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裂变扩散模型,把裂变核的形变运动看成是一种准布朗粒子在裂变势作用下的扩散过程.通过Monte-Carlo方法模拟这种布朗粒子在两维相空间内的运动,研究了核粘滞性对裂变过程的影响;解释了裂变过程中的耗散现象.在各种粘滞系数下,对于裂变速率,断点动能等动力学置的数值计算结果是合理的.此法易于推广用来研究多维扩散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裂变扩散模型,把裂变核的形变运动看成是一种准布朗粒子在裂变势作用下的扩散过程.通过Monte-Carlo方法模拟这种布朗粒子在两维相空间内的运动,研究了核粘滞性对裂变过程的影响;解释了裂变过程中的耗散现象.在各种粘滞系数下,对于裂变速率,断点动能等动力学量的数值计算结果是合理的.此法易于推广用来研究多维扩散问题.  相似文献   

3.
确定裂变核的断点构形是裂变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给出一个对一有缩颈的裂变核形状判断其是否会立即断裂的能量判据:在保持裂变核体积守恒和形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核的形变能随其颈部变细而增加,则认为裂变核暂时不会断裂;反之,如果形变能随颈部变细而单调下降,则认为裂变核立即发生断裂.并采用适于描写颈部消失过程的形状参数化方法对235U(n,f)体系的几种质量分配的断后现象进行了统计模型的计算(入射中子能量从0—14Mev),这包括碎片的平均动能;电荷分布和质量分布.计算结果均与实验符合较好,证明了所提断点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GEM工艺的裂变时间投影室兼具GEM工艺的高计数率、高空间分辨本领等优点,我们拟通过裂变时间投影室在单次测量中准确获取裂变产物的核电荷数、质量数以及能量等多种信息。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GEM工艺的裂变时间投影室中工作气体的种类、气压以及裂变碎片在气室中的能量损失和有效电荷问题,发现对于轻重两种裂变碎片的能量损失而言,重裂变碎片的分布宽度更窄。并针对裂变碎片在气室中的能量损失,提出了一种通过裂变碎片的有效电荷获取核电荷数的方法。这对于裂变时间投影室的研制工作以及实现裂变产物的多参量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Swiatecki寿命公式及其推广形式系统计算了重核的自发裂变寿命,并提出一个新的四参数自发裂变寿命公式,公式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能够很好地符合. 对于Z≥90的重核存在一条N=Z+52的长寿命线. 新公式可以预言长寿命线附近的重核自发裂变寿命.  相似文献   

6.
利用云母核径迹探测器测量了轰击能量从73.7—93.4MeV的16O+238U反应的裂变截面和碎片角分布.用考虑了核静态形变的Wong模型很好地重现了裂变激发函数,由此抽取了复合核的自旋分布.同时,利用裂变鞍点过渡态理论以抽取的自旋分布计算了裂变碎片角分布,表明碎片各向异性实验值大于理论值.此外实验揭示出,在低能区碎片各向异性随入射能量变化的走向不同于以前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述了核裂变研究中的几个新发现。它们是:①偶-偶核质量对称裂变不只是把核劈裂成两个相等部分,而且裂片是不同变形的,②与冷紧凑裂变事件类似,具有最低动能和最大变形的裂变事件在断点也是冷的;③冷裂变在靠鞍点处发生;④冷裂变时在最大裂片动能和质量产额中的结构决定于库仑效应;⑤总动能在对称点处的下降决定于不同的对称裂变位垒。  相似文献   

8.
用统计模型分析级联裂变,假设复合核首先分裂为两裂变碎片,其质量分布与实验分布一致,跟踪所有质量上可能的裂变碎片和所有能量上可能的衰变过程,统计裂变碎片再次裂变的几率,证明级联裂变模式基本上与三分裂的实验相符,复合核系统的激发能越高,裂片的质量越大,再裂的几率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自发裂变和α衰变是影响超重核稳定性的两个主要因素。为了探索270Ds附近的长寿命的超重核,系统地计算了电荷数在104Z112范围内的α衰变与自发裂变之间的竞争。采用推广的液滴模型和唯象的解析公式计算了α衰变半衰期。基于包括壳效应和同位旋效应的WKB近似方法估算了相同超重核的自发裂变半衰期,进而预测了未知超重核~(274-276,279)Cn与~(267-269)Ds的衰变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裂片关联测量给出的线性动量转移(LMT)分布,将非完全熔合裂变与跟随裂变事件分开,分别给出其裂变角分布.用卡西尼亚卵形体计算惯性矩,采用常规方法拟合裂变角分布,提取裂变核自旋值,讨论其随入射能的变化关系.此外,还讨论了与复杂粒子符合的裂变角分布.  相似文献   

11.
从裂片关联测量给出的线性动量转移(LMT)分布,将非完全熔合裂变与跟随裂变事件分开,分别给出其裂变角分布.用卡西尼亚卵形体计算惯性矩,采用常规方法拟合裂变角分布,提取裂变核自旋值,讨论其随入射能的变化关系.此外,还讨论了与复杂粒子符合的裂变角分布.  相似文献   

12.
对25MeV/u 40Ar+197Au反应系统裂变与后角轻粒子发射进行了符合测量,用裂变碎片折叠角和裂变碎片的飞行时间再构转移到类熔合核的线性动量.通过对线性动量转移和轻带电粒子能谱测量,给出从中心碰撞到周边碰撞产生的类熔合核的初始激发能、角动量和核温度,讨论它们的关系.发现了中心碰撞形成的类复合核的核温度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接近多重碎裂的“准相变区”.  相似文献   

13.
贾莹  包景东 《中国物理 C》2006,30(9):868-871
用{c,h,α}核表面方程描写重核的形变, 建立了含中子发射的裂变动力学的耦合Langevin方程, 完成了断点前中子蒸发多重性的蒙特卡罗计算. 比较了不同黏滞系数对结果的影响, 尤其是区分了裂变核系统首次通过鞍点和最后通过鞍点期间的中子发射分布.  相似文献   

14.
从实验角度评述了重离子裂变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内容包括动力学裂变宽度、裂变时标、核粘滞性的温度和形变相关性以及从裂变实验上研究核粘滞性的方法等.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dynamics study for heavy ion induced fission reaction includesing the dynamical fission width,the fission time scale,the temperature and deformation dependence of the nuclear viscosity and the methods of the extracting viscosity from fission experiments induced by heavy ion reactions is reviewed. 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两块大面积位置灵敏双栅雪崩计数器,测量了84.0MeV16O轰击238U核的裂变碎片角关联及角分布.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区分了熔合裂变反应中的复合核裂变和转移裂变的两种成份.在总裂变截面中,转移裂变的贡献约为10%.由于转移裂变碎片角分布的各向异性较小,扣除转移裂变贡献后,纯复合核裂变碎片各向异性提高5%左右.裂变碎片异性异常不可能仅仅来源于转移裂变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裂变过程看成为一多维的布朗运动,求得普朗克-福克方程适合于这一核过程的稳定解,并计算了单位时间内的裂变几率,将计算结果与玻尔-惠勒理论作了比较。对236U裂变所作的数值计算表明:此模型主要特点在于考虑了粘滞性对裂变几率的影响,据现有对裂变粘滞性的估计,这种影响将使裂变几率减小20%-40%。  相似文献   

17.
基于裂变中子(252Cf)对裂变链(235U系统)依存关系,在对252Cf中子裂变信号的测量原理及信号特点分析基础上,开展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子裂变信号时频特征分析及识别研究工作。采用小波分解和去噪小波包分解方法,提取不同状态下随机核信号的时频能量特征,借助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原理进行训练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直接小波分解或去噪小波包分解,以获取核信号特征的方法是有效的;去噪小波包分解特征提取方式,较之直接小波分解特征提取方式更能反映中子裂变核系统的内部特征和规律;基于SVM核信号样本的分类,训练后的SVM分类器有着大于70%以上的正确率,且较好地克服了训练样本数较少的问题,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荣健 《中国物理 C》2003,27(5):426-429
采用量子分子动力学(QMD)、统计衰变模型(SDM)和半经验的多模裂变模型方法计算了能量在200MeV附近的中能质子入射重核引起裂变的裂变产物质量分布,得到了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同时对锕系核素和非锕系重核素分别给出了一组合理的多模裂变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数值方法,求解了有限区间非齐次边条件的F-P方程,描述了从始态发展到准稳态的裂变过程.对任何核温度,都能得到稳定的非零裂变速率.  相似文献   

20.
用一个包含了半导体探测器, 液体闪烁计数器和60%效率的HPGe探测器的四参数关联实验测量了252Cf(sf)反应的中子多重性和γ多重性与裂变碎片特征参数(质量, 总动能TKE)间的关联. 由于在测量裂变中子多重性绝对值的同时, 本工作首次从实验数据确定了特定碎片的γ多重性的绝对值, 故测量数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碎片角动激发提供了新的信息. 结果表明, 角动激发并不与裂变核在断点的形变成正关联, 但两者间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特性. 实验数据不能从现有核理论的弯曲(bending)和扭动(wriggling)碎片角动量激发模式得到理解; 但可用碎片角动激发与裂变核的断点核激发能存在正关联而得到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