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学一题     
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其密度p大于水的密度p水,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内,使它正好被水浸没,如图一所示.松手后使该物体的一面沿容器些向下运动,初速度为零.试描述该物体的运动情况. 按照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只要 P>P水,物体就下沉.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中物体的一面与容器壁相接触,两者之间无水渗入,故当物体在下沉过程中,在竖直方向除了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向上的浮力F以外,还受到物体与容器壁之间的摩擦力f,方向向上,如图二所示,而f是随着水对物体的水平压力N的增大而增大的,N又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故当物体运动到某一深度时,将停止…  相似文献   

2.
力学一题     
力学一题图1为平面简谐波距波源2m处质点的振动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曲线,即该质点的y-t图线;图2是这列简谐波t=1/5s的波形图线,即该时刻的y-x图线.根据这两条函数图线上所给出的数据,确定这列平面简谐波的表示式.(天津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胡建俊)力学...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力学一题解     
力学一题解这是一个复摆,它作微振动的周期T为[1]其中Ip是圆弧绕P点的转动惯量,d是P点到圆弧质量中心C的距离.由于是均质圆弧,C点应在OP连线上.由平行轴定理,系统绕过P点且垂直于圆弧所在面的轴线的转动惯量为IP=IC=md2(2)其中IC为系统...  相似文献   

8.
力学一题解     
力学一题解此题的已知条件完全由图线上得知.设距波源。=2m处质点的振动表示式为由图1可知,y1=A/2,v1<0,则又,则所以因为t1=109/120,t2=91/80,即由图2可知,波长λ=16m,波传播速度v=λ/T=32m·s(-1)当x=2,...  相似文献   

9.
10.
力学趣味题     
力学趣味题黄斌(南京化工学校210048)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如果你能应用所学的基本物理概念与规律去解释这些带有趣味性的物理现象,则不仅能加深你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且你会发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1.
王政良 《物理通报》2006,(12):10-12
对物理问题进行“一题多解”,不仅能使我们掌握相应的几种解题技巧,还可以帮助我们全方位地观察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提高灵活运用物理规律以及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思维灵活,解题思路开阔,应变能力增强,下面就一道典型的平抛运动题目,从不同的角度的多种解法,说明“一题多解”在提高学习效益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新编一道综合性力学习题,并循不同思路,分析了各种不同解法.通过对题解的分析论证,不但能全面复习力学知识,也有利于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开拓一道力学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赵景员和王淑贤合编的《力学》中,有一道题是“试证在以角速度ω旋转的圆桶内的液体的自由表面的形状是一抛物面”(426页,第15题).我们试对它进行开拓,使其变成内容很广的综合力学题目.经变化后的题为 “一个充分高的圆柱桶,其底面半径为R,内部装有高度为l,密度为ρ的液体,当它绕其轴(通过桶底中心且平行于桶壁)以角速度ω旋转时,试求(1)其自由液面为抛物面;(2)抛物面的顶点距器底的高度随ω变化的关系图象;(3)ω为何值时桶底才能露出;(4)液体沿器壁上升的高度随ω变化的关系;(5)桶底露出的半径随ω变化的关系;(6)质心高度随ω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美国物理杂志”1982年11期刊登了B. C.Hall编的一道期末考试题,该题综合性很强,基本上包括了普通物理质点动力学和刚体动力学的主要内容,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熟练掌握力学知识有一定参考价值.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作了少量修改,现整理如下: 从一个半径R=2 m、质量为 100 kg的均质圆柱体上截下一个质量为 1kg的圆柱帽,将该圆柱帽放在一个摩擦系数为0.1的圆形槽内,圆形槽的高度h=10m,水平距离l=3.64 m.如果使圆柱帽以初速 5 m/s沿圆槽下滑,当它滑至圆槽底部B时,再经过一无摩擦的水平引板滑至截顶圆柱的顶部,最后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圆柱体而在…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对链条从光滑桌面滑下问题中链条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作了分析,并对常见该题的命题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8.
19.
解应用牛頓定律的習題有很大的普通敌育意义。学生只有在解答仔細选擇的習题的过程中才能自觉地掌握牛頓定律並学会它們的应用。但是,这些習题的有些常用的解法是还值得討論的。例如,關於火車运動加速度的習题(第110题)常常是这样解釋的:作用到火車上的牽引力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來克服摩擦力,另一部分使火車產生加速度,即:F_牵=F_磨+F_加。根据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力”F_加=ma,当然,这样得出的答數是正確的。但是,解釋是否正確呢?这种解釋能否有助於動力学基础的掌握呢?这就值得討論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