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诺氟沙星(Norfloxacinium)是近几年合成的新抗菌素(图1)。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好,毒性低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国药典1990年版中对诺氟沙星胶囊的含量测定采用非水滴定法。本文改进了此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品种含量。实验表明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也较好。仪器与试药仪器:日本岛津UV-210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260紫外分光光度计;751—GW(上海分析仪器厂)。  相似文献   

2.
西佛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些水杨醛型西佛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对人体直肠癌和贲门癌等具有一定抗癌活性[1]。本文通过水杨醛与邻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出西佛碱,继而得到金属配合物,用IR、UV、1HNMR、MS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发现该类配合物对H2O2氧化抗坏血酸(Vc)具有抑制作用。1 试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仪器:NicoleAvatar360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GBCUV/vis916型紫外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BrukerVarian300MHz型核磁共振仪(TMS、DMSO-d6),VG7070E型质谱仪,MF 3型元素分析仪,XT 4型双目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试剂:水杨…  相似文献   

3.
铸造铝合金ZL205A中铜锰镉铁锆钛的连续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样以氢氧化钠溶解,硝酸酸化,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铜、锰、镉、铁等量的测定;在0.15mol·L~(-1)硫酸介质中,以抗坏血酸还原铁、钛与吐温-80、邻氯苯基荧光酮(CPF)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在6~8mol·L~(-1)的硝酸介质中,锆与偶氮胂Ⅲ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用721型分光光度计进行钛和锆量的测定。 1 仪器与试剂 GFU-202B型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分析仪器厂)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CPF:2×10~(-3)mol·L~(-1),称取CPF 0.71g,用硫酸(1 3)10ml和无水乙醇500ml溶解后,用水稀至1L棕色量瓶中。 2 仪器工作条件(见表)  相似文献   

4.
光度测定微量铬(Ⅲ)及连续测定铬(Ⅵ)和铬(Ⅲ)的新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分光光度测Cr(Ⅲ)的方法一般灵敏度不高(ε<5×10~4),且Cr(Ⅲ)的直接胶束增溶光度法为数尚少。Cr(Ⅲ)、Cr(Ⅵ)是环境分析的两个重要项目,但它们的同时或连续分光光度测定法尚少报导。本文旨在研究一种Cr(Ⅲ)的直接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及不同价态铬(Ⅲ和Ⅵ)的连续光度测定,并拟用于工业或环境样品分析。 (一)仪器和试剂 7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国内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日趋广泛,在单波长仪器上完成测定者亦不在少数。前文就单波长仪器用于双波长分光光度单组分测定的精密度作了研究及论述。对于双组分或存在干扰组分时通常应用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本文拟对这种情况下的双波长测定精密度作一研究。 (一)精密度公式的推导及研究由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原理得  相似文献   

6.
721型分光光度计是综合我厂原来生产的72型分光光度计、551型双光比色计、583型浦氏光度计等三种仪器的技术指标,并保持其各项优点,改革不合理的结构而制造的一种新产品,仪器的电源部分,单色器,比色部分以及测定读数部分全部装合成一件,便于操作。 721型分光光度计(见图1)可供工厂、矿山、医院以及科研单位的试验室在可见光谱区范围内进行一般的比色分析,仪器具有足够的光量调节范围,可采用有  相似文献   

7.
鉴于PVA-124对离子缔合物的特殊作用;已有人将本体系用于水相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本文研究了CdI_4~(2-)与RhB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在PVA-124存在下使RhB的荧光强度减小,据此建立了镉的荧光熄灭测定方法。实验部分仪器:751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YF-1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厦门大学精密仪器厂)。  相似文献   

8.
阴极碳酸盐(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锶)中的硝酸根一般采用硫酸亚铁滴定法,终点不明显,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严格.本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自行设计简易架子,在不加任何仪器情况下,进行硝酸根测定,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3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镉、镍空心阴极灯;比色皿1cm硝酸根标准溶液:1mg·ml~-1,称取105℃烘干水冷却后的硝酸钾1.6370g,溶于1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10年光谱(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色谱(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合相色谱法)、质谱(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荧光增白剂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张大伟  刘伟  李婧 《化学教育》2022,43(8):72-76
基于熔点测定实验教学特点,结合智能移动设备与无线WiFi技术的优点,研发出新型无线可视化显微熔点仪(热台法)应用于教学,并获国家实用专利授权。相比目前高校教学中常用市售目视显微熔点仪(热台法),新型仪器具有部件成本低模块化、操作方便自动化、过程显示可视化、记录存储可溯化等特点。通过新研仪器的“一对多”无线可视化观测模式可有效解决常规目视显微熔点仪测定实验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卫生安全隐患大等实验教学痛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几年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在仪器部件、多组分体系的测定,新技术应用进展以及与其他技术联用等方面的情况(引用文献33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标方法(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量—亚甲蓝分光光度法)的研究,设计一种自动搅拌萃取和反萃取、自动分光光度测量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仪器。仪器对水样的全自动测量,实现水样测量的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回收率及实验过程的无毒害化。该仪器的使用将会解决国标方法人工操作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并将完全免除实验过程中用到的有机萃取剂氯仿对人体的毒害。仪器对于实际水样的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内,检出限为4.6μg/L,加标回收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3.
二甲酚橙-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和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甲酚橙(XO)光度法测定钙、镁已有报道。但在碱性介质中XO显紫红色影响测定。据报道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可使紫红色褪为灰白色。本文研究了在CTMAB存在下、XO与Ca~(2+)、Mg~(2+)的络合反应,并用于光度分析。采用适当掩蔽剂测定了铁矿石、硅酸岩和自来水样品中的钙、镁,方法简便、可靠。实验部分 1.仪器和试剂: (1)仪器:上海721型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210A型分光光度计。 (2)钙标液:取高纯氧化钙配制成2.0×10~(-4)M溶液。  相似文献   

14.
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石中钾、钠的干扰问题,很少见到较详细的报导,由于实际工作需要,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部分 1.仪器及测定条件:WYX-4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沈阳分析仪器厂)。仪器使用条件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5.
纸色谱分离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原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  言氯原酸是杜仲、金银花等多种中草药抗菌消炎的有效成分之一。氯原酸的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本文研究了氯原酸的分离条件和利用氯原酸的配位效应进行显色的有关参数 ,建立了测定氯原酸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方法具有仪器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容易普及等优点。用于样品中氯原酸测定的标准偏差为 1 .0 %~ 3.1 %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1 0 0 .8%~ 1 0 2 .4 %。2 实验部分2 .1 仪器和试剂  72 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三厂 ) ,KQ 1 50 0型超声波发生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  相似文献   

16.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例,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到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处理中,实现了吗啉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拓宽了仪器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一台商品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ZAAS,下同)日立170—70型是在1977年问世的。近十年来,这种仪器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我们在81年已研制出PZ—1型,现在,在该仪器和文献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具有用视屏显示原子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非常广泛,常作为破乳剂、助染剂、消泡剂和洗涤剂等。对于由氧化乙烯(EQ)和氧化丙烯(PO)共聚的石油破乳剂中EO和PO的共聚比例国外多用核磁共振法(NMR)测定。但是由于这种仪器价格较高,目前国内拥有这种仪器的单位还不很多,所以应用红外光谱(IR)测定这类聚合物中EO和PO比例的方法具有实用价值。实验部分 1.仪器和试剂:日本岛津IR-27C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均聚物:聚乙二醇-300,上试  相似文献   

19.
《分析化学》2012,(5):800
(ISBN 978-7-122-08815-4)该书阐述了目前冶金行业常用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金属中碳硫氧氮氢的分析方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冶金标  相似文献   

20.
前言B.Chance 在1951年研制了双波长分光光度计(dual or two-Wavelength spectrophotometer),长期以来,为生物化学领域提供了独特的数据,但是一直没有普及。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仪器本身不是谁都能马上操作的,这和叫做线粒体计的仪器类似;另一方面是由于使用的范围非常狭窄。但对一般的研究人员来讲,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容易理解的。1968年,日本研制成了商品化的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作者们尝试把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自从在混合成分相互定量、微分分光光度法和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