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氯丙烯在不同催化剂表面上吸附的TPD结果表明:在TS-1上有三重脱附峰,而在TiO2/Silicalite上仅有单峰。H_2O_2或分子O_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在脱附物种中可用质谱检测到原子O(16)物种;说明H_O_2或分子O_2在样品表面存在解离吸附;并发现解离分子O_2的活性很低。TS-1能同时吸附氯丙烯和H_2O_2,而在SiO_2/Silicalite表面的吸附却与吸附顺序有关。环氧化活性顺序如下:TS-1(TPAOH)>TS-1(TPABr+NaOH)>TiO_2/Silicalite。TS-1沸石的高氧化活性可能与H_2O_2吸附后表面原子O(16)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碱性分子筛上不同吸附物的TPD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借助吸附不同酸性物的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碱金属交换的X型分子筛的碱性。发现吸附物对分子筛碱性的TPD表征有很大影响。主要与吸附物的分子体积和酸强度两种因素有关,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醇做吸附物对用TPD表征分子筛的碱性相对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采用H2-TPD,CO-TPD及CO/H2TPSR技术对三种方法(SMAD、浸渍、共沉淀)制备的Cu-Co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低碳醇合成选择性进行了关联.Cu-Co催化剂上H2-TPD谱中共有四个脱附峰(A,B,C,D),其中C峰对应于低配位Co中心上的活化吸附氢,其面积百分数随不同催化剂的变化规律与醇选择性的变化规律一致.与CO-TPD谱对比,Co及Cu-Co催化剂上CO/H2TPSR谱中都出现一个新的甲烷析出峰(473~573K),归属为活化吸附氢与表面活泼碳物种之间的反应,其面积百分数随不同催化剂的变化规律与醇选择性的变化一致。基于上述结果,就CO插入中心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钛硅分子筛的结构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TPABr为模板剂,氨水等为碱源合成了钛硅分子筛TS-1,并利用XRD,IR,元素分析,UV-VIS,热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通过丙烯环氧化反应合成的TS-1催化性能。结果结果,TS-1凝胶与产品的硅钛与基本一致;随着硅钛比的降低,TS-1由单斜晶系过渡为正交晶系,在硅钛比为129-16.7的范围内,随着进入骨架的钛量增加,单胞体积增大; 相似文献
16.
La2—xSrxNiO4上氧的TPD及其氧化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La2-xSrxNiO4上O2的TPD研究表明,氧的脱附性能与催化剂结构中Ni^2^+和Ni^3^+的性质及含量有关。晶格氧直接参与了CO的氧化与甲烷的氧化偶联。 相似文献
17.
ZSM—11型Zr—Si分子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硅溶胶为硅源、氧氯化锆为锆源、四丁基溴化铵的模板剂,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ZSM-11型的锆硅分子筛。用XRD和SEM等表征了分子筛的结构;考察了硅锆比、晶体温度、碱度、晶化时间、模板剂的用量等对分子筛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ZSM-11型的锆硅分子筛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晶化温度为120-140℃、硅锆比高于20、碱度控制在4.7左右有利于分子筛晶体的生成,晶化时间一般为约48h,SEM照片显示所合成的Zr-ZSM-11分子筛为结晶完好的棒状晶体;EDX证实了Zr原子在分子筛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廉价的四丙基溴化铵(TPABr)的模板剂合成了TS-1分子筛,在晶化过程中,运用XRD,ICP,IR,^29SiMASNMR和UV-Vis光谱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钛原子引入分子筛骨架的机制,观察到钛原子随分子筛的形成同步进入骨架的规律,另外,尽管在晶化初期固相中没有TiO2结晶出现,但存在分散态的TiOx物种,随晶化时间的延长,液相中钛物种之间聚合的几率增加,使固相中TiO2晶体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20.
TS—2钛硅分子筛合成原料和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溶胶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为模板剂,采用改进的方法合成了高结晶度的TS-2分子筛,并对所合成样品用FT-IR,XRD,SEM,^29Si MAS NMR,ICP和N2吸附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中发现原料内添加适量氨水可使产品晶粒减小,骨架钛含量增加,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有利于提高其催化活性。另外,将晶化后母液中的TBAOH循环使用,也能得到结晶度和催化性能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