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组分有机低分子凝胶的研究已成为纳米化学新兴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形成双组分有机低分子凝胶的有机分子具有多种结构, 例如: 巴比妥酸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糖类衍生物、金属有机化合物、胆固醇类衍生物和树枝状分子等. 较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已知的双组分凝胶及其所涉及的有机低分子凝胶因子的主要结构类型, 并展望了双组分有机低分子凝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氢键作用由低分子量凝胶因子形成的超分子水凝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羟基吡啶及均苯四甲酸合成的超分子单体, 基于分子间氢键作用, 在水中成功地制备出了具有温度响应性的超分子凝胶, 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凝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刺激响应型有机小分子凝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型凝胶是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凝胶的研究重点, 其中刺激响应型有机小分子智能凝胶对外界微小的物理、化学刺激, 如温度、光、pH、离子强度或电场等能够感知并在响应过程中有显著的响应行为性. 较系统地综述了刺激响应型有机小分子智能凝胶的结构特点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该类有机小分子智能凝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分子;山梨醇;缩醛;凝胶因子;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5.
脂肪酰谷氨酸与小分子有机凝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雯  孙培冬 《化学通报》2007,70(3):233-236
研究了脂肪酰谷氨酸作为凝胶因子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成胶性能。结果表明,小分子有机凝胶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有机溶剂种类、凝胶因子浓度和凝胶因子中碳链长度密切相关。FT-IR表明,凝胶因子在有机溶剂中是通过氢键等非共价力相互作用而聚集、自我组装形成凝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凝胶因子在不同有机溶剂中形成凝胶的微观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6.
基于低分子量凝胶因子的超分子水凝胶:从结构到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毓江  唐黎明  于建 《化学进展》2009,21(6):1312-1324
基于低分子量凝胶因子的超分子水凝胶由于其良好的刺激相应性及生物相容性,在智能凝胶、组织工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凝胶因子的设计制备与凝胶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其发展的关键,本文在介绍超分子凝胶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超分子水凝胶近期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凝胶因子的种类及超分子水凝胶的应用,并对超分子凝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炭气凝胶及其有机气凝胶前驱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炭气凝胶及其有机气凝胶前驱体的发展概况,着重总结了制备工艺条件(如催化剂及其浓度、反应物总浓度、反应物配比、溶剂、反应温度及时间、超临界干燥工艺条件和炭化工艺条件等)对有机气凝胶及其相应炭气凝胶中孔网络结构的影响,综述了中孔网络结构改性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十八烷基-L-苯丙氨酸(Bis18-L-Phe)为凝胶因子,制备了具有热可逆性的十四酸异丙酯(IPM)超分子凝胶。IPM凝胶相转变温度(Tgel)随Bis18-L-Phe浓度增大而增加。偏光显微镜(POM)显示在整个IPM凝胶中形成了相互缠绕的针状聚集体。FT-IR光谱分析表明Bis18-L-Phe分子间酰胺的氢键作用是IPM凝胶形成的一个重要驱动力。IPM凝胶动力学研究表明凝胶时间随Bis18-L-Phe浓度的增大而缩短,随着温度升高而延长,因此IPM凝胶时间可以通过温度和Bis18-L-Phe浓度调控。  相似文献   

9.
金属有机凝胶(Metal-organic gels, MOGs)是一类以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非共价作用桥联形成的凝胶材料。与制备耗时的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相比,MOGs可在温和条件下通过配位自组装、氢键作用、π-π堆积和范德华力形成多孔超分子结构,具有制备简单、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结构可调谐及金属位点丰富等优点,在传感和分析检测领域应用广泛,同时在催化、吸附、储能、电致变色器件等领域的应用也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近年来MOGs在上述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胆固醇分子印迹的聚合有机凝胶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一种新型胆固醇分子印迹的聚合有机凝胶.以3-胆固醇酰氧基丙酸(COPA)为模板分子,通过可聚合凝胶剂N-十八烷基马来酰胺酸(ODMA)在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和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混合溶液的自组装,首先形成稳定的超分子有机凝胶,经UV光引发原位聚合,再经乙醇提取模板分子后制得胆固醇非共价印迹的聚合有机凝胶.偏光显微镜(PO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明ODMA在单体混合物中自组装形成带状聚集体,这为其后形成的印迹聚合有机凝胶的孔穴稳定性提供了保证.印迹聚合有机凝胶对胆固醇的吸附效率可达到64%,并与ODMA和COPA的含量有关.实验表明,当ODMA的含量由1wt%增加到3 wt%时,吸附量由15.7 mg/g增加到22.9 mg/g.当COPA的含量由4 wt%增加到7 wt%时,吸附量由16.8 mg/g增加到22.2 mg/g.然而,当ODMA含量过多时,吸附量反而下降,这主要归因于体系网络密度的增加导致扩散阻力增加.而COPA含量过多时,可能干扰ODMA的自组装,影响印迹孔穴的稳定性,同样使得吸附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王毓江  唐黎明 《结构化学》2010,29(1):102-108
In order to define the chemical conformation of gelator,para-hydroxy pyridinium salt of 1,2,4,5-benzene tetracarboxylic acid(defined as G1),four model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from para-,meta-,ortho-phthalic acid with 4-hydroxy pyridine(PHP),and 1,2,4,5-benzene tetracarboxylic acid(BTA) with 4-pyridylcarbinol(PCB),and their 1H NMR spectra were investigated.The single crystal of G1 obtained directly from gelling solvent was measured,which displayed complicated hydrogen-bonded networks arising from the supramolecular synthons and other weak interactions between H2O and the components.The powder X-ray diffraction(XRPD) experiments were also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lecular packing of the bulk crystal and the gelation behavior.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小分子胶凝剂四(十二烷基)氯化铵胶凝3-甲氧基丙腈基液体电解质制备了凝胶电解质,并组装成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表明,凝胶电解质的溶液-凝胶转变温度(TSG)为74℃.分析了凝胶电解质中I3^-/I^-电对的表观扩散系数低于液体电解质的原因,同时结合电化学阻抗技术考察了电池内部二氧化钛多孔薄膜电极/电解质界面处的暗反应,分析了凝胶化对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老化实验结果表明,凝胶电池的稳定性明显优于液体电池.  相似文献   

13.
孙松  刘静  高迪  何盼丽  房喻 《化学学报》2010,68(12):1174-1180
将对苯二酚双磷酸酯与胆固醇、甘氨酸胆固醇酯以及氯甲酸胆固醇酯的乙二胺反应产物反应得到了3种含磷双胆固醇衍生物(分别记作 1, 2, 3), 考察了这些化合物对35种常见溶剂的胶凝能力. 发现1仅可使CHCl3部分胶凝, 3除了可使正戊烷部分胶凝外, 还可使正己烷到正癸烷6种烷烃胶凝, 结构介于1和3之间的2则既可胶凝醇类溶剂(正戊醇到正癸醇), 又可胶凝烷烃类溶剂(正戊烷到正癸烷、环己烷), 呈现出对质子性溶剂和非质子性溶剂的双性胶凝能力. 结合凝胶形貌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可以认为胶凝剂结构上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其在胶凝能力和聚集体形貌上的巨大差异. 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一步探讨了胶凝剂分子在凝胶中的堆积方式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  相似文献   

14.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含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基(7-Nitrobenzo-2-oxa-1,3-diazol-4-yl)的胆固醇衍生物(NBD-C), 考察了其在30种溶剂中的胶凝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NBD-C对乙腈具有很强的胶凝作用, 且该凝胶体系具有显著的剪切触变性. 对干凝胶的显微分析发现, 在不同溶剂中, NBD-C具有不同的聚集结构. 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1H NMR)和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除了胆固醇的范德华堆积作用之外, 分子间氢键作用也是该化合物聚集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混合模板法制备螺旋纳米结构二氧化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凝胶剂高氯酸环(L-11-(N-甲基咪唑)十一烷基天冬酰胺-L-苯丙酰胺)(11mim ClO4)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作模板剂,经溶胶-凝胶过程,制备纳米结构二氧化硅.使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征了多种反应条件下样品的形貌和表面结构.结果表明,通过调节CTAC和凝胶剂的质量比,可以得到螺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其长度为数百纳米,孔径为3.0nm.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具有三苯胺中心核、咔唑外围和四联苯连接臂的星型荧光小分子三(4″″-(3, 6-二叔丁基-咔唑-9氢-9-基)-(1, 1': 4', 1″':4″', 1?:4?, 1″″-四苯基)-4-基)胺(N5), 采用溶液旋涂的方法制备了用于检测三硝基甲苯(TNT)饱和蒸汽的高效荧光传感薄膜。 不同于具有单苯连接臂的模型化合物三(4'-(3, 6-二叔丁基-咔唑-9氢-9-基)-(1, 1'-二苯基)-4-基)胺(N2), N5由于长共轭臂的存在, 容易在苯类溶剂中通过π-π相互作用组装形成凝胶。 同时, 其旋涂薄膜具有细小纳米级纤维状的组装形貌, 表面出现一定的多孔结构, 有利于气体分子的渗透。 因此, 应用于TNT蒸汽的检测, 化合物N5薄膜表现出比N2薄膜更快的荧光淬灭响应速度和更高的淬灭效率。 特别是TNT传感特性几乎不受化合物N5膜厚的影响, 当膜厚为94 nm时, 在1和30 min的淬灭程度仍然可以达到44%和90%。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低压离子色谱的诞生、工作流程、色谱柱的型号及适用分离离子、洗脱条件和检测器,及其在环境监测、石油化工工业分析、皮革工业分析、稀土样品分析、食品分析和氨基酸工业分析中的应用(引用文献44篇)。  相似文献   

18.
低相对分子质量凝胶作为治理原油泄漏的材料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能,但其在水油相中的成胶规律仍不明确,本文以有机酸及有机胺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有机盐。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倒挂实验等技术手段表征了有机盐的结构和成胶性能。 结果表明,有机盐A3C3(A3:肉桂酸;C3:月桂胺)在室温下能使原油形成稳定凝胶,成胶溶度为质量分数6%,该分子在溶剂中自组装形成树枝状三维网状结构。 凝胶的形成需要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氢键、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等多种作用力协同作用,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有利于凝胶的形成,含有多个苯环的凝胶因子更易在芳香族溶剂中形成凝胶。 这些成胶规律对处理原油泄漏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凝胶因子的设计合成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