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维Anderson无序模型电子局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慧 《计算物理》1992,9(3):267-273
本文应用一种新方法,得到了包括次近邻相互作用,且无序点阵从五百到一万的一维安德逊无序模型电子本征态。结果表明此模型的本征态随着无序点阵的增加均从扩展态变为局域态,且变化的快慢受系统无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坤发  胡嘉桢 《物理学报》1988,37(9):1564-1568
本文运用Baxter提出的IRF模型的无序解条件研究一种推广混合自旋模型,得到了该模型在无序区域上自由能的精确表达式以及无序区域上相互作用参数应满足的条件。并讨论了某一特定方向上相关函数的渐近行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根据Kubo的线性响应理论,提出一种金属玻璃低温电子输运的简单模型——准粒子无序构形激发模型。这个模型基于无序构形所引起的Fermi能级“变形”来描述强无序金属系统的低温电阻率反常行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型中无序光子晶体对光输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摘要利用Order-N算法及超晶格技术讨论了位置无序及尺寸无序对石墨点阵柱状光子晶体光子带隙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电场偏振模,光子带隙对尺寸无序更加敏感.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一步讨论了无序光子晶体对石墨点阵柱状中心柱光子晶体GaN发光二极管模型光输出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无序对这种光子晶体发光二极管模型光输出效率的影响较小,且这种影响也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5.
邢定钰  盛利 《物理》1998,27(8):449-451
提出了一个包括双交换自旋无序和非磁无序的局域化模型,解释了锰氧化物的异常磁性和输运性质.  相似文献   

6.
马松山  徐慧  李燕峰  张鹏华 《物理学报》2007,56(9):5394-5399
在单电子紧束缚无序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维二元非对角关联无序体系电子跳跃输运交流电导模型,并推导了其交流电导公式,通过计算其交流电导率,探讨了格点能量无序度、格点原子组分、非对角关联及温度、外场对体系交流跳跃电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一维二元非对角关联无序体系的交流电导率随格点能量无序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体系中两种原子的组分的变化实际代表着体系成分无序程度的变化,因而对其交流电导率的影响很大,表现为随A类原子含量p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当引入非对角关联时,体系出现退局域化现象,电子波函数由局 关键词: 二元无序体系 交流跳跃电导 格点能量无序度 非对角关联  相似文献   

7.
徐慧  宋祎璞 《物理学报》2002,51(8):1798-1803
建立了electronphononfield(EPF)电子隧穿电导模型,推导了一维无序体系新的交流电导公式.通过计算具有20000—65000个格点的无序体系的交流电导率,分析了交流电导率与温度及外场频率的关系,讨论了无序度对交流电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无序体系的交流电导率随外场频率的增加而近似线性的增大;无序体系在低温区出现了负微分电阻特性,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高温区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无序度对无序体系的交流电导影响明显:在低温区,无序度越小,体系的电导率越大;在高温区,适当增大无序度, 关键词: 无序体系 电子隧穿 跳跃电导  相似文献   

8.
李冬梅  袁晓娟  周加强 《物理学报》2013,62(16):167202-167202
基于扩展的Su-Schrieffer-Heeger紧束缚模型, 利用非绝热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链内无序效应对共轭聚合物中极化子输运机制的影响. 研究发现, 极化子的输运由外加电场和链内无序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所决定. 在一般情况下, 链内无序效应不利于极化子的输运, 但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 无序对极化子输运的影响减小.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极化子输运 链内无序  相似文献   

9.
一维无序体系电子跳跃导电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慧  宋韦璞  李新梅 《物理学报》2002,51(1):143-147
建立了电子隧穿电导模型,推导了一维无序体系新的直流电导公式.通过计算20000格点无序体系的直流电导率,分析了直流电导率和温度及外场电压的关系,讨论了无序度对直流电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无序体系的直流电导率随无序度的增加而减小;外加电场较小时,电导率相对较大,且出现一系列峰值,电压较大时,电导率反而较小;无序体系在低温区出现了负微分电阻特性,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高温区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计算结果和实验符合很好 关键词: 无序体系 电子隧穿 直流电导率  相似文献   

10.
马明明  丁建文  陈宏波  徐宁 《物理学报》2009,58(4):2726-2730
基于紧束缚模型,考虑无序的梯度衰减,研究了无序-有序二维介观环体系中无序梯度及结构尺寸等因素对持续电流的影响.在表面无序区无梯度衰减时,持续电流随无序度的变化先减小后增大,观察到类弹道和局域性的转变.当存在梯度衰减时,无序区部分区域无序度相应减小,对有序区产生较强散射,典型电流比没有无序衰减时偏小.有趣的是,当无序度指数衰减时,上述类弹道和局域性的转变却消失了,揭示了介观实验中能否观察到该转变与无序的梯度分布密切相关.此外,计算表明表面无序渗透的深度和环的宽度对持续电流也有重要影响,呈现奇异的量子尺寸效应.这不同于以前的理论预言. 关键词: 介观环 梯度无序 持续电流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扩展的Su-Schrieffer-Heeger紧束缚模型和非绝热动力学方法, 研究了共轭聚合物材料中均匀无序效应对极化子输运动力学的影响. 研究发现: 极化子的动力学输运过程由外加电场和均匀无序效应共同决定; 在大部分电场范围下, 均匀无序效应对极化子输运的影响不太明显, 几乎可以忽略; 但在弱电场下, 均匀无序效应不利于极化子输运. 与高斯型无序效应下极化子的输运过程相比, 具有均匀无序的薄膜形貌更有利于极化子输运.  相似文献   

12.
基于ZnO纳米柱制备及发光实验,建立了ZnO纳米柱的位置和大小都是无序的二维介质结构模型.通过构建增益模型,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了无序介质中频谱特性以及ZnO增益频谱范围内的某一个共振峰对应的波源在无序介质中的光场分布情况,发现了局域模的存在.分四种情况讨论了此局域模的受激辐射与泵浦面积的关系:改变泵浦功率,从左到...  相似文献   

13.
马松山  徐慧  刘小良  王焕友 《物理学报》2007,56(5):2852-2857
在单电子紧束缚无序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维二元关联无序体系电子跳跃输运直流电导模型,并推导了其直流电导公式,通过计算其直流电导率,探讨了格点能量无序度、非对角关联及温度、外场对体系跳跃电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一维二元无序体系的直流电导率随着格点能量无序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引入非对角关联时,体系出现退局域化现象,从而使体系的直流电导率增大;温度对体系的电子输运的影响表现为体系的直流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外加电场的调制下,体系的直流电导率在强场区随电场强度增加而增长很快,呈现出非欧姆定律特性,但在弱场区外场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二元无序体系 跳跃电导 格点能量无序度 非对角关联  相似文献   

14.
熊诗杰  蔡建华 《物理学报》1985,34(12):1530-1538
针对大量具有空间调制的无序系统,本文提出一种实空间重整化群变换方案。这个方案保证了在空间映象下相对的空间调制结构不变,因此可用以研究非均匀无序系统Anderson局域化的临界性质。在有限晶格近似下,我们对无序金属超晶格的一个简化模型求解了RG方程,得到不动点和临界指数的近似值,并发现空间调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无序系统电子局域化性质的改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马松山  徐慧  郭锐  崔麦玲 《物理学报》2010,59(7):4972-4979
在单电子紧束缚近似下,建立了准一维多链无序体系直流、交流电子跳跃输运模型,通过计算探讨了无序模式、维度效应、温度及外场对其直流、交流电导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准一维多链无序体系的直流、交流电导率随着格点能量无序度的增大而减小,非对角无序具有增强体系电子输运能力的作用.随着链数的增加,体系的直流、交流电导率增大,但格点能量无序度较小时,维度效应的影响不明显.在对角无序情况下准一维多链无序体系的交流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在非对角无序模式下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对于直流情况,体系的直流电导率随温度的升  相似文献   

16.
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树叶在风中振动的仿真模型,得到了单片树叶无序运动的位移、速度,通过对多片树叶的无序振动取统计平均,发现树叶在风中做小幅度的振动,其机械能是近似守恒的。  相似文献   

17.
功变热过程不可逆性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成金 《大学物理》2002,21(7):14-15
功变热过程是系统从有序运动向无序运动的转化,本在分析功变热过程的基础上,引入了功变热过程的简化模型,利用经典玻尔兹曼分布计算了一定量气体^[1]从有序运动向无序运动转化中的熵变。结果表明,此过程系统的熵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有机层界面对双层有机发光二极管复合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双层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载流子在有机层界面复合的无序跳跃理论模型.由于有机分子材料的空间及能带结构的无序性,采用刚体模型处理有机层界面问题是不恰当的,而采用无序跳跃模型比较合理.复合效率及复合电流由载流子跳跃距离、有机层界面的有效势垒高度及该界面处的电场强度分布所决定:在双层器件ITO/α-NPD/Alq3/Al中,当所加电压小于19.5V时,复合效率随着载流子跳跃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大于19.5V时,复合效率随着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复合效率随着有机层界面有效势垒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有机层界面 双层有机发光二极管 复合效率 有效势垒高度 无序跳跃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一维纳米固体的电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慧  文胜 《物理学报》1992,41(10):1661-1665
本文通过计算一维纳米固体模型的电子态密度,针对颗粒大小、颗粒界面无序度等物理量,讨论了一维纳米固体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颗粒大小对电子能态结构影响较大,而颗粒界面无序度主要引起能带宽度和态密度大小的变化。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谢应茂  刘正东 《光子学报》2009,38(3):551-555
基于具有局域-非周期-类结构的活性无序介质中的复杂局域模与合适泵浦光的相互作用模型,研究活性无序介质中泵浦功率对局域模发射的影响,定性解释了泵浦功率对局域模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局域-非周期-类结构的无序介质的透射谱只与介质的结构有关,而与介质的损耗和增益无关,不同的激发模具有不同的泵浦功率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