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2 年11 月10 11 日, “全国计算力学自主软件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主办, 北京理工大学承办.  相似文献   

2.
《实验力学》2012,(1):128
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间,已有如下专家学者在为《实验力学》杂志审阅稿件的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严格把关,使得刊物的质量得到保证,也使作者和编者从中获得教益。在此《实验力学》编辑委员会谨向各位审稿人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希望在今后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7月27日,《爆炸与冲击》第八届编辑委员会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宁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编委、编辑共27名。会议由常务副主编赵剑衡教授主持,第七届主编孙承纬院士介绍了第八届编辑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4.
 2012 年11 月18 日, 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举行, 来自全国16 所中学的160 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北京科技视频网、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此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协办, 比赛题目由高云峰设计.  相似文献   

5.
朱克勤 《力学与实践》2012,34(1):108-111
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Applied Mechanics简称ICTAM)将于2012年8月19—2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四年一届的世界力学家的盛会.今年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力学家将汇聚北京,宣读和交流他们在力学理论和应用的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力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表明中国力学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6.
《力学与实践》2013,(2):108
2013年3月18日下午,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庆祝郑哲敏先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暨力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近40位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庆贺郑哲敏先生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围绕我国力学学科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推动原创性研究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自然科学基金委应当自收到结题材料之日起90 日内, 组织同行专家对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审查. 为了促进重点项目之间的交流, 加强对比, 提高效率, 数理科学部于2012 年3 月15日至16 在北京召开会议组织专家对2011 年结题的重点项目进行了集中审查, 会议采取分学科处进行的方式. 力学科学处共有10 项重点项目进行了结题审查(见表1). 各项目负责人就研究计划的完成情况、取得的成果及水平, 以及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效等进行了汇报. 评审专家进行了认真讨论, 形成了结题审查专家组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8.
陆夕云 《力学学报》2022,54(8):2071-2074
<正>2022年8月25日是我刊原主编郑哲敏先生逝世一周年.郑哲敏先生(图1)是我国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创立了爆炸力学学科及相关的研究领域;领导了材料力学、非线性力学、海洋工程力学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倡导了计算力学、流固耦合、非常规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为我国现代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高华健是美国布朗大学工程学院WalterH.Annenberg冠名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荣获第二届(2012年1RodneyHill奖,是首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华人学者.  相似文献   

10.
高扬 《力学与实践》2012,34(6):95-96
 2012 年6 月至10 月期间, 第四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与第六届国际全局轨道优化竞赛相继举行, 在国内、国际掀起了空间轨道设计的研究热潮. 今年的竞赛题目比起往届更具挑战性, 并引出了更多新的设计方法以及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中, 第四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题目已发表在《力学与实践》2012 年第3 期上[1]. 这里对两次竞赛的结果与排名情况作一个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主编寄语     
致作者、审者和读者: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力学学报》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学报的全体作者、审者和广大读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刊发展的各界人士恭贺2012新年并致予我们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2.
值此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和明年即将在北京举办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ICTAM-2012)之际,由中国力学学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承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3家单位协办的“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1年8月22~24日在哈尔滨召开。大会主席由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胡海岩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由北京大学佘振苏教授担任,副主席有洪友士、韩杰才、刘人怀、龙勉、卢天健、杨卫、张洪武、郑泉水和周哲玮。“中国力学大会”始于2005年,此后隔年召开,前三届名为“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今年初,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将这个系列会议更名为“中国力学大会”。   相似文献   

13.
正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第九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计划于2012年7月底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重点实验室承办。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以来,航天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先后成功实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三大里程碑的跨越.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航天器和运载火箭作为体现航天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其研制、发射和运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动力学分析、设计及试验验证则是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及试验技术的正确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设计水平,甚至决定着航天任务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以来, 航天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先后成功实现了\东方红一号" 卫星、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三大里程碑的跨越. 2012 年6 月29日,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 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航天器和运载火箭作为体现航天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 其研制、发射和运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而动力学分析、设计及试验验证则是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及试验技术的正确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设计水平, 甚至决定着航天任务的成败.   相似文献   

16.
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支持的位于意大利乌迪拉(Udine)的国际力学科学中心,1986年将组织下列讲座: ·运动学理论和气体动力学(1986年,6月23日—27日) ·系统识别在工程中的应用(1986年,7月7日—11日) ·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浑沌运动(1986年,7月14日—18日)  相似文献   

17.
梵高《星月夜》及其洋流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振东 《力学与实践》2012,34(4):101-102
欣赏了梵高的名画《星月夜》,并介绍了美国宇航局2012年3月根据2005年6月剑2007年12月问洋流运动情况,用可视化技术呈现的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图像,看起来更像这幅梵高的名画,是梵高《星门伎》的洋流版.这也是形象显示流体涡旋4i叮多得的视频教材.  相似文献   

18.
2021年9月22日是《计算力学学报》前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程耿东教授八十华诞. 程耿东院士长期致力于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研究,是国际著名结构优化专家,在结构优化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卓越贡献.程耿东院士关于实心弹性薄板优化正则化列式、拓扑优化奇异最优解等多项引领性和"里程碑式"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拓扑优化这一受到众多学科广泛重视的前沿领域的形成、发展和工业应用,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使得我国结构优化学科进入国际前列.由于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影响,程耿东院士2012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15年至2019年担任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主席.程耿东院士近期还和团队成员一起为长征5号等国家重大装备创新结构设计以及解决相关企业关键力学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程耿东院士曾3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还曾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周培源力学奖、辽宁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等.  相似文献   

19.
《实验力学》2011,26(2):478-478
2011年2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期间,已有如下专家学者在为《实验力学》杂志审阅稿件的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力学》2011,26(1):738-738
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期间,已有如下专家学者在为《实验力学》杂志审阅稿件的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