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教社教材高二(上)第86页例5是一道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例题,题目如下: 题目1 已知一陆线是与两个定点A(1,0),O(0,0)距离之比为2的点的轨迹,求此曲线的方程,并画出图形.  相似文献   

2.
1例题 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成两段的长度比等于夹有两边长度的比.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二册(下B)第45页例3。已知在一个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两点A、B,AC、BD分别是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且垂直于AB的线段,又知AB=4cm,AC=6cm,BD=8cm,求CD的长。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二册(下B)第45页例3:已知在一个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两点A、B,AC、BD分别是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且垂直于AB的线段,又知AB=4cm,AC=6cm,BD=8cm,求CD的长.  相似文献   

5.
一道例题的变式与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点M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k(k>0),求点M的轨迹方程.这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上)第70页求曲线方程的一个例题.如果就题论题,我们就会失去一次培养学生反思探究能力的机会.在复习中,我们选取了这个平凡的题目进行探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了学  相似文献   

6.
7.
数学老师给我们讲了如下例题:设P是椭回x^2/a^2+y^2/b^2=1(a〉b〉0)上一点,E,F是左、右焦点,e,c分别是离心率和半焦距,M是∠EPF的平分线和∠PEF,∠PFE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求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为何曲线.  相似文献   

8.
浙教版数学第三册《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定理》一节,教材配有如下两个例题:例1如图1,△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E、F分别是BC、AB上的点,且AE是CF的中垂线,求证:∠1=∠2.图1例2如图2,△ABC中,∠C=90°,∠A=30°,AB的中垂线分别交AB、AC于D、E,求证:AE=2CE.为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向活动式、从模仿向探索的转变,教师从课堂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变,在教学中,笔者把这一组例题改编成一个数学实验题.以下是这一组例题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线段中垂线性质…  相似文献   

9.
人教A版数学《选修4—4》第二讲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如图1,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O)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上OB,OM上AB并与AB相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0.
例题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在例题或习题课的教学中,准确把握问题特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探究问题,将问题恰当拓展、延伸,可以较好地发挥例题或习题的潜在功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以人教版高中数学  相似文献   

11.
12.
也可以先根据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到E、F坐标,再由两点式确定BE、CF方程并联立,不过,这样做运算比较麻烦.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读了《中学生数学》初中版2007年第三期《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文后,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吧?该文为大家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及两条线段垂直提供了一种不错的方法,值得大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几何》第三册第44页有这样一道例题:已知○.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求证:AB⊥AC.图1这是一道直线与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综合题,目的是复习与巩固上述位置关系的知识点.这也是一道典型例题.我们还可以从多种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15.
均分线段     
大家都知道,用尺规将线段均分成偶数段很容易,即在被分的线段上不断截取中点就行.怎样把线段均分成奇数段?下面给出简便易行的方法.例1把线段AB三等分.作图:1.如图1,以点B为圆心,线段AB为半径作圆,又以点A为圆心,线段AC为半径作圆(点C是AB中点),交圆B于D;2.作∠ADB的平分线交AB于E,则AE是AB的三分之一;3.以E点为圆心,线段AE为半径作弧,  相似文献   

16.
张俊 《数学通讯》2009,(7):36-37
苏教版必修5“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一节选用了如下例题:题1过点(1,2)的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当△AOB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17.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新知、掌握技能的主渠道,也是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学思课堂倡导“学”和“思”,在学思课堂的例题教学中应对例题进行精选、变式、重组,根据例题的特点,通过一系列思考性的问题挖掘例题的功能和价值,使学生掌握例题的本质,推广例题解决的通性通法,提升思维层级.  相似文献   

18.
苏艺伟  张兵源 《数学通讯》2023,(10):44-45+58
从一道以二倍角公式为背景的教材例题出发,引导学生结合教材配套的练习,总结出此类题型的求解策略,进而通过变式问题,让学生体会变化的条件和不变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正迁移、于陌生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最近对椭圆、双曲线及其相关圆的切线和切点弦作了些研究,得到了一组新颖靓丽的轨迹方程,现论述如下,和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如果已知圆的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别为M(x1,y1),N(2,y2),那么设P(x,y)是该圆上的任意一点,则借助于两个向量…=(x-x1,y-y1),…P=(x-x2,y-y2)垂直的等价条件,很容易得圆的方程为(x-x1)(x-x2)+(y-y1)(y-y2)=0,常称此方程为圆的直径式方程.这个结论看似很"无用",若已知直径两端点很容易求出圆心和半径,何必要如此求?下面举例介绍圆的直径式方程在解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