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的示波极谱测定及高铁试剂络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霞  强洪  邹洪  谷学新 《分析化学》2004,32(7):935-938
铜 在 0 .1mol/LNaHCO3 溶液中 ,当有 7 碘 8 羟基喹啉 5 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时 ,于- 0 .5 5V(vs.SCE)处有一个灵敏的二次导数示波极谱电流峰 ,与没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时相比 ,峰电流增敏约 2 7倍。铜 浓度在 3.0× 10 -9~ 9.4× 10 -7mol/L范围内 ,i”p 与Cu2 + 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其检出限为7.8× 10 -10 mol/L ,用于水和尿样中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直线法测得 :Cu2 + 与 7 碘 8 羟基喹啉 5 磺酸钠形成摩尔比为 1∶2的络合物 ,其条件稳定常数 (K)为 8.5× 10 11。  相似文献   

2.
卢燕  付佩玉  周长利  宋春红  李秀玲 《分析化学》1999,27(11):1296-1299
在pH4.8的0.013mol/L的HAc-NaAc介质中,钥(Ⅵ)-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体系在滴汞电极上,于-0.46V(vs.SCE)电位处得到良好的吸附还原波,其二阶导数峰电流I_p与Mo(Ⅵ)在2.5×10~(-8)~4.5×10~(-7)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25×10~(-8)mol/L Mo(Ⅵ),方法用于钢样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较好.对电极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络合吸附波测定痕量锡(Ⅳ)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pH4.0的0.06mol/L HAc-NaAc介质中,Sn(Ⅳ)与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BQ)形成的络合物于-0.58 V(vs.SCE)处得到一良好的吸附还原波,二阶导数波高与Sn(Ⅳ)浓度在1.0×10~(-7)~4.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5.5×10~(-8)mol/L.该法用于测定冶金样品中痕量锡(Ⅳ),结果较好.对络合物组成和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络合吸附波测定微量锑(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0.02 mol/LHAc-NaAc(pH 4.9)介质中,研究了Sb(Ⅲ)-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BQ)体系电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Sb(Ⅲ)-BQ络合物在滴汞电极上于-0.58~-0.61 V间产生一良好的还原波,其一阶导数峰峰值I′p与Sb(Ⅲ)浓度在8.0×10-7~1.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5×10-7 mol/L.用该法测定冶金样品中痕量Sb(Ⅲ),取得了满意结果.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Shifft碱反应将L-半胱氨酸和5-甲酰基-8-羟基喹啉一步合成L-(8-羟基-5-甲基喹啉)半胱氨酸,通过金-硫键将L-(8-羟基-5-甲基喹啉)半胱氨酸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制备L-(8-羟基-5-甲基喹啉)修饰金电极。L-(8-羟基-5-甲基喹啉)半胱氨酸分子中的羟基氧和氮可与Hg2+形成稳定的五元环配合物,因此该修饰电极能选择性吸附Hg2+,结合方波伏安法用于Hg2+电化学检测。在0.01mol/L HCl中,富集时间为160s,Hg2+浓度在1.0×10-9~1.0×10-8 mol/L、1.0×10-8~1.0×10-7 mol/L浓度范围内与方波伏安峰电流分段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92×10-9 mol/L。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Mn~(2+)和Co~(2+)对7-(8-羟基-3,6-二磺基萘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硼砂反应体系的混合荧光增敏作用。实验条件下,荧光增敏强度满足线性加和关系的范围是:Mn~(2+)浓度0~2.9×10~(-7)mol/L;Co~(2+)浓度0~8.8×10~(-7)mol/L;总浓度不超过1.0×10~(-6)mol/L。检出限量为Mn~(2+)4.5×10~(-9)mol/L和Co~(2+)1.4×10~(-8)mol/L。实现了Mn~(2+)和Co~(2+)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7.
在HCl-NaAc介质(pH 2.5)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高灵敏的In(Ⅲ)-2-疏基苯骈噻唑(MBT)-7-碘-8-羟基喹啉-5-磺酸(Ferron)三元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在—0.64V(vs.SCE),峰电流与铟浓度在7.0×10~(-10)mol/L~8.8×10~(-7)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3.0×10~(-10)mol/L.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In(Ⅲ):MBT:Ferron=1:1:1.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本法选择性较好,用于工业废水和地下水中痕量铟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钒-络蓝黑R(EBBR)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在pH4.7的0.2mol.L-1HOAc-NaOAc缓冲溶液,于0.4V富集,从0.4~1.4V以300mV.s-1的速率线性扫描。在1.17V(vs.SCE)的二次导数氧化峰电流与钒的浓度在9.0×10-10~6.0×10-8mol.L-1(1.2×10-6mol.L-1EBBR)和6.0×10-8~6×10-7mol.L-1(3.0×10-6mol.L-1EBBR)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450s,检出限为4.0×10-10mol.L-1(S/N=3)。该法用于花生仁和自来水样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与钒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 0 .2 0mol·L- 1硫酸介质中 ,用过氧化氢作增敏剂 ,7 碘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Ferron)与钒 (Ⅴ )形成 1∶1的有色配合物 ,在 4 10nm处有最大吸收 ,其表观稳定常数为 4 .5× 10 3 ,摩尔吸光系数ε4 10 为 1.91× 10 3 L·mol- 1·cm- 1,钒浓度在 0 .10~ 2 0 .0 μg·ml- 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矿样中钒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丁二酮肟 氨 氯化铵 柠檬酸钠 明胶 抗坏血酸体系中Cu(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的络合物吸附波 ,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锌电解溶液中这些痕量元素的新方法。Cu(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分别在 - 0 44V、- 0 76V、- 1 0 7V和 - 1 2 4V左右产生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信噪比为 3时 ,其检测限分别为 1 0× 1 0 - 8mol/L、1 3× 1 0 - 8mol/L、2 9× 1 0 - 1 0 mol/L和 3 6×1 0 - 1 1 mol/L。铜、镉、镍和钴的浓度分别为 2 0× 1 0 - 8mol/L~ 2 0× 1 0 - 5 mol/L、3 0× 1 0 - 8mol/L~ 3 0× 1 0 - 5mol/L、5 4× 1 0 - 1 0 mol/L~ 5 4× 1 0 - 7mol/L和 6 8× 1 0 - 1 1 mol/L~ 6 8× 1 0 - 8mol/L时 ,与相应峰电流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已用于锌电解液中铜、镉、镍和钴的快速同时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 4 7%、5 1 %、4 9%和 5 3 %。  相似文献   

11.
在0.075 mol.L-1硼酸-氢氧化钠的缓冲溶液中(pH 8.9),锌(Ⅱ)与邻菲罗形成的络合物是电活性的,于-1.30 V(vs.SCE)产生较灵敏的极谱峰,峰电流与锌(Ⅱ)浓度在4.0×10-8~2.0×10-6mol.L-1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998 6),检出限为2.0×10-8mol.L-1。利用线性扫描极谱法探讨了极谱峰的电化学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并将该法成功应用于测定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丁二酮肟 氨 氯化铵 柠檬酸钠 明胶 抗坏血酸体系中Cu(Ⅱ )、Pb(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的络合物吸附波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溶液中痕量相应元素的新方法。上述金属络合物分别在 -0 .44、-0 60、-0 .76、-1.0 7和 -1.2 4V左右产生灵敏的极谱波。信噪比为 3时 ,检出限分别为 1.0× 10 - 8、2 .3×10 - 8、1.3× 10 - 8、2 .9× 10 - 1 0 和 3 .6× 10 - 1 1 mol/L。铜、铅、镉、镍和钴的浓度分别为 2 .0× 10 - 8~ 2 .0× 10 - 5,4.8× 10 - 8~ 4.8× 10 - 5,3 .0× 10 - 8~ 3 .0× 10 - 5,5 .4× 10 - 1 0 ~ 5 .4× 10 - 7和 6.8× 10 - 1 1 ~ 6.8× 10 - 8mol/L时 ,与相应峰电流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用于同时快速测定实际样品中这些金属离子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采用铬蓝黑R(EBBR)-示波计时电位法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直接检测天然水中的无机单核铝[Ali]和总单核铝[Ala]浓度.并用该法测定了酸消化水样中的总铝[AlT],由[Ala]-[Ali]间接得到有机单核[Alo],[AlT]-[Ala]得到酸溶态铝[Alr],从而实现了水中5种Al形态的电化学测定.实验条件和结果如下在碱性pH=8.0的0.5 mol*L-1 KCl+0.1 mol*L-1 Na2B4O7缓冲溶液中, EBBR切口为Ep1= -0.60 V,加入铝后出现新切口,Ep2=-1.05 V,检测线性范围为5×10-7~7×10-5 mol*L-1,检测下限为2×10-7 mol*L-1,在5× 10-6 mol*L-1 A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4.6% (n=10).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测定了水样中的铝浓度,发现在酸性下测定的是无机单核铝,而在碱性下则是总单核铝(包括无机单核铝和有机单核铝两部分).据此实现了对铝形态的区分,测定了20多个实际水样,与Driscoll方法所获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半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矿泉水中痕量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铝(Ⅲ)与8 羟基喹啉形成络合物的反应,用半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水样中痕量铝(Ⅲ)的测定。以0.024moL·L-1乙酸 乙酸胺缓冲液(pH6.0)为底液,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测得络合物的氧化峰电位是0.87V(vs.Ag/AgCl,饱和KCl)。峰高与铝(Ⅲ)浓度在1.00×10-5~5.00×10-5mol·L-1、8.00×10-8~4.00×10-6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铝的检出限为1.00×10-8mol·L-1。此法干扰较少,易于掩蔽,重复性好,灵敏度较高,用于矿泉水中微量铝(Ⅲ)的测定,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8-氨基喹啉和吡啶类试剂结合, 并引入杂环三氮烯结构, 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QPyT).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实. 研究结果表明, 在碱性介质中, 该试剂在λex/λem=216 nm/343 nm处产生强荧光, 并且能被Pb(Ⅱ)猝灭. 据此建立了QPyT测定Pb(Ⅱ)的新型荧光分析法.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6×10-7~1.2×10-5 mol /L, 检测限为9.0×10-8 mol/L. 将其应用于水中Pb(Ⅱ)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AuR2+-鲁米诺-K2S2O8化学发光体系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 8 羟基喹啉 (HR)与Au(Ⅲ )形成的配合物AuR+ 2 ,对K2 S2 O8氧化鲁米诺的增强作用 ,基于此建立了金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 .以 8 羟基喹啉为配位体时 ,Au(Ⅲ )的检出限为 8× 10 -11μg/L ,工作曲线响应浓度范围在 1× 10 -9~ 1× 10 -7μg/L ,测定 1× 10 -7μg/LAu(Ⅲ )离子的RSD为 2 .0 % .配合物化学发光法检测硅酸盐单矿物晶格中痕量金可获得较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极谱络合催化波测定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Na2 CO3 NaHCO3 (pH 8.6 )缓冲溶液中 ,钯 与 8 羟基喹啉 5 磺酸形成的络合物在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时 ,于 - 0 .72V(vs.SCE)处有一个二阶导数极谱波 ,与没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时相比 ,峰电流增敏约 30倍 ,钯 浓度在 7.5× 10 -9~ 2 .8× 10 -6mol/L范围内 ,i″p 与钯 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2 .8× 10 -9mol/L ,方法用于催化剂和工业废水中钯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0.2mol/L柠檬酸三钠的缓冲介质中(pH10.5—11.7)有0.02%的α-安息香肟存在下,铜(Ⅱ)产生一个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0.60V(vs.SCE),峰电流与铜(Ⅱ)浓度在6.3×10~(-7)—1.9×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6.3×10~(-8)mol/L。本文探讨了该极谱波的性质,并测定了络舍比为1:1,可直接用于测定铝合金中的铜,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并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8-羟基喹啉作为络合剂,用单扫描极谱仪对微量Fe(Ⅲ)的络合吸附波进行了研究。8-羟基喹啉用量为2×10~(-3)mol/L时,用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碱性条件(pH约为12.0),于-0.37V(vs. SCE)处,有一灵敏的阴极波。Fe(Ⅲ)浓度在2.1×10~(-8)~2.6×10~(-6)mol/L范围内与一阶导数波峰高成线性关系。该法可用于准确测定样品中痕量Fe(Ⅲ)。  相似文献   

20.
4-(2-喹啉偶氮)-1,3-二羟基萘——痕量铜的灵敏新分析试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新合成了4-(2-喹啉偶氮)-1,3-二羟基萘(2-QADNm)用作痕量铜的灵敏分析试剂,用于铜的电化学或光度分析。在稀碱溶液中,2-QADNm在-0.95V处有一极谱峰,有Cu(Ⅱ)存在时,在-0.52V和-0.79V呈现两个新的极谱峰。利用-0.79V极谱波可测定低至10-~8mol/L痕量铜。文中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2-QADNm的电分析特性及Cu(Ⅱ)-2-QADNm络合物吸附波的形成机理。在稀碱溶液中Cu(Ⅱ)-2-QADNm络合物呈红色,其8526为6.4×10~4l·mol~(-1)·cm~(-1),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该体系的ε可达1.6×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