂草之一,2000年前后从缅甸传入云南省德宏州后,迅速在周边州市传播蔓延,2005年登陆保山,2008年11月,临沧市境风首次发现薇甘菊。薇甘菊所到之处,对当地林业、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破坏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本文主要通过阐述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综合国内研究和应用成果,介绍薇甘菊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探讨薇甘菊的危害特点,入侵过程,在广西陆川县发生情况与调查诊断技术,初步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薇甘菊及其防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薇甘菊是我国新入侵的、危害性极强的农林害草,在我国香港、台湾、广东等地广泛分布并产生严重危害。总结我国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薇甘菊的生物特性、危害特征及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10.
菟丝子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薇甘菊的防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菟丝子属CuscutaL 为旋花科的寄生草本 ,该属的一些种的种子是中药药材。种子有休眠特性 ,在土中寿命很长 ,温度、湿度和种子在土壤中的深度影响种子的萌发出苗。田野菟丝子C .campestris千粒质量为0 5 6 8g ,种子所贮藏的养分只能维持幼苗短期的自养生长。种子繁殖和断枝繁殖是菟丝子属植物繁殖的重要途径。在暖温带地区 ,菟丝子属植物在冬天下雪后枯死 ,靠成熟种子越冬 ,翌年春天萌发 ,并侵染寄主。广东沿海的田野菟丝子的枝条可安全越冬。菟丝子属植物的寄主广泛。田野菟丝子在广东有分布 ,但未成灾。田野菟丝子在外来恶性杂草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 B K 上易寄生 ,导致薇甘菊死亡 ,这一特性有可能应用于大面积控制薇甘菊危害。实验表明 ,用田野菟丝子断枝直接寄侵野外生长的薇甘菊不易成功 ,而用种植于营养袋的大豆作为田野菟丝子过渡寄主 ,然后用已在大豆上寄生的田野菟丝子作为寄侵源来控制薇甘菊的生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薇甘菊花的形态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香港地区开花期是在每年的9~11月。小花数量在0.25m^2内高达136548~201188朵,花长5.6~6.3mm,每朵小花的花粉数高达1275~2377粒。本文还用解剖方法进一步显示了小花的一般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薇甘菊对昆虫和病原菌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乙醇、丙酮提取物对菜青虫Pieris rapae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和拒食作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1的乙醇提取物对1~2龄的菜青虫的毒杀作用达到80%,LC50=293.4 mg·L-1对2~3龄小菜蛾幼虫的毒杀作用达到70%以上,LC50=343.5 mg·L-1.相同质量浓度的丙酮提取物对2种幼虫的毒杀作用略低于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25 mg·L-1的乙醇、丙酮提取物对2种幼虫均具有拒食作用,前者拒食率分别为97.4%和70.4%,后者提取物的拒食率分别为96.5%和98.3%.薇甘菊(干样/培养基)0.02 g/mL的甲醇、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li、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菌丝的抑制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3.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恶草。它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亚洲热带,是新大陆众多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中传播至旧大陆的惟一物种,并与旧大陆的假泽兰M.cordata(Burm.f.) Robinson共存。薇甘菊在旧大陆的最早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而非1907年采于斐济。它在中国的传播始于19世纪末,由原产地引种栽培于香港动植物公园,并于1919在该园附近发现逸生的薇甘菊。20世纪50--60年代,薇甘菊在香港地区蔓延开来。1984年在广东深圳银湖地区发现逸生的薇甘菊,80年代末到90年代已蔓延至广东沿海地区,目前蔓延趋势不减。薇甘菊在中国的传播始于香港,源于原产地中、南美洲,而广东地区的薇甘菊传播无疑地是源于香港。而目前薇甘菊在中国香港和广东境内南亚热带地区的迅速蔓延或许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新鲜薇甘菊在不同温度下厌氧发酵产气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薇甘菊的新型防治方式和产沼气潜力,对新鲜采集的薇甘菊进行厌氧发酵实验.实验设置对照组(120mL接种物)和两个实验组(68g薇甘菊+120mL接种物),每个实验组的发酵液体积为400mL,采用全混合批量式发酵模式,在中温30℃和常温平均24℃的条件下,进行沼气发酵实验.结果表明,中温30℃和常温实验组的沼气发酵历时32d,中温30℃和常温净产气量分别为3 725mL、2 765mL.从实验结果计算得出,中温30℃下薇甘菊的TS产气潜力为511mL/g,VS产气潜力为627mL/g.  相似文献   

15.
微甘菊生活史及其对除莠剂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6  
微甘菊种子细小.千粒重0.0892g,在自然条件下6~8天内完全萌发,萌发率95.3%。种子萌发最适温度25~30℃,40℃可使种子完全丧失萌发能力,5℃则明显抑制种子萌发。无性繁殖的营养生长比实生苗生长更快,光照对种子萌发和营养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性繁殖期是在9月至翌年2月,这时花的生物量占植株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38.7%~42.8%。小花从现蕾、盛开到受精形成成熟种子仅15~17天,但每天需光照12h左右才能正常结实。除莠剂“兰达”(Roundup)、“草坝王”(Bentazon)、“毒莠定”(TORDON)和“恶草灵”(RONSTAR)都对微甘菊种子和幼苗有杀灭作用,其中以浓度为0.4%的“草坝王”和0.2%的“毒莠定”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外来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已入侵华南许多地区,并造成严重危害。探讨了外来植物薇甘菊凋落物对4种本地植物大叶榕(Ficus virens)、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和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凋落物分解采用网袋法,将薇甘菊凋落物分别与本地植物凋落物按3个比例混合,3个比例为,m(薇甘菊)∶m(本地植物) = M1(1∶4),M2(1∶1)和M3(4∶1)。分解60 d后,测定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养分释放。结果表明,薇甘菊与本地植物凋落物混合比例为M1时,凋落物分解速率变慢,但在M3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变快。与单独本地凋落物养分释放相比,薇甘菊凋落物混入后C释放有所下降,而N素释放量有所提高,这种N释放量的增加可能会对薇甘菊的入侵产生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