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发介质中螺旋波的波尖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深泉  陆启韶  王琪 《物理学报》1998,47(7):1057-1063
讨论二维激发介质中螺旋波的运动规律,用摄动法将螺旋波的波前运动分成切向和法向两部分,得到了相应的切向运动方程和法向运动方程.当考虑波尖时,得到波尖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扭曲环和长扭曲链的波尖轨迹.当考虑波前及其扰动时,不仅得到普通螺旋波,而且可解释超螺旋波和双螺旋波的结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文锋  王建华 《物理学报》2014,63(9):94701-094701
短峰波和海流广泛分布于海洋之中,但二者的相互作用直到近些年才逐渐受到关注,根据速度势函数理论,推导二维均匀流与重力短峰波的相互作用,区别于之前的研究,推导时不考虑波面的毛细影响,避免了将位置变量(x)与时间变量(t)绑定的假设,使得二阶速度势函数包含了的时间(t)一阶项,从而给出了完整的二维流与短峰波交互作用的二阶解析解,对比结果说明上述考虑对于波流共同作用结果有影响,尤其是在波高较大时,影响更加明显,所得结果,可用于高波浪条件下海洋波浪与流相互作用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陈诚  董佳  杨荣草 《光子学报》2014,41(3):288-293
以描述负折射介质中超短脉冲传输的归一化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模型,采用对称分步傅里叶算法研究了负折射介质中亮、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发现:当孤波的初始频移为零时,亮孤波间的相互作用与常规介质中类似;当孤波的初始频移不为零时,其传输速度和相互作用明显受三阶色散和自陡峭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相互排斥.而负折射介质中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与常规介质中的相互作用类似,无论暗孤波是否存在初始频移,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在三阶色散和自陡峭的影响下都表现为相互排斥.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三阶色散和自陡峭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负折射介质中亮、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负折射介质在未来高速通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诚  董佳  杨荣草 《光子学报》2012,41(3):288-293
以描述负折射介质中超短脉冲传输的归一化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模型,采用对称分步傅里叶算法研究了负折射介质中亮、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发现:当孤波的初始频移为零时,亮孤波间的相互作用与常规介质中类似;当孤波的初始频移不为零时,其传输速度和相互作用明显受三阶色散和自陡峭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相互排斥.而负折射介质中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与常规介质中的相互作用类似,无论暗孤波是否存在初始频移,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在三阶色散和自陡峭的影响下都表现为相互排斥.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三阶色散和自陡峭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负折射介质中亮、暗孤波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负折射介质在未来高速通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理论模型,数值研究了两个一阶暗怪波在正常色散单模光纤中的相互作用.基于一阶暗怪波精确解,采用分步傅里叶数值模拟法,从间距、相位差和振幅系数比方面讨论相邻两个一阶暗怪波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二阶暗怪波精确解,讨论了两个一阶暗怪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同相位情况下,间距参数T1为0、5、20时,相邻两个一阶暗怪波相互作用激发产生“扭结型”暗怪波.相比较于单个暗怪波发生能量的弥散,“扭结型”暗怪波分裂形成多个次暗怪波.反相位情况下,间距参数T1为2、7、12时,相邻两个一阶暗怪波相互作用也可以激发产生“扭结型”暗怪波.并且“扭结型”暗怪波初始激发的空间位置偏离原始单个暗怪波的位置5.振幅系数比越大,该空间位置越接近5.二阶暗怪波可以看作是两个一阶暗怪波的非线性叠加,复合型和三组分型二阶暗怪波与相邻两个一阶暗怪波的相互作用略有相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切伦柯夫束波相互作用中使用单段慢波结构的缺点。指出在分段式慢波结构中,漂移段及其两端的慢波结构组成一Bragg谐振腔,当漂移段长度合适时,根据渡越时间效应理论,这种结构能减小调制束中电子的速度分散,提高束波转化效率。通过粒子模拟方法,比较了均匀慢波结构与分段式慢波结构中束波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并说明了后者有束密度群聚充分,束电子速度分散小,产生微波功率高、频谱质量好,最佳工作电流大,输入电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庞晶  陈小刚  宋金宝 《物理学报》2007,56(8):4733-4741
以小振幅波理论为基础,利用摄动方法研究了有背景流场存在时密度三层成层状态下的界面内波,得到了各层流体速度势的二阶渐近解及界面内波波面位移的二阶Stokes波解,并讨论了界面波的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结果表明:有流存在的情况下三层密度成层流体界面内波的一阶渐近解(线性波解)、频散关系及二阶渐近解不仅依赖于各层流体的厚度和密度,也依赖于各层流体的背景流场;界面内波波面位移的二阶Stokes波解不仅描述了界面波之间的二阶非线性相互作用,也描述了背景流与界面波之间的二阶非线性相互作用;当每层流 关键词: 界面波 均匀流 二阶Stokes波解 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严瑗  朱文勇 《光学学报》1993,13(2):25-129
根据二波相互作用的耦合波方程组,研究了空间电荷场等相面发生倾斜和弯曲的规律及由此产生的四波混频(FWM)中相位共轭波的两类波前畸变,并给出了定量表示的具体方法.以BSO晶体为例数值计算了各种实验参数的影响,结合相位共轭波衍射效率和角分辨率,讨论了晶体厚度和外加电场等参数的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9.
高加振  谢玲玲  谢伟苗  高继华 《物理学报》2011,60(8):80503-080503
采用FitzHugh-Nagumo方程,研究了二维时空系统中螺旋波的控制问题,利用相空间压缩方法对部分系统变量的振幅进行限制从而影响螺旋波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控制过程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在较小压缩限条件下螺旋波可以被完全消除,系统进入均匀定态;在较大的压缩限条件下螺旋波能够稳定存在,而且其振荡频率不随控制参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压缩限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时,系统表现为时空混沌态.对上述控制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研究了不同控制参数条件下的系统斑图、变量的演化、相空间轨道等性质,并且对振幅函数和振荡频率特征进 关键词: 螺旋波 相空间压缩 FitzHugh-Nagumo方程  相似文献   

10.
分层介质中面波的能量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三维情况下研究了分层介质中Rayleigh和Love面波的能量分布问题,分析了多层介质中柱面面波的能量传播特性.面波是声源与介质分界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能流密度随深度增加很快衰减,但在一定深度处出现极大和极小值.通过数值分析发现只有当径向距离较大时,面波能量传播的速度才等于其群速度.文中还考查了频率、深度、介质层状结构等参数对能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非旋波近似下频率变化的场与原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飞  谢双媛  羊亚平 《物理学报》2006,55(11):5835-5841
研究了非旋波近似下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相干态光场与二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主要讨论了光场频率随时间作正弦和方波变化两种典型情况下,原子布居数反转随时间的演化特性. 当光场频率随时间作正弦变化时,原子布居数反转的崩塌-回复过程和由虚光子过程引起的快速振荡均会受到影响. 当光场频率随时间以方波形式变化时,脉冲调制不仅在原子布居数反转随时间演化过程中诱导出新的崩塌-回复过程,而且可以引起虚光子快速振荡的突变. 关键词: Jaynes-Cummings模型 非旋波近似 原子布居数反转  相似文献   

12.
利用Darboux变换法, 解析地研究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中的怪波. 结果表明: 当谱参数等于非线性系数时, BEC中形成一种新型的单洞怪波; 而当谱参数小于非线性系数时, BEC中出现双洞怪波. 进一步地, 怪波的出现位置可通过调节周期性势阱的驱动频率和强度来控制. 此外, 随着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减小, 怪波的最高幅度也随之降低. 相关结果可为预防怪波的危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利用Darboux变换法, 解析地研究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中的怪波. 结果表明: 当谱参数等于非线性系数时, BEC中形成一种新型的单洞怪波; 而当谱参数小于非线性系数时, BEC中出现双洞怪波. 进一步地, 怪波的出现位置可通过调节周期性势阱的驱动频率和强度来控制. 此外, 随着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减小, 怪波的最高幅度也随之降低. 相关结果可为预防怪波的危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利用Darboux变换法,解析地研究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中的怪波.结果表明:当谱参数等于非线性系数时,BEC中形成一种新型的单洞怪波;而当谱参数小于非线性系数时,BEC中出现双洞怪波.进一步地,怪波的出现位置可通过调节周期性势阱的驱动频率和强度来控制.此外,随着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减小,怪波的最高幅度也随之降低.相关结果可为预防怪波的危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直柱位形中,用强耦合近似方法分析了“重力” 场随极向角及环向角的变化对剪切磁场中漂移波稳定性的影响。我们发现,即使环向场波纹度很小,但由于其随环向角变化频率较高,对漂移波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略。特别是,当只考虑极向模耦合时稳定的漂移波,同时考虑环向场波纹度引起的环向模耦合时,变为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屈卫星  余玮 《光学学报》1996,16(5):05-608
对电磁波与相对论稀薄电离波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射角和透射角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波面参考系中根据电磁波在固定边界上的相位匹配条件,确定电磁波在静止电离波面上的反射角和透射角,并利用波矢量和频率和相对论变换,导出了在实验室参考系中相应的反射角和透射角的表达式,最后对所得的结果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孙久勋  章立源 《物理学报》1996,45(11):1913-1920
提出一个联合模型,在s+d混合波对称性下,合并考虑电子间配对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及二维电子结构上Van Hove奇异性对超导电性的影响.理论结果表明:Van Hove奇异性及配对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都是使Tc提高的重要因素;各向异性的电子配对相互作用自然导致序参量的d波成分,当此各向异性增强时,d波成分也增大.高温超导体的较高2Δ(0)/kc值可能预示着在这些材料中s波的权重远小于d波权重.联合效应模型下的Tc处比热跳跃行为与经典的BCS理论也完全不同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耗散三波相互作用定态的Hopf分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凯芬 《物理学报》1987,36(11):1451-1458
本文讨论了耗散的三波相互作用的一个模型。用本征值分析证明了当相空间体积收缩得足够慢时,三波相互作用的定态将出现Hopf分岔。从本征值得到的定态失稳的临界值和振荡频率,与解运动方程的数字实验在线性阶段符合得很好。分析结果还表明,将不会发生pitchfork分岔。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有液层负载时薄板中类Lamb波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薄板一面有液层负载时板中类Lamb波的传播,从弹性波传播理论出发,导得了类Lamb波的色散方程。由于几何不对称,因此不可能严格区分出对称与反对称模式,而是耦合在一起。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板中类Lamb波相速度随液层厚度增加呈周期变化。当ktd<<1时类反对称模式的相速度变化近似与液层厚度成正比,这与特征阻抗法结果相同。初步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理论。  相似文献   

20.
THz波的小波变换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小波变换引入THz波时域光谱技术.将水蒸气的THz波时域信号通过小波变换转化为二维的时间-频率平面,得到了和文献报道数据相一致的水蒸气的吸收谱线.同时发现了THz波频谱的时域分布特性,这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THz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THz波 频谱分析 小波变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