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O2+C-Ni(100)表面反应的推广LEPS势能面,并用QCT方法研究了该体系的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给出了分子化学吸附和解离原子化学吸附及CO脱附反应的分子动态特征,以及态-态过程的吸附几率.考察了各种能量形式对吸附、脱附几率的影响和各类吸附、脱附几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氧在C-Ni(100)表面反应动力学的研究:Ⅰ.势能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采用在晶体场中嵌入原子簇的量于化学DV-Xα方法,计算氧物种O2、等在NiO(100)面上阳离子吸附质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分子氧吸附时,产生(0.24<δ<0.88)吸附基团,并随着δ值的升高,进一步分解产生O ̄-基团;各种氧物种的吸附都使得吸附位阳离子的氧化态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将McGreery的推广LEPS法用于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吸附势能面.设CO在Ni面上的吸附位置有3种(图1).取Sato参数为0.5,所得典型的势能面示于图2、图3.当C—O键平行于表面并接近Ni面上的3种吸附位置时,各势能面均与图2类似,先进入一势阱,然后越过势垒进入第二势阱.发生解离型C及O的原子吸附时,共有4种模式.各势能面上表征吸附的参数列于表1,吸附模式见图1.在4种吸附模式中最稳定的是C模式,即对角相邻5CN上的解离双原子吸附,R_(c-o)=6.65a.u.,它是R_(c-o)(平衡)=2.17a.u.的三倍多.当CO键与表面垂直且接近Ni面上3种吸附位置时所得势  相似文献   

5.
6.
7.
采用在晶体场中嵌入原子簇的量子化学DV-X_α方法,计算了小分子CO、NO、O_2等在NiO(100)面上阳离子吸附位上的吸附行为,发现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存在于XO/NiO(100)吸附体系中,一种是表面电场对吸附分子的静电作用,大小顺序为:CO>NO>O_2;另一种是吸附分子与表面原子间的轨道相互作用,大小顺序为:NO>O_2>CO.CO与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静电作用;在NO以及O_2分子的吸附中,静电作用和轨道相互作用都有贡献。定性解释了XO分子吸附的IR光谱行为.  相似文献   

8.
俞华根  程极源 《催化学报》1994,15(3):239-242
甲烷在O/Ni(100)表面上的反应动力学研究俞华根,程极源(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成都610015)关键词甲烷,活化解离,预吸附氧,Ni(100)表面,分子动力学,势能面甲烷在金属催化剂表面活化解离是重要的催化反应,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造了氢-镍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 用经典的对势方法研究氢原子在Ni(100), Ni(111)和Ni(110)面上的吸附和扩散, 得到氢原子在三个表面上的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及本征振动等数据, 和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同时, 系统地研究了三个体系的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5-参数Morse势方法模拟了O-Ni表面相互作用势,考察了氧原子在镍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特性.同时构造了羟基与Ni(100)、Ni(110)和Ni(111)表面相互作用的推广LEPS势,获得了羟基在表面的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及本征振动等数据.理论结果表明,羟基垂直吸附于镍表面的高对称位是稳定的,垂直吸附于Ni(100)表面4-重洞位的吸附能为96.98 kJ•mol-1,垂直吸附于Ni(111)表面3-重洞位的吸附能为96.00 kJ•mol-1,在Ni(110)表面存在两种吸附态:垂直吸附于长桥位的吸附能为99.38 kJ•mol-1,倾斜14°吸附于赝势三重位吸附能为96.98 kJ•mol-1.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2.
李奕  胡建明  丁开宁  陈文凯  李俊篯 《结构化学》2004,23(10):1195-1200
以原子簇Ni14为模拟表面,采用DFT/B3LYP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硫(SO2)分子在Ni(100)表面的吸附构型、能量、电荷及态密度。结果表明,SO2分子通过S原子平铺吸附在Ni(100)的桥位最有利,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电荷密度及态密度分析表明,Ni原子的d轨道与SO2分子的空p轨道之间存在明显的s-p作用和电荷转移,这一作用可能导致SO2分子发生解离。  相似文献   

13.
H_2在Ni(100)面吸附及重组脱附的经典轨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Monte—Carlo法随机抽取符合热力学分布的边界条件及广义LEPS势,求解哈密顿运动方程,得到H_2/Ni(100)面吸咐及重组脱附的经(?)轨迹一万一千余条,考察并阐明H_2分子的平动、转动及振动能态、分子入射角对吸咐的影响。并在3.5cv时研究了表面H原子重组成分子脱附及原子脱附。本文还求得了在纯净Ni表面上H_2的初始吸附率为0.056,与实验值0.好符合,表明符合热力学分布的随饥抽样模拟的经典轨迹法是研究气体在固体表面吸附动态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及赝势基组对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的基态及三重态结构进行优化,并分析了这两个态各自的振动模式,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电子从三重态跃迁回基态的势能面移动,得到了该过程的重整能.由于0→1跃迁对Ir(ppy)s的磷光光谱有重要影响,我们利用Frank-Condon因子与势能面移动的联系,在给定的半高宽下,计算并得到了Ir(ppy)3的磷光光谱,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H-Li(100)面吸附扩散的ab initio SCF势能面基础上构造了(H_2H+H)/Li(100)面相互作用的推广LEPS势能面,并用QCT方法研究了该体系的反应动力学行为。分析势能面特征得到:H_2在Li(100)面上的吸附无需活化能,H_2在Li(100)面上的解离吸附与吸附位及吸附模式密切相关,H_2的卧式解离比立式解离要容易得多。分析各种碰撞轨迹得到:低覆盖度下双氢原子的表面复合几率很小,H_2的表面解离几率受到H_2振动量子数的控制。本文构造了一种适合于动力学研究的气体-金属表面相互作用势能面,并且,动力学QCT计算结果能够对H_2表面活化的分子束实验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17.
用化学法制备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和Ni-Co-B。ICP方法测得其组成分别为Ni_(93)B_7和Ni_(72)Co_(20)B_8。经XRD、DSC及TEM鉴定所制合金为非晶态。通过考察氧化处理温度对CO加氢反应的活性及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后发现,NiB的活性及稳定性均高于NiCoB。在高真空程序升温脱附及反应装置上研究了H_2和CO的反应,认为其反应机理可能为:吸附的CO解离为表面反应的控制步骤,解离态的C和原子氧分别与CO、H_2等反应生成产物CO_2、CH_4和H_2O。  相似文献   

18.
用动力学Lie代数方法研究H2在Ni(100)面离解吸附量子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力学Lie代数方法处理H2 在一个光滑金属表面上离解吸附量子动力学 .用一个修正LEPS势能面描述H2 与Ni( 1 0 0 )表面相互作用 ,得到了H2 初态确定的离解几率的初始动能和时间依赖的解析表示 ,并与实验和其他理论计算做了比较 .这个方法能有效地用于描述表面反应散射动力学 .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Cu(Ⅱ)、Ni(Ⅱ)的吸附性能,同时考察了pH值、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壳聚糖具有不流失,易再生,在Cu(Ⅱ)、Ni(Ⅱ)共存时能选择吸附Cu(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用PYL新萃取剂从硫酸铈标准溶液以及某稀土铈矿浸出液中萃取铈。结果表明:分相时间很快,使用煤油为稀释剂比用氯仿效果好;在较高酸度下具有较高的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