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睿  张世涛  方娜 《广州化学》2013,38(3):38-42,51
昵博铜镍多金属矿位于滇东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部位。该区域土壤次生晕测量结果表明,Cu、Fe、Ti、Co、Ni、Cr、V元素背景含量较高,Au、As、Sb、Hg元素背景含量偏低,Au可能来自深源,其分布与反应基性、超基性岩的元素相似。结合矿区地质背景分析并进一步处理土壤次生晕数据,确定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元素富集区域及化学异常带,结合地质背景,共划分出两处化学异常带为成矿有利区域,其找矿前景良好。测量数据可为今后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良姜根茎叶及其种植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高良姜根、茎、叶及其种植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大多数元素的含量分布是:根〈茎〈叶。除Al、Sb、Co、Zn、P等元素外,其它元素的含量与土壤中该元素含量的高低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分析湖北典型地区茶叶以及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采用原子荧光法(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方法对135对茶叶及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探讨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元素的分布对茶叶中元素含量分布有一定意义,典型区土壤养分有效磷和碱解氮较丰富,有机质和速效钾较缺乏。典型区茶叶作物表层土壤 Cd、Pb、Cu、Cr、As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土壤 Cd 和 Hg 的污染指数高,潜在生态风险强。典型区茶叶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均值依次为 Cu>Pb>Cd>Hg>As>Cr,重金属元素在茶叶中含量均为中等变异性。 茶叶对 Cu、Pb 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 Hg、As、Cd、Cr,不同茶叶对同一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 pH 值、CEC、有效磷、总氮等理化指标关系密切。茶叶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相关性较弱,但与茶叶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南药巴戟天中十二种无机元素与药效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产地巴戟天的无机元素含量差异,通过对比各元素含量、相关系数及TE图谱,说明地道药材与非地道药材的巴戟天,其特征元素的含量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要使大面积扩种的药材提高药效,建议根据当地土壤含Mn、Fe、Cr、Co、Ni的含量,以旋微量元素肥料的方法来补充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不足。但在微量元素肥料配方中,应注意巴戟天吸收土壤中的元素时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中国十个主要类型土壤中23个元素的自然含量,讨论了它们的富集状况,元素排列序列的地域变异特征。通过与世界土壤背景值的比较,发现在探求世界或大区土壤元素(尤其是易迁移元素)的背景含量时,应考虑土壤类型组合的均衡性,文中还提出了评论元素地域分异系数的概念和模式,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了评论。最后,对23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带发育的不同土壤中,有许多元素之间仍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中草药中重金属元素(铁、锰、铜、锌、镉、铅)的含量,并对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文中提出了中草药样品用硝酸-过氧化氢-水(5+2+1)混合溶液消解,并叙述了土壤样品中元素的各种形态(水溶态、可溶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的提取方法和试液。结果表明:所测中草药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土壤中铁、锌、铜主要以有机质结合态存在,锰以铁锰氧化物态为主。几种药材中均含有较高量的铁、锰、锌,土壤中也含有较高量的有效态铁、锰、锌,说明中草药与土壤中重金属之间存在有生物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东四会十月桔种植土壤中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对广东四会9个地区的十月桔及其种植土壤中11种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四会地区十月桔富含人体有益元素,而有害元素含量极低,是一种有较高营养价值及安全的食品,土壤中各元素含量范围广,但十月桔对同一元素具有相应的富集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中药鳌甲中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药材产地之间的关系,探讨鳌甲中无机元素的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10批鳖甲样本中10种无机元素含量,根据元素含量的高低分布状态建立了鳌甲药材相关的无机元素指纹图谱,运用"总体特征分布分析-主成分与系统聚类分析结合-因子分析"的三级分析方法,对选取的特征元...  相似文献   

9.
利用重庆市沿江经济带地球化学调查所得土壤分析数据,研究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中元素的丰缺状况及其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相关关系。在进行相关关系分析时,主要考虑了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的pH值两个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B、Cu、Mn、Zn、K、Fe元素全量现状水平充足;N、P、Mo元素全量现状水平缺乏;有效态B、Mo、P、Zn含量缺乏;有效态Cu含量丰富;有效态Mn、N、Fe和速效K含量充足。元素有效态含量易受土壤类型和土壤的pH值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壤类型影响较大。在研究区的四类土壤类型中N、Mn元素全量与其有效态含量相关关系较好;P元素在石灰土和水稻土中其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稀土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采集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马尾松下的土壤样品和地上部分各器官(树皮、树干、树枝和树叶)样品,测定其稀土元素。结果表明:马尾松下的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为275.15 mg·kg~(-1),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 Ce元素富集明显, Eu元素相对亏损;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稀土元素含量普遍较低, LREE高于HREE,轻重稀土元素分异。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分布模式中, Ce元素和Eu元素明显正异常,马尾松树干、树叶重稀土元素标准化后明显波动分布,呈锯齿状,马尾松树皮和树枝波动幅度小;其δCe(δEu)均大于1, Ce和Eu元素明显富集。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稀土元素的吸收系数均较小,该地区稀土元素由土壤到植物的迁移程度低,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对稀土元素的富集能力弱,但其生物量和提取稀土元素的能力不容忽视,可尝试将植物提取技术运用于该地区的稀土净化。  相似文献   

11.
贡嘎山东坡森林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东坡森林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典型土壤土层中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基本表现为由上而下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在不同林型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也有差异;位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层中,有机质等常量养分的分布表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土壤中B、Zn、Mn三种元素的含量均低于或远远低于各自的临界值;除Mn以外,有效态微量元素B、Cu、Zn、Fe含量均呈现出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的趋势,即为表层富集型。  相似文献   

12.
土壤环境生态对重金属元素迁移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物中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土壤,其含量与作物种类和土壤环境有关。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土壤pH值、Eh值、土壤化学组成、土壤质地等环境因素都影响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土壤pH值和Eh值影响重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重金属元素的水溶态容易被作物吸收,而难溶态和被土壤胶体固定的重金属元素,不能被作物吸收。同种作物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某金矿区内的硅化褐铁矿化石英砂岩类、辉绿岩类、灰岩类和黄铁矿样品的微量元素特征,并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元素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利用金的伴生元素来指导找矿,可提高金的找矿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采选冶活动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光谱法测定某冶炼厂周边不同区域内土壤中重金属Cu、Pb、Zn、As、Ni、Cr、Cd、Hg元素含量,采用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对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采样点80%处于污染状态,且以重度污染为主,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受风向影响在冶炼厂的西部和南部方向,污染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为Cu、Pb、Cd、Zn和As,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源除来自于冶炼厂外,Zn-Cd-PbCu-As、Ni-Cr、Hg分别还受到机动车辆排放、自然因素、燃煤及农药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消解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陕南茶叶及其栽培土壤中Zn、Fe、Cu、Cr、Pb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指导茶农合理施肥,提高陕南地区茶叶品质。结果表明,茶叶与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不同产地的茶叶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茶叶和土壤中Zn、Fe元素的含量较高,而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Pb元素含量低于国家允许标准。  相似文献   

16.
研究石柱黄连不同器官及其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特征,探究黄连根茎矿质元素间及其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及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了15组石柱黄连植株和根际土壤中18种矿质元素含量,所得数据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石柱黄连根际土壤中锰、磷、镁、镉、汞等元素含量的变异性较大,部分采样点土壤中镉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在检测的18种元素中,黄连植株中钙、镁、磷、钾含量最高,其次是铁、锰、锌,再次是锶、铜、镍,最后是铅、钒、钴、镉、钼、铬、砷、汞。须根对大部分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强于根茎或地上部;黄连根茎对锌的富集能力强于须根或地上部;地上部对钙、磷、钾、铬的富集能力强于须根或根茎。Spearman分析表明黄连根茎矿质元素间、黄连根茎与土壤中矿质元素有一定相关性,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柱黄连不同器官中矿质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以此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区分黄连根茎及须根的粉末样品;黄连根茎中矿质元素间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连根茎与土壤中矿质元素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灰尘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州市吴兴区采样数据,分析了城市灰尘元素中亲铁元素、亲铜元素、亲石元素和常量元素的含量和累积状况,并探讨这些元素与土壤背景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州市城市灰尘四类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但与土壤背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种元素在不同功能区的富集等级基本相同,但同类元素间存在明显的累积差异;各功能区灰尘元素与土壤背景的关联度都较...  相似文献   

18.
昆明西山菊科植物—土壤系统Fe,Mn,Ni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统计分析和吸收系数描述了昆明西山菊科植物-土壤系统中Fe、Mn、Ni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凤毛菊外菊科植物-土壤系统中植物对Ni元素均表现出相对的稀释和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然土壤环境下脐橙植物体稀土累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赣南稀土高背景区(稀土矿区)和稀土低背景区不同土壤脐橙果园分别取岩、土、植物样32组,用ICP-MS法测定样品中15个稀土元素的含量,并对稀土元素在土壤和脐橙植物体内的分布、迁移、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脐橙植物体内的分布特征是:根>叶>枝>果皮>果肉;稀土元素从A层土→A层土可溶态→根→枝→叶(以及枝→果皮,枝→果肉)的演化、迁移过程中,总的趋势是轻稀土元素所占百分比逐渐增高,重稀土元素所占百分比逐渐降低;高、低稀土背景区脐橙植物体各器官的稀土含量差别由根至果实逐渐缩小,根的稀土含量差别很大,到果肉则差别很小,高、低稀土背景区脐橙果肉的稀土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地气测量是一种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找矿技术.然而,由于地气样品的元素含量非常低,这就使分析方法成为该找矿方法的关键所在.本文论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激光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等在地气样品元素含量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建议对不同的地气样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用解脱剂解脱吸附在聚氨脂泡沫塑料上的地气物质和高效采集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