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黎明 《大学化学》2002,17(5):44-45
索氏萃取器是一种用有机溶剂从固体样品中连续萃取一定组分的仪器 ,在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用现有的索氏萃取器研究控制液固萃取终点时 ,只能在关闭热源待蒸馏瓶冷却下来后分析萃取室溶液中一定组分的含量 ,需要多次更换装有药粉的滤纸筒才能得到一组实验结果。这样既浪费时间 ,又消耗过多的费用。我们对索氏萃取器进行了改进 ,得到了一种便于控制液固萃取终点的索氏萃取器 (图 1 ) ,现以石油醚提取盾叶薯蓣水解残渣 (水解物 )中的薯蓣皂甙元为例介绍如下。图 1 改进的索氏萃取器 1 试剂与仪器   71 0型紫…  相似文献   

2.
在有机化学、天然物和药物等实验以及分析提取过程中,常常使用固一液提取的单元操作,而在这个单元操作中soxhIet萃取器一直占据着我们的实验舞台将近70多年的历史了。尽管后人也曾做过一些类似的脂肪提取器,但仍是冷提取,即使在长时间的连续操作下也只不过是一种温提取。因此,soxhlet萃取器的提取速度较慢。谭干祖曾介绍一种热过滤器用于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实验室通用的玻璃仪器为基础,补以简单易制的几种配件,设计了一种新的液固萃取装置。此装置适合于从大量固体样品中抽提微量组份,一次可以装相当于1000毫升体积的样品。它不仅具有索氏抽提器的特点,而且容纳样品量多。具有简单方便灵活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周雯  王连生 《分析测试学报》2001,20(Z1):163-164
测定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预处理方法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故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预处理的方法:液-液萃取、超声波萃取、索氏提取、液固萃取,目前发展的预处理方法有固相萃取(SPE)方法、固相萃取圆盘法、固相微萃取(SPME)等,本次实验用SPE-GC-MS方法测定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3-86普及型油脂快速萃取装置是日本MRK公司的产品。该仪器对索氏提取器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煮沸萃取装置及程序定时器,使萃取时间大大减少,操作易于标准化。但对不同含油量的样品,说明书中没有  相似文献   

6.
液体柱色谱是现代分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手段。但此法耗费溶剂多,溶剂在下滴过程中污染空气,回收洗出液的工作量大。索氏脂肪提取器(Soxhletextractor)用于提取某些组分,耗费溶剂少,操作方便。有人用索氏提取器分离马兜铃酸,取得较好效果。但与液体柱色谱相比,索氏提取器的分离效果很差。粗短尾析柱的广泛使用,取得了不少经验。我们对比这两种分离方法的优缺点以后,发现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装置,取名为回流层析柱。它具有液体柱色谱及索氏提取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里,索氏提取器只适用于从固体中连续提取某一成份,从溶液(通常是水溶液)中连续提取某一成份则没有合适的提取器可供使用。前者是用溶剂提取固体中的成份,通常叫液-固连续提取器,而后者是用溶剂提取溶液中的成份,则叫  相似文献   

8.
我们设计制造了一种玻璃仪器,热过滤·萃取器。它在热过滤和液—固萃取两方面都具有优异的功能。对非常粘稠的物质来说,它还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是有机化学实验的一个经典实验,本文对该实验所用的原索氏提取器进行改进,得到内通气集热式索氏提取器并用于实验教学。通过对照实验,对改进索氏提取器和原索氏提取器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装置具有原装置的功能和特点,且提取时间更短、提取温度和提取率更高,可在高校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萃取异甘草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相结合方法对异甘草素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索氏提取法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夹带剂85%乙醇、液固比为5:1、CO2流量10 kg/h、分离压力5.5 MPa、分离温度35℃。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超临界CO2萃取异甘草素的提取率为0.035%,异甘草素在提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84%,分别是索氏提取法提取率的3.5倍,质量分数的3.0倍。超临界CO2萃取异甘草素所用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环境友好,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异甘草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春  王志 《色谱》2015,33(12):1223-1225
<正>由于实际样品中待测物的含量往往较低,且基质复杂,所以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往往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达到减小干扰组分、浓缩富集待测组分以适于特定检测分析目的的需要,因此样品前处理技术是整个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索氏抽提、振荡提取、固相萃取等存在样品需要量较大、萃取时间长、使用大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全氟辛烷磺酸盐的含量。纺织品样品在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提取后,经固相萃取净化,并用盐酸溶液酸化,再与四丁基氢氧化铵反应。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HP-5MS毛细管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全氟辛烷磺酸盐的质量浓度在1.0~30.0mg·kg-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13mg·kg-1。加标回收率在88.8%~91.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13.
食品包装材料中13种增塑剂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索氏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浓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13种增塑剂的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淋洗剂、洗脱剂和洗脱剂体积等参数.样品经正己烷索氏提取后,用硅胶小柱净化浓缩.以正己烷-甲苯为淋洗剂,2 mL乙酸乙酯为洗脱剂.过滤后的洗脱液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结果显示,13种增塑剂在0.1~1000 mg/L范围...  相似文献   

14.
根据联通管原理,作者设计了一套固液,液液连续萃取装置(图1)。可封闭,可开放;可热萃,亦可冷萃,还可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装置说明:图1的装置由两个三颈瓶A、B组成。“1”、“2”为温度计,若不需控温可改为磨口塞。“3”为冷凝管。“4”为带三通活塞的联通管。在固液萃取及萃取剂比重大的液液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吡虫啉加速溶剂萃取和传统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立凤  朱亚红  赵华  胡秀卿  吴珉  李振 《分析化学》2006,34(10):1437-1440
对土壤样品中吡虫啉快速压力溶剂萃取技术(PSE)与传统提取方法(超声波萃取、振荡提取和索氏萃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固相萃取柱(SPE)净化-HPLC测定技术比较了4种提取方法对土壤样品中吡虫啉的提取效果。探讨了温度对PSE的影响,确定在萃取压力100bar、温度80℃条件下,PSE效果最好,3个土壤样品不同添加浓度下,吡虫啉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5%,标准偏差小于2.5%。与从土壤中提取吡虫啉的传统方法相比,PSE回收率高于超声波萃取和振荡提取,其重现性和回收率与索氏萃取相当甚至更好,而且PSE避免了使用超声波萃取和振荡提取所带来的多次清洗的问题,节省溶剂;比索氏萃取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一种用于从固体中提取溶质的热提取装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种用于从固体中提取溶质的热提取装置王杰,任仲皎,伍明(中南民族学院化学系,武汉430074)在化学合成和天然产物的提取中,传统的方法一般是利用索氏或梯氏提取器来提取溶质,也可用容器直接浸提溶质 ̄[1]。上述方法一般均需将固体磨成微细颗粒,且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散液液微萃取是一种基于传统液液萃取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该文以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中萃取剂的筛选为出发点,综述了低密度萃取剂、辅助萃取剂、反萃取剂和离子液体等低毒性萃取剂在该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应用自制装置、溶剂去乳化、悬浮萃取剂固化,辅助萃取,反萃取和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等萃取模式;并简要评述了该技术与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辅助萃取等其他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联用特性。  相似文献   

18.
索氏提取器是化学实验常用的提取装置,"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实验。针对传统索氏提取器提取温度低、提取时间长、提取效率低、虹吸管易碎、提取筒和虹吸管易污染或堵塞等弊端,在提取筒外增设外筒,可有效保护虹吸管且对提取筒起加热和保温作用,以提高提取温度和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冷凝管下端改设喇叭口和倒刺,便于悬挂样品袋,防止提取筒和虹吸管受污染或堵塞,由此得到改进装置。并用于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以对改进装置进行效果评价。实验数据表明,改进装置不仅克服了传统装置存在的弊端,更保持了传统装置的特点和功能,使用方便安全,提取效率高,值得在高校推广。  相似文献   

19.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阿特拉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含量。土壤样品采用索氏提取,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TR-5MS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检测模式。阿特拉津的质量浓度在5.00~2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2ng·g-1。加标回收率在88.2%~90.7%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4.8%。  相似文献   

20.
煤烟气中痕量有机物的分析及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吸附剂对煤烟气中的痕量有机物进行了富集,比较了各种吸附剂的富集能力,对富集的样品用索氏提取及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进行了萃取,用GC-MS-DS联用方法作了定性鉴定,指出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提取煤烟气中痕量有机物方面的优势。探讨了用催化转化法去除煤烟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