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回热型吸附式空调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回热型吸附式空调样机上开展的大量实验,研究了有关时间因素(如回热时间,回质时间,半周期时间等)对样机性能制冷系数COP和单位质量制冷功率SCP的影响,分析了SCP的瞬态特性,实际循环p-T图的特点,从而探索回热型吸附式空调的动态特性,为进一步改进其性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吸附式制冷系统运行参数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燃料电池汽车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循环过程吸、脱附特性,采用动态的分析方法,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吸附床在不同阶段(等容加热、等压解吸、等容冷却、等压吸附)的工作过程建立动态方程,同时对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及冷凝器建立相应的动态模型。利用数值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吸附速率、吸附床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制冷功率等参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吸附速率在吸附过程进行到5min时达到峰值,吸附床温度达到350K后其升温速率开始减慢,吸附床温度降到315K后的降温速率开始减慢,冷凝温度在解吸阶段进行到8min时存在1个峰值,蒸发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制冷功率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3.
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最优运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吸附式制冷系统中,许多因素影响着系统的实际运行,包括运行工况、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偏离程度、循环周期以及工质对的匹配等等。要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并使系统优化运行,就必须首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文中以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为例,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理想循环,以及实际循环偏离理想循环的诸多因素,探讨了系统运行的最优解吸温度和最优循环时间,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最优运行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以实际营运船舶额定工况下空调负荷为基准,首先从热平衡角度,分析利用柴油机缸套冷却水余热制冷的可行性.其次以特定船舶中央空调所需冷量为标准,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吸附床进行初步设计.最后对吸附单元进行传热传质数值计算,分析吸附床厚度、缸套水流速、硅胶填充密度及硅胶比热容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太阳能热驱动的吸附式冷热联供系统可以输出温度适宜的冷风和生活用水,且无需冷水回路和冷水驱动水泵,可满足小型化应用的需求.为了探究该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1种由2个吸附床、1个冷凝器和1个重力热管型蒸发器组成的硅胶-水吸附式冷风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机组的动态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机组能够有效利用62~85℃范围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冷量为0.95~2.76 kW,制冷性能系数为0.24~0.46,综合性能系数为1.48~2.40,机组单个循环最佳制冷时间为750 s.当驱动热水、冷却水和冷风的进口平均温度分别为85.1℃、29.9℃和29.5℃时,冷风和冷却水的出口平均温度分别为22.4℃和40.1℃.实验结果为高效利用太阳能实现冷热联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型吸附式冷管的最低制冷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余热固体吸附式制冷管.该种制冷管无节流装置、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强度较高,且每根管子自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制冷系统,所以其密封性好、使用方便;研究了在吸附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制冷剂(吸附质)充注量对制冷管性能的影响。由于该种制冷管的性能跟外部环境参数具有较强的耦合性,本文就热源温度、环境温度、风速和环境空气湿度等参数对其最低制冷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工质对为13X沸石分子筛-水. 相似文献
7.
蓄热式燃烧系统具有大幅度节省燃料和减少NOx排放的双重优势,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燃烧系统之一。本文提出蓄热式燃烧系统的蓄热体和燃烧室等关键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并提出通道分离和预估-修正的迭代求解方法。对蓄热式钢包烘烤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换向阀换向时间和蓄热体长度对系统动态运行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模拟研究了发动机排气驱动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在汽车变工况运行中制冷性能的动态特性.首先,基于线性驱动力(LDF)传质模型对沸石分子筛/泡沫铝-水吸附系统建立了二维传热传质耦合的非平衡吸附模型,并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然后针对汽车发动机实际运行中的几种典型工况,以沸石分子筛/泡沫铝新型复合吸附剂-水为工质对,模拟分析了发动机从高速到低速、低速到高速、突然短暂怠速等变工况过程中系统制冷性能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吸附式制冷系统应用于汽车空调能通过调整周期来适应汽车的变工况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空调水系统质调节、量调节的能耗分析,建立基于负荷特性的系统变换调节方式负荷率临界值的数学方程式。分析得出:应该设置两种运行调节方式的转换控制系统,负荷率临界值宜取0.618,即在负荷率为0~0.618时,采用质调节;负荷率为0.618~1时,采用变频量调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人对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 以木质横梁为研究对象,电子激励器为背景激励;人站立于横梁跨中,并测试人静止和拍手两种情况下结构的加速度响应,通过实测值和理论值之间的互相关性确定结构的模态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人静止和活动时,结构的固有频率下降,阻尼增加,而人静止时阻尼增加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制冷机扰动工况的动态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扰动工况下的工作特点,建立了各个部件及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编制了通用仿真软件。利用仿真软件研究了制冷机在扰动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得出了为保持稳定的冷媒水出口温度,燃料输入量随着冷却水及冷媒水进口温度而变化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合成几种不同类型的硅胶表面螯合剂,研究它们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吸附剂对四种不同的重金属离子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中以吸附Cu~(2+)最大。此外,吸附还受溶液pH值影响,并对螯合剂进行洗脱研究。 相似文献
13.
A part load operation by turning the burner on and off intermittently is effective for a small scale direct fired absorption chiller.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lithium bromide solution have been analyzed. The result obtained indicates that the pressure of the high pressure generator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xhausted smoke are the most sensitive parameter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transition time from a full load to a part load condition is quite long, and part load relative cooling capacity is almost near the intermittent running time ratio and oil consumption ratio. 相似文献
14.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内部状态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机组除霜过程动态仿真的数学模型 ,采用质量引导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表明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的动态仿真反映了机组除霜过程的变化趋势 ,为利用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机组的除霜过程 ,掌握机组除霜过程中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变化 ,改进机组除霜性能 ,提高机组在冬季的工作特性与可靠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分别采用磷酸(H3PO4)和硝酸(HNO3)为催化剂,以椰油基甘油酸钠(YCS)为模板,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了三维六方相和囊泡相的介孔二氧化硅(SiO2).并将样品分别在550℃、700℃和850℃下焙烧,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倍扫描电镜(HRSEM)、高倍透射电镜(HRTEM)、氮气吸附和微电泳法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得出焙烧温度对样品的介孔孔径、比表面积的影响关系.还研究两种结构的介孔SiO2对漆酶的吸附等温线.讨论了介孔SiO2的等电点、表面积、孔体积等参数对漆酶在介孔SiO2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水包油微乳模板法和后嫁接法相结合,制得氨基功能化介孔SiO2材料,并对其作为Cr(VI)的有效吸附剂进行表征及测定.N2吸附/脱附及小角X衍射实验均证明该材料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通过红外测定可知,功能性基团(—NH2)已成功接枝于介孔SiO2材料的孔道内部(表面);氨基对Cr(VI)的吸附起主要作用,吸附饱和的功能化材料可经酸洗(HCL)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空SiO2微球对重金属Cd(II)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壳上具有纳米孔的中空SiO2微球从溶液中吸附重金属Cd(II)离子,研究了被吸附溶液的pH值、Cd(II)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吸附Cd(II)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壳上具有纳米孔的中空SiO2微球可用于从溶液中吸附Cd(II)离子。在pH>3的弱酸性溶液中比在pH≤3的酸性条件下中空SiO2微球吸附Cd(II)离子的量要大得多。Cd(II)离子初始浓度小于0.4 mol.L-1时,Cd吸附量随Cd(II)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较小,进一步增大Cd(II)离子初始浓度,吸附量大幅攀升。 相似文献
19.
选用3种商用硅胶(A型、B型和C型),利用物理吸附仪详细表征了孔结构参数;在298.15 K下测定了不同浓度甲苯分子在硅胶上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计算了对应的平衡吸附量;并研究了硅胶对甲苯分子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A型硅胶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而B型硅胶和C型硅胶则为典型的介孔材料;对比分析了硅胶孔结构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确定了具有1~4 nm孔径分布的A型硅胶为适宜甲苯分子吸附材料。同时,相比于准二阶动力学方程,甲苯分子在硅胶上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一阶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