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水热技术,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Co(Hbtc)(Pyphen)(H2O)]·H2O}n (1)和{[Cd2(btc)(Pyphen)2Cl]·2H2O}n(2) (H3btc=1,2,4-苯三酸,Pyphen=[2,3-f]吡嗪并[1,10]-菲咯啉),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荧光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643 44(13) nm,b=1.202 9(2) nm,c=1.371 6(3) nm,α=95.03(3)°,β=90.46(3)°,γ=103.54(3)°,V=1.027 7(4) nm3,Z=2,CoC23H16N4O8,Mr=535.31,Dc=1.730 g·cm-3,μ(MoKα)=0.900 mm-1,F(000)=546,GOOF=1.089,R=0.099 2,wR=0.249 0;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968 93(8) nm,b=1.223 82(10) nm,c=1.592 21(14) nm,α=67.486 0(10)°,β=73.158 0(10)°,γ=78.468 0(10)°,V=1.660 9(2) nm3,Z=2,Cd2C37H23N8O8Cl,Mr=967.88,Dc=1.935 g·cm-3,μ(MoKα)=1.432 mm-1,F(000)=956,GOOF=1.051,R=0.077 9,wR=0.141 2。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无限一维双链结构,配合物2为二维层状结构。此外,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在加固配合物的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乙酸(Hatma)为配体合成出2种新型同构的稀土配合物[Ln(atma)3(H2O)2]n(Ln=La(1),Nd(2))。配体和2个配合物的结构均由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同时对配合物进行了IR,TGA及元素分析。单晶结构表明,配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1419(9)nm,b=0.40076(17)nm,c=1.7500(8)nm,V=1.4950(11)nm3,Z=4;配合物12的晶体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0.8820(3)nm,b=1.2306(4)nm,c=1.2586(4)nm,V=1.2913(7)nm3,Z=2;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0.8834(4)nm,b=1.2283(5)nm,c=1.2510(5)nm,V=1.2821(9)nm3,Z=2。2个配合物均形成一维链状空间结构,通过丰富的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抗菌试验表明,配合物比配体表现出更好的生物活性。初步的植物生长实验表明,配合物对油菜和小麦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两个含双(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镍(Ⅱ)配合物阴离子的离子对化合物。对阳离子为1-(4′-溴-2′-氟苄基)吡啶 盐时,生成配合物1。晶体数据:三斜晶系,空间P1群,a=0.7086(2)nm,b=1.0968(3)nm,c=1.1775(3)nm,α=69.914(5)°,β=89.495(5)°,γ=74.765(5)°,V=0.8259(4)nm3,Z=1。对阳离子为1-(4′-溴-2′-氟苄基)吡嗪鎓盐时,生成配合物2。晶体数据: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71554(17)nm,b=1.4262(3)nm,c=1.6725(4)nm,β=100.396(4)°,V=1.6788(7)nm3,Z=4。两个配合物中,阴离子为拟平面结构,镍原子均位于对称中心。变换对阳离子上的芳环种类对晶体的堆积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郭亚宁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9):1875-1880
以5-氯水杨醛和邻溴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配体2-[(2-溴苯胺基)甲基]-4-氯苯酚(1)(C13H9BrClNO,H2L),继而与过渡金属铜离子配合,得到其配合物2 ([Cu(C13H8BrClNO)2],CuL2)。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化合物1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0.710 19(12) nm,b=1.308 2(2) nm,c=2.533 3(5) nm,Mr=310.57,V=2.353 6(7) nm3,Dc=1.753 g·cm-3,Z=8,μ=3.700 mm-1,Z=8,F(000)=1 232,R=0.025 0,wR=0.055 5;化合物1依靠分子间的C-H…N,C-H…O,C-H…Cl 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联结成二维网状结构。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956 8(2) nm,b= 1.085 3(3) nm,c=1.204 7(3) nm,β=105.965(7)°,Mr=682.67,V=1.202 8(6) nm3,Dc=1.885 g·cm-3,Z=2,μ=4.481 mm-1,F(000)=670,R=0.045 0,wR=0.122 5。2依靠分子间C-H…π作用及卤素…卤素作用进一步联结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对结构类似的双核铜和锌配合物,Cu2(L1)2 (1)和[Zn2(L2)2(CH3OH)2] (2),其中L1和L2分别是2-溴-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1)和2-氯-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2)的二价阴离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配合物1以三斜晶系P1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0.914 11(6) nm,b=1.180 04(7) nm,c=1.359 36(9) nm,α=101.928(2)°,β=91.399(2)°,γ=107.873(2)°,V=1.359 3(2) nm3,Z=2,R1=0.054 0,wR2=0.118 9,GOF=0.970.配合 物2以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1.216 97(9) nm,b=1.214 96(9) nm,c=1.212 83(9) nm,β=110.939(1)°,V=1.674 8(2) nm3,Z=2,R1=0.034 1,wR2=0.068 9,GOF=1.024.X射线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都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其中配合物1中的Cu原子是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配合物2中的Zn原子是四方锥配位构型.还通过MTT法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的抗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色假单胞菌)和抗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过渡金属锰盐与稀土盐水热合成了杂核化合物{[MnSm2(INAIP)4(H2O)4]·2H2O}n(1)和同核{[Sm(INAIP)(HINAIP)]·2H2O}n(2)(INAIP=异烟酰胺吡啶基异酞酸根),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188(5)nm,b=1.08386(6)nm,c=1.38721(8)nm,V=1.475(14)nm3,Z=1,Dc=1.802g·cm-3,μ=2.271mm-1,F(000)=793,Rint=0.0105,R1=0.0512,wR2=0.1319。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4305(18)nm,b=1.3765(17)nm,c=1.62408(15)nm,V=2.7028(6)nm3,Z=4,Dc=1.861g·cm-3,μ=2.251mm-1,F(000)=1500,Rint=0.0514,R1=0.0322,wR2=0.0887。配合物1是由配体INAIP连接稀土钐离子形成二维层状结构,该二维层通过Mn-O和Mn-N键连接成三维非贯穿网络结构。而配合物2是由配体INAIP连接稀土钐离子形成二维双层状结构,该二维层通过氢键连接成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1失去水分子后具有稳定微孔结构,对二氧化碳具有一定的吸附,而对氮气没有吸附作用。此外,配合物12具有典型的稀土钐离子红色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水热法和溶液法合成了镍的两种配位聚合物[2{Ni(HO-BDC)(bpe)H2O}]n·n(py)·nH2O (1) (HO-H2BDC=5-羟基-1,3-苯二甲酸,bpe=1,2-二(4-吡啶)乙烷,py=吡啶)和[Ni(HO-BDC)(bipy)]n·nH2O (2) (bipy=2,2’-联吡啶),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配位聚合物1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数据为:a= 1.019 2(2) nm, b=1.145 5(3) nm, c=1.246 0(3) nm, α=68.377(5)°, β=67.275(12)°, γ=71.821(7)°,V=1.222 7(5) nm3, Z=1, Mr=979.26, Dc=1.330 g·cm-3, F(000)=508, μ=0.835, R1=0.049 4, wR2=0.112 1;配位聚合物2晶体属单斜晶系, P2/c空间群,晶体学数据为:a= 0.861 1(2) nm, b=1.106 8(3) nm, c=1.839 4(4) nm, β=104.267(9), V=1.699 0(7) nm3, Z=4, Mr=413.00, Dc=1.615 g·cm-3, F(000)=848, μ=1.182, R1=0.063 5, wR2=0.196 9。配合物1中形成了具有纳米孔的2D结构,而配合物2则是一个1D链状结构,它们分别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效应形成3D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热合成制备了一个新颖的基于柔性多羧酸配体的碱土金属配合物Sr(BuTA)0.5(H2O)2(1)(H4BuTA=1,2,3,4-丁四酸)。利用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70 03(5) nm,b=0.793 03(5) nm,c=1.268 07(5) nm,β=127.689(3)°,晶胞体积V=0.692 36(7) nm3,Z=4,Dcalc=2.290 g·cm-3,F(000)=468,μ=7.768 cm-1,R=0.015 8,wR=0.037 7。在化合物1中,每个Sr(Ⅱ)的配位环境为八配位的反四棱柱配位构型。在配合物中金属和配体互相连接形成一个三维的框架结构,其拓扑为(46)2(412.612.84)。在其结构中配体是少见的八连接点。对配合物1的热稳定性也做了测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大环草酰胺与2,2′-联吡啶、间苯二甲酸共配设计并合成了2个同多核配合物[Cu2L(2,2′-bipy)(H2O)(ClO4)]ClO4 (1)和[Ni3L2(ipt)(H2O)]H2O (2)(ipt=isophthalic acid,H2L=2,3-dioxo-5,6,14,15-dibenzo-1,4,8,12-tetraazacyclo-pentadeca-7,13-diene),并利用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红外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其荧光性质。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1.413 1(17) nm,b=1.091 7(13) nm,c=2.325 4(19) nm,β=119.35(5)°,Z=4。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159 7(2) nm,b=2.059 9(4) nm,c=1.847 7(4) nm,β=90.788(3)°,Z=4。配合物12分别是通过草酰胺桥联的双核、三核配合物,并通过氢键分别构成三维、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由三唑农药烯效唑和多效唑合成了2个铜配合物[CuL41Cl2](1)和[CuL42Cl2·4H2O](2)(L1=uniconazole,L2=paclobutrazol)。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ray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956(3)nm,b=1.3267(4)nm,c=1.4918(4)nm,α=94.828(3)°,β=97.774(3)°,γ=105.280(3)°,V=1.6808(9)nm32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2189(19)nm,b=1.329(3)nm,c=1.3664(3)nm,α=81.564(2)°,β=79.508(2)°,γ=79.185(2)°,V=1.7853(7)nm3。在2个配合物中,六配位的铜离子都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分别来自三唑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氯原子配位。12都由分子间氢键连接成一维链结构。与相应的配体相比,12的抑菌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王晓方  胡殷  潘启发  杨瑞龙  龙重  刘柯钊 《化学进展》2018,30(12):1803-1818
铀氮化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优良的性能而成为核燃料循环系统中重要的燃料材料,是核领域的研究热点材料之一。此外,铀氮化物也被用作抗腐蚀涂层材料,在金属铀的表面腐蚀防护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铀-氮体系中,五种结构铀氮化物,包括NaCl型UN、HgIn型UN、Mn2O3型α-U2N3、La2O3型β-U2N3和CaF2型UN2,已经被确认并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铀氮化物复杂的非化学计量比问题,导致对上述物相之间的转化关系的认识仍不清楚;而不同化学计量比的铀氮化物由于其电子结构的差异,使得其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关铀氮化物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方面的研究是探讨其优异性能起因的第一步,因此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归纳和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在铀氮化物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铀氮化物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方面的主要进展,并对铀氮化物相结构的转化规律以及电子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以期为铀氮化物的实验研究和功能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结构及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这两年来作者的研究工作,综述了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离子导电性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传导机理、离子传导特性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除了分得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外,还分得多种倍半萜化合物如青蒿甲素、青蒿丙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青蒿内酯V、青蒿内酯VI.我们从青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溶解部位,经硅胶柱层析,首次从天然界中分得一个微量倍半萜内酯——青蒿内酯(artemisilactone).该化合物曾在青蒿酸结构测定时,由青蒿酸经过氧化氢氧化制得,但结构及立体结构未阐明,本文报道其立体结构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γ-Mo2N和分子筛负载的钼氮化物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程序升温氮化的方法制备了分子筛负载的钼氮化物催化剂,并用EXAFS方法研究了 氮化前后Mo原子的局域配位情况.氮化前负载MoO3样品的径向结构函数中有三个峰,其中前两 个峰对应着最近的Mo-O配位壳层,但是第一个峰与第二个峰的比例比晶体MoO3中的比例大很 多,表明分子筛负载的MoO3具有更紧密的结构.氮化以后,Mo2N样品的径向结构函数中有三个 峰,对应于一个Mo-N和两个Mo-Mo配位壳层,与面心立方模型符合得很好.根据XRD和EXAFS谱 的计算表明,Mo2N中的N原子使Mo-Mo键拉长并削弱.分子筛负载的Mo2N样品具有与非负载Mo2 N样品近似相同的径向结构函数,只是对应于Mo-N壳层的峰较弱,表明负载的Mo2N具有更大的 结构无序性.  相似文献   

18.
钩吻素子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钩吻中的主要生物碱-钩吻素-子(koumine)经用化学与与谱学方法测定其结构和和相对构型如2.钩吻素-子中醚氧的位置系用还原裂解法将2转化为双氢钩吻醇(4)而决定.碱性氮原子N(b)与乙烯基的位置关系通过将N(a)-乙酰双氢钩吻素-子(5)氧化脱羧为胺6而推定,异双氢钩吻素-子(7)经氧化为8和9,从而得到N(b)右侧的结构信息,然后通过一系列的^1H NMR去偶试验,得出钩吻素-子的碳骨架.2的相对构型系通过^1H NMR分析而判断,钩吻素-子的立体结构已由两个独立的X射线衍射工作加以肯定,其绝对构型如2所示,文中给出了详细的核磁共振数据和质谱数据,并解析了几种可能的质谱碎片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 new steroidal alkaloid sevedinine was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 of Korolkovia severtzovii. The structure of sevedinine wasestablished as 6,12-dihydroxy-5-cevanin-3-one using spectral data,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and an x-ray structure analysis. The location of the tertiary hydroxyl in ten cevine alkaloids from Korolkovia severtzovii was correc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