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过剩压法生长金刚石过程石墨再结晶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在过剩压驱动下金刚石晶种外延生过程中,大量伴生的石墨再结晶现象。再结晶石墨抑制了金刚石的自发成核;它们分布于合成腔触媒金属的低温区,结晶数量多,晶粒片状分层,尺寸大,但出现乱层晶体结构;同时产生一定数量的无定形碳。分析认为,这与长时间的低过剩压驱动,触媒金属内有足够的碳源供给,并具备在高温高压下石墨充分结晶但又达不到完全石墨化条件有关。还讨论了在低过剩压驱动下,促进金刚石晶体外延生长的碳源可能是活化的碳原子,而不是具有乱层结构特征的再结晶石墨。  相似文献   

2.
再结晶石墨对金刚石成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结合实验现象,分析了在合成初期,碳源在溶剂-触媒金属中的分散,溶解及形成再结晶石墨的过程。并根据再结晶石墨与金刚石成核量的实验结果,初步定性地研究了膜生长法中,再结晶石墨对金刚石成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秦杰明  张莹  曹建明  田立飞 《物理学报》2011,60(5):58102-058102
本文报道了高温高压下纯铁触媒与石墨体系合成磨料级金刚石的过程,并给出了P-T相图.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控制再结晶石墨量与金刚石生长速度,合成出无色透明的金刚石样品,解决了纯铁触媒合成的金刚石透明度较差及包裹体较多的问题.采用穆斯堡尔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金刚石样品内部包裹体以及氮元素含量进行了表征,在揭示包裹体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包裹体的方法,同时阐明了纯铁触媒合成的金刚石样品颜色变浅的原因. 关键词: 铁触媒 金刚石 生长速度 高温高压  相似文献   

4.
天然多晶金刚石极其稀少,而人造大颗粒单晶金刚石的制备又很困难.这样,研制人造多晶金刚石就成为人们研制大颗粒人造金刚石的重要途径.与制备人造大颗粒单晶金刚石比较,人造多晶金刚石的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成型,成本低.目前,在超高压、高温下研制人造多晶金刚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石墨加金属触媒合成出金刚石微粉,再由金刚石微粉加金属粘结剂烧结成多晶金刚石块.这种方法称为烧结法;另一种是石墨在触媒金属的作用下,一次快速生长成多晶金刚石,这种方法称为生长法.从表面上看生长法不需要经过两次高温、高压过程.但由于需要完成由石墨到金刚…  相似文献   

5.
高温高压条件下石墨的再结晶与金刚石单晶的生长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再结晶石墨的形状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规律。实验表明:从石墨向金刚石的转变,与石墨在催化剂——溶剂合金中的再结晶状态有关,类球形再结晶石墨是转变成金刚石小单元的基础。金刚石晶体的不同形态及其多样化的表面结构表明金刚石单晶的生长具有比较复杂的过程。研究了具有一定规则形状由类球形再结晶石墨晶粒组成的聚合体,这种聚合体将在适当温度压力下转变成金刚石颗粒。本研究给出了生长粗颗粒、晶形完整的金刚石单晶的原则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金刚石的“过剩压晶种法”中,通过适当设计合成腔组装、晶种植种方式及位置、合成条件的选择,观察到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晶种在熔化金属触媒中上浮并生长的现象。这一现象是金属与金刚石比重不同而引起的。实验发现,晶种上浮现象与合成条件有密切的关系,适当高的温度与压力是必要的。浮力效应对过剩压晶种法中,金刚石的连聚晶形成及晶体形态,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压力变化对再结晶石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压力下催化剂合金中花瓣状、类球状、片状再结晶石墨含量,晶粒形貌随压力变化的情况。得到如下结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过渡族金属合金作催化剂,在石墨向金刚石转化过程中,类球状再结晶石墨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金属包裹体的变化及对人造金刚石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温度超过1 000 ℃时,人造金刚石中的金属触媒包裹体,在形态、结构和成份上都将发生改变,并且这种变化会在金刚石晶格内造成尺寸更大的缺陷区域,因此在表面氧化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金属触媒包裹体的这种变化,就成了导致金刚石强度下降的最直接的原因。我们对在氩气保护下、不同温度处理的一系列人造金刚石样品进行了强度测量,并用SEM、X射线衍射及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了金刚石断裂表面上的包裹体及其形态变化。我们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我们还发现,金属触媒包裹体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它们使金刚石在1 000 ℃左右即可向石墨转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CO2在石墨-金刚石转变中的触媒作用。实验中,采用Ag2O作为流体触媒的先驱材料,在7.7 GPa压力下,Ag2O在1 200 ℃分解成Ag和O2,O2与石墨套管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形成CO2超临界流体。研究结果表明,在7.7 GPa和1 500 ℃以上温度条件下,石墨在CO2流体触媒的作用下可转变为金刚石晶体,在1 500~1 700 ℃温度范围内合成出的金刚石具有完好的八面体形貌,与天然金刚石的生长特征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0.
人造金刚石合成中黑色低磁金刚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合成金刚石的原材料和合成产物——石墨、Ni70Mn25Co5触媒、普通人造金刚石、黑色人造金刚石、NiMnCoC熔体的磁化率测试,以及对黑色人造金刚石和普通人造金刚石破碎断面扫描电镜的对比分析,认为黑色人造金刚石形成低磁性的原因是由于合成过程中温度偏高、压力偏低,生长的金刚石质量差、裂纹多。晶体内夹杂了很多石墨与触媒包裹体,同时金刚石表面与金刚石晶体内的触媒包裹体之间形成贯穿性的裂纹。在金刚石化学提纯处理过程中,金刚石晶体内的铁磁性触媒包裹体杂质被通过裂纹进入的酸除去。因而在检测金刚石磁性时,黑色金刚石的磁性很小,呈弱磁性。  相似文献   

11.
强击波作用下石墨转变金刚石的相变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 言 强击波作用下,相变动力学涉及到爆炸力学和相变动力学两个方面,因此问题比较复杂,国内外有过一些定性说明.但未看到有成功的定量计算[1-3].本文讨论了击波作用下金刚石成核和生长过程。定量地说明击波法形成金刚石是微晶聚晶体的热力学原因,说明在静压法中广泛使用的触媒金属,在击波法中将不起明显作用的原因。给出了选择掺加剂金属品种的依据;我们采用“谐振子”的力学模型,计算了结构直接转变条件下的活化能,给出了压力、温度、时间对金刚石形成量的表达式,与典型试验数据对比,结果相当满意,计算表明,六方石墨和菱形石墨在金刚…  相似文献   

12.
静压法高石墨转化率的金刚石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Ni-Mn-C粉末触媒,在国产DS6×800A型铰链式六面顶压机上实现了高石墨转化率的金刚石合成,其石墨转化率可达90%以上。高石墨转化率金刚石的合成,不仅有助于提高金刚石的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化提纯后处理工序。  相似文献   

13.
B4C作碳源高压合成金刚石的EPR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与传统用石墨作碳源不同,首次用B4C作碳源,在高温高压与过渡金属合金触媒作用下,合成出高含硼黑色金刚石。这种金刚石的EPR谱不再具有由孤立替位氮引起的三共振峰,而是一条线宽为7×10-4特斯拉、g=2.0023、浓度约为2×1018自旋数/厘米3的罗伦兹型单峰。分析表明:这可能是金刚石中硼杂质引起的受主中心,抵消了氮原子的未偶电子顺磁性后,所产生的共振现象。由于B4C分离出碳原子少,金刚石生长速度较慢,金刚石中铁磁杂质含量低,因此,它们引起的共振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功能金刚石聚晶的高压合成,使其具有优异的透红外和散热性能,我们采取了提高合成压力、温度和尽量减少结合剂的办法进行试验。首先探索如何使合成的金刚石聚晶具有D-D型结合,然后尽量减少结合剂,以合成出高密度的D-D型金刚石聚晶。为了尽量减少结合剂含量,不用粉末混合法,而是分别采用7~14 μm和63~80 μm粒度的金刚石为原料,与纯Ni或Ni70Mn25Co5合金为基底积层组装,通过高温高压下触媒金属向金刚石晶粒间渗透进行烧结生长。在6.3 GPa的压力和1 440~1 650 ℃的不同温度下分别保持3~40 min。所得到的金刚石聚晶在触媒金属渗透得充分的区域形成了D-D结合型结构,而没有发现碳化物生成及金刚石表面石墨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利用FeMn粉末触媒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合成金刚石单晶的实验,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5.7 GPa、1 550 ℃),石墨-FeMn粉末触媒体系中金刚石单晶的生长特性。通过光学成像显微镜观测表明:合成出的金刚石单晶呈浅黄色,晶形完整,且都是八面体,晶体里含有白色物质,粒度集中在0.3~0.5 mm;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了晶体的表面形貌,表面有熔坑;通过穆斯堡尔谱,发现粉末触媒里主要是FeMn合金和独立状态的Fe,金刚石内部主要是Fe和Fe3C;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出样品里有Fe和Mn元素。  相似文献   

16.
程月英  陈景章  陈良辰 《物理学报》1980,29(11):1507-1512
在77kb高压下,丝状触媒生长的多晶金刚石样品中,经常出现两层组织。本文利用电子探针研究了样品中触媒金属Ni的分布,用相变生长的强迫扩散方程,解释金属偏析峰的出现,并讨论了金属偏析带的存在原因,同时,分析了两层组织和P,T生长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预处理石墨对合成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对合成金刚石用石墨片进行预处理的方法。研究表明,用已处理过的石墨片合成出粒度组、强度高、完整单晶多的金刚石,金刚石中Ni、Mn、Co、Si的含量明显减少,而氮的含量明显增加。并观察到触媒片两面都能均匀地生长理想的金刚石晶体。该预处理方法不仅提高金刚石的质量,而且有可能为认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机理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刚石和石墨单晶表面覆盖沉积铬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X射线及电子衍射结构分析对金刚石和石墨单晶表面覆盖沉积铬进行了研究。将细颗粒金刚石或者高定向石墨片埋在经真空去气处理的电解铬粉中,在10-5—10-6Torr真空条件下,经高于900℃热处理,在金刚石及高定向石墨表面外延生长了Cr3C2和Cr7C3。对碳化铬生长的条件及覆盖沉积外延生长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球磨法制备石墨-六角氮化硼微晶混合物,并在6.1 GPa、800~1 500 ℃条件下与水进行高压反应,以便研究用水作触媒合成B-C-N三元化合物的可能性。通过对反应产物的XRD、XPS谱分析发现:高压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产物中出现再结晶石墨,其晶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没有出现再结晶六角氮化硼,也未出现立方氮化硼。在球磨不充分条件下,石墨-六角氮化硼混合物的XRD谱没有完全弥散,它们与水高压反应时,能观察到石墨与立方氮化硼分别结晶的现象,但都没有形成B-C-N晶化结构。  相似文献   

20.
Ni-Mn粉末触媒中固溶碳的作用效果和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产DS6×800A型六面顶压机上,对比研究了含与不含固溶碳的Ni-Mn粉末触媒,采用直热式静压触媒法合成金刚石的差异。实验表明:Ni-Mn粉末触媒中固溶碳的存在,不仅可以提高金刚石的合成单产、细化金刚石晶粒,而且在同工艺条件下,能得到晶形完整度较高的金刚石单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