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于富氢气体中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的新型Co-Ni/AC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AC, Co/AC和Co-Ni/AC催化剂用于富氢气体中一氧化碳的选择性氧化脱除. 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40 ℃和空速为 5000 h-1时,Ni/AC几乎没有催化活性,Co/AC具有较低的催化活性,而Co-Ni/AC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后者可将富氢气体中的CO浓度由1.0%降低到 0.0027%. XRD和XPS分析表明,Co3O4是Co-Ni/AC催化剂的活性中心,Ni的加入提高了Co3O4在Co-Ni/AC中的分散度,同时使Co 2p3/2电子结合能降低了0.41 eV. Co-Ni/AC催化剂中的Ni作为促进剂能很好地改善Co3O4对富氢气体中CO选择性氧化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Cr2O3-Co3O4/SiO2对十八醇氧化生成十八酸反应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r/Co比例的Cr2O3-Co3O4/SiO2催化剂,并用XRD,FT-IR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十八醇氧化生成十八酸反应的催化性能,及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金属硝酸盐在773K焙烧后转变成相应的氧化物并负载于二氧化硅上.Cr2O3-Co3O4/SiO2催化剂对十八醇氧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十八酸选择性最高可达99.93%,收率可达52.44%.Cr2O3-Co3O4/SiO2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单一的Cr2O3/SiO2或Co3O4/SiO2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钱玲  吕功煊  毕玉水 《分子催化》2003,17(5):330-336
以浸渍法与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o负载量的Co/γ-Al2O3催化剂,研究了对CO的催化氧化行为,考察了Co含量,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等对催化剂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400℃焙烧的负载量为10%的Co/γ-Al2O3在90℃就能够实现CO完全氧化,且热稳定性比浸渍法制得催化剂好.本文还采用XRD、TPR、XPS等技术,分别研究了Co/γ-Al2O3样品的晶相结构,还原性能及表面化学状态.XRD结果表明,以硝酸盐为前驱物的Co负载于γ-Al2O3后,Co主要以Co3O4结构存在,反应的活性相Co3O4的生成有利于CO催化氧化,且以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样品中Co3O4晶粒大小不同,催化活性也不同.TPR结果表明,以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还原峰向低温移动,CoOx的还原更加容易.XPS表面分析表明沉淀法制备的Co/γ-Al2O3样品中,Co3O4在载体表面富集.  相似文献   

4.
郭强  吴美玲  刘源  白雪 《催化学报》2007,28(11):953-95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介孔氧化铈(meso-CeO2)及其负载的氧化钴(Co3O4/meso-CeO2)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富氢气体中CO的优先氧化反应.通过N2物理吸附及X射线衍射表征考察了meso-CeO2和Co3O4/meso-CeO2的结构性质.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高空速下,Co3O4/meso-CeO2催化剂上的CO优先氧化性能很好,但水和CO2对CO的氧化有一定的负作用.Co3O4/meso-CeO2催化剂的CO完全氧化温度窗口远大于沉淀法制备CeO2负载的氧化钴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改性Mo2C/Al2O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含有少量Ni,Co,Cu或K的Mo2C/Al2O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反应,并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进行了表征.Ni可以促进氧化钼被氢还原,进而促进氧化钼的碳化及甲烷的活化,故Ni改性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且有很高的催化稳定性.Co也可以促进氧化钼的碳化及甲烷的活化,故Co改性催化剂也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Cu的添加有利于氧化钼的碳化及甲烷的活化,故Cu改性催化剂在开始阶段表现出对甲烷转化的促进作用,但随后其促进作用消失,与Cu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有关;Cu改性催化剂具有较低的选择性,则与其促进氧的活化作用有关.K的添加不利于氧化钼的碳化及甲烷的活化,故K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贵金属对钴基催化剂上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贵金属改性的Co/γ-Al2O3催化剂上的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通过Pt,Pd和Ru贵金属改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但只有Pt改性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w(Pt)<0.5%时,催化剂的活性随着Pt含量的增加呈直线升高,当w(Pt)=0.5%时,催化剂活性可提高近5倍,但催化剂的选择性变化很小.XRD结果表明,催化剂经还原后,γ-Al2O3上的钴主要为α-Co0.TPR结果表明,Pt的加入提高了Co3O4的还原性能,且Pt含量越高,Co3O4的还原温度越低.XPS结果表明,Pt改性的催化剂样品,其Co3O4大部分被还原为Co0.由于Pt与Co具有协同效应,故Pt改性的Co/γ-Al2O3催化剂既具有较高的活性,又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o/Cr比例的Co-Cr/SiO2和Co-Cr/γ-Al2O3催化剂,并应用XRD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石英反应器中考察了它们对CO2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o-Cr/SiO2和Co-Cr/γ-Al2O对CO2乙烷脱氢制乙烯都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其活性都明显高于负载单一组分的催化剂.以γ-Al2O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明显比以SiO2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高.1%Co-5%Cr/γ-Al2O活性最高,973K乙烷的转化率达25.57%,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达94.28%、24.10%.  相似文献   

8.
助剂CeO2对Co/Al2O3催化剂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用于F-T合成的Co/Al2O3催化剂中加入少量助剂,能够提高CO转化率和C5+烃选择性.主要考察了助剂CeO2添加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等因素对F-T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氧化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o/Al2O3催化剂中加入少量CeO2(n(Ce)/n(Co)=0.1~0.14),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C5+烃选择性;焙烧温度则以相反的趋势控制F-T反应活性和链增长几率;助剂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起始还原温度,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但是,催化剂的积碳量有所增加,经10h反应后,催化剂上存在两种类型的积碳.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沉淀法和金属有机配合物固载法,分别制备了钴氧化物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如焙烧温度和时间、金的负载量、活性组分前体、沉淀剂的滴加顺序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制备条件.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3%Au/Co3O4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都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分别于-22℃和-5℃将空气中1%的CO完全转化为CO2.:XRD和TEM测试结果显示.催化剂上的金颗粒大小在10nm范围内,载体为适度结晶的四氧化三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钙钛矿型LaSrCoCu_xO_3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表面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x=0.4的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常压及本实验条件下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为168℃;催化剂均为氧缺陷化合物,吸附于表面晶格氧缺陷上的吸附氧是CO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物种;并发现催化剂中存在有非常价态的C04 ,认为CO氧化反应是通过吸附氧调变Co3 和Co4 价态而进行.  相似文献   

11.
二甲醚的电催化氧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世忠 《催化学报》2003,24(9):695-700
 考察了负载于镓酸镧基电解质上的镍电极与镍-钐掺杂氧化铈复合电极电催化二甲醚氧化反应的特性.结果表明,反应的主要产物均为CO,H2和CH4,同时生成少量完全氧化的产物H2O和CO2.在开路电位下二甲醚发生裂解反应,生成的CO,H2和CH4三种主要产物的比例接近于1.在有电泵氧存在下,二甲醚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强烈地依赖于阳极及电解质材料的组成.Ni/La0.9Sr0.1Ga0.8Mg0.2O3界面上发生的主反应是二甲醚的部分氧化,且存在有严重的积碳现象.电极中掺入SDC(15%Sm3+-掺杂的CeO2)后,二甲醚完全氧化性能明显增强;随着电流的增大,氢的生成速率显著减小,并生成大量的H2O.采用掺钴镓酸镧基电解质后,Ni-SDC主要表现为催化二甲醚部分氧化反应,且显著抑制了积碳的发生.Ni-SDC/La0.8Sr0.2Ga0.8-Mg0.11Co0.09O3上二甲醚电催化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为1∶1的CO和H2.掺钴电解质引起Ni-SDC具有特殊的催化性能,可能与电解质中p型电导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1.5%Au/Fe2O3催化剂,考察了加料方式对Au/Fe2O3催化剂化学组成及其催化富氢气体中CO选择性氧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正加法制备的Au/Fe2O3催化剂的性能明显好于反加法制备的催化剂,80 ℃时前者对富氢气体中CO选择性氧化反应的转化率为94%,CO2选择性为65%,连续反应10 h,催化剂活性没有变化. XRD,XPS和TEM等的测试结果表明,正加法制备的Au/Fe2O3催化剂中金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4 nm,金粒子高度分散在载体上,并与载体之间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载体及助剂对Ni系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余林  袁书华  田久英  王升  储伟 《催化学报》2001,22(4):383-38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系催化剂,并用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固定床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活性考察结果表明,在Ni担载量为8%的Ni/γ-Al2O3,Ni/δ-Al2O3,Ni/θ-Al2O3和Ni/α-Al2O3四种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活性及产物选择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770℃下,甲烷转化率及CO和H2的选择性按Ni/γ-Al2O3<Ni/δ-Al2O3<Ni/θ-Al2O3≈Ni/α-Al2O3顺序排列.在相同的条件下,加入适量的CeO2助剂后,Ni/γ-Al2O3和Ni/δ-Al2O3上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显著提高,而Ni/θ-Al2O3和Ni/α-Al2O3上的活性和选择性却变化不大.同时,表征结果显示,Ni易与γ-Al2O3形成镍铝尖晶石NiAl2O4,加入CeO2助剂能有效地抑制该组分的生成,而Ni/α-Al2O3样品中未发现NiAl2O4.因此,不同Ni/Al2O3催化剂体系上的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差异可归结为不同结构Al2O3载体的性质不同,及CeO2对抑制镍铝尖晶石生成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4.
糠酸加氢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不同的贵金属钌、铑、钯、铂,不同的金属担载量,不同的催化剂载体氧化硅、活性炭(AC)、γ-三氧化二铝等,制备了多种负载型催化剂,采用连续操作的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评价了它们的糠酸加氢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金属钯的性价比最好,钯的最佳担载量为0.8%,最适宜的催化剂载体是γ-三氧化二铝.催化剂0.8%Pd/γ-Al2O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优化了该催化剂上糠酸加氢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1.0MPa、150oC、氢气空速2000h^-1、糠酸的乙酸乙酯溶液的空速4.0h^-1的条件下,糠酸转化率达100%,四氢糠酸选择性为99.0%.  相似文献   

15.
NOx催化的甲烷气相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震  寇元  肖超贤 《催化学报》2003,24(1):37-41
 考察了没有固体催化剂时NOx对甲烷气相氧化的催化作用,并用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了CH4-O2-NOx体系随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NOx对甲烷气相氧化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20%CH4-10%O2体系中加入0.05%~0.2%的NO后,反应温度可降低200~300℃,在650~700℃下反应时,CH4转化率和CO选择性可分别达到38%和90%,产物中的n(H2)/n(CO)比为0.4~0.7.反应产物中可观察到有甲醛、甲醇和乙烯等,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各组分的相对浓度.  相似文献   

16.
《催化学报》2005,26(12):I0001-I0014
研究快讯1用于CO选择氧化反应的新型Pt-Fe/Al2O3催化剂……………………………唐晓兰,张保才,李勇,辛勤,…申文杰4高活性离子液体-铑膦络合物体系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郑宏杰,李敏,陈华,李瑞祥,…李贤均7草酸盐凝胶共沉淀法制备Ni-Ce-O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伊楠,曹勇,戴维林,贺鹤勇,…范康年91粉末化学镀法制备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王来军,张明慧,李伟,…陶克毅93用于富氢气体中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的新型Co-Ni/AC催化剂…………………………………周桂林,蒋毅,…邱…  相似文献   

17.
张启俭  齐平  周迎春 《催化学报》2008,29(4):361-365
以Fe2O3,Co3O4,ZrO2和ZrO2-CeO2为载体,研究了负载型Au催化剂在CO优选氧化反应中的性能,并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Au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Au电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以下,Au/Fe2O3上CO能被完全氧化,且CO氧化反应选择性约为50%,而在Au/Co3O4,Au/ZrO2和Au/ZrO2-CeO2催化剂上,CO在更低的温度下才能被完全氧化.这是由于具有拉电子效应的载体(如Fe2O3和Co3O4)能使Au带有部分正电荷,从而对CO优选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载体或对载体进行掺杂改性,调节Au的正电荷数目,有可能进一步提高Au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Al2O3担载的硫化CoMo催化剂上NO被H2还原的规律,并考察了不同Mo含量的CoMo/Al2O3催化剂、单一的Mo/Al2O3和Co/Al2O3催化剂,以及原料气中H2/NO比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的5.1%Co-15.2%Mo/Al2O3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200℃以下时反应产物为N2O,在350℃以上时则完全转化为N2.进一步增加Mo含量引起在350~450℃间N2选择性轻微下降.提高原料气中的H2含量可明显提高反应活性和N2选择性,但当n(H2)/n(NO)>3后反应性能不再变化.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反应产物中始终未观察到有H2S或SO2产生,即反应未引起催化剂中的晶格S流失.这说明H2的存在抑制了NO对硫化物表面的氧化所导致的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MOx(M=Co,Mn,Al和La)对CuO/CeO2催化剂富氢条件下CO选择性氧化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XPS,BET,TPR和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x和Co3O4的引入能提高CuO/CeO2催化剂富氢条件下CO选择性氧化的活性,其中以MnOx的改性效果最好,80 ℃时CO转化率达58%,140℃为100%.与其他CuO/CeO2-MOx催化剂相比,CuO/CeO2-MnOx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较强,铜原子外电子云密度升高,表面Cu和晶格氧含量较多,CO的吸附量较大.  相似文献   

20.
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Co3O4-CeO2催化剂在富氢气氛中优先氧化CO表现了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发现。该催化剂的性能受载体老化温度、组成载体的两种氧化物的质量比和载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反应气中添加15%的CO2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进一步添加10%的水后CO的转化率显著升高,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能。且在水和CO2存在的条件下表现了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