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汞(Ⅱ)的各种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建立用于测定多组分共存水样中痕量汞(Ⅱ)的催化分光光度加入标准法.以催化分光光度加入标准法测定废水中痕量汞(Ⅱ),其线性范围为3.0×10-3~8.0×10-2mg/L,加标回收率97.79%~102.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16%,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抑制作用的新型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用于测定环境样品中二价汞离子。其工作原理是汞离子对电极上葡萄糖氧化酶分子的抑制作用引起响应电流的下降而产生一可测定信号。详细探讨了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及测试性能。该传感器对汞离子的检出限是0.49ng/mL,抑制率和汞离子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在0.49~783.21ng/mL和783.21ng/mL-25.55μg/mL范围内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酶电极在抑制后可以完全恢复活性。考察了铅(Ⅱ)、铜(Ⅱ)、镉(Ⅱ)和铬(Ⅲ)离子对汞离子测定的干扰。测定了汞离子在土壤浸出液中的回收率,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侯明 《分析试验室》2003,22(Z1):254-256
在pH 8.0~9.0的KH2PO4-Na2B4O7缓冲溶液中,在乳化剂OP存在下,溶液中的汞(Ⅱ)与邻菲啰啉(o-phen)和水杨基荧光酮(SAF)反应生成一多元配合物,使水杨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汞的荧光分析法.体系的激发波长λex=365.0 nm,发射波长λem=580 nm.汞的浓度在0~80μg/L范围内与△F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04 ng/mL.对1μgHg(Ⅱ)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1.9%,配合物的组成比为Hg(Ⅱ)o-phenSAF=122.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Masaaki Tabata等曾报导用四(对磺基苯)卟啉〔TPPS〕催化测定汞。然而四(四-三甲铵苯基卟啉〔TAPP〕用于汞的测定尚未见报导,为此,我们研究了利用汞(Ⅱ)对锰(Ⅱ)与TAPP络合的催化效应测定汞。较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的酸度、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和干扰离子的影响。本方法在411nm波长下测定△A值。可测汞的最低浓度为1.0×10~(-8)M,桑德尔灵敏度为1.6×10~(-2)ngcm~(-2)。由于采用巯基棉分离,有效地提高了该方法的选择性,并应用于试样中汞的分析,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pH 6.5的微酸性溶液中,汞(Ⅱ)与碘离子形成的络阴离子HgI2-4和亚甲基蓝的阳离子MB 生成离子缔合络合物;在分液漏斗中与一定量的苯振摇后,该缔合物[HgI2 4]·2[MB ]以第三相的形态在水相与苯相之间浮选析出.将水相及有机相弃去,用丙酮将析出的浮选相溶解后在657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汞(Ⅱ)量在12.0~22.0 mg/25 mL内服从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率为3.5×105>L·mol-1·cm-1,方法的检出限为5.1×10-7 mol·L-1.对12.0 μg/25 mL汞(Ⅱ)标准按方法连续测定11次,算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98%.应用所提出的方法以合成水样为基体,加入汞(Ⅱ)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4.8%~100.1%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pH 2~7的溶液中,碘汞酸钾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在390 nm处有共振散射峰,峰强度随汞(Ⅱ)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大。在试验条件下,汞(Ⅱ)的线性范围为15~200μg.L-1,检出限为5μg.L-1,用于合成水样和环境水样中汞(Ⅱ)的测定,在4个浓度水平测得结果的RSD均小于1.5%,用标准加入法测得的回收率在94.9%至102.1%之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合成显色剂 2,6-二溴-4-羧基苯偶氮重氮氨基苯偶氮苯(BCADAB)的理化性质及其与汞(Ⅱ)的灵敏显色反应.在有 Triton X -100 存在的 pH 11.2 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液中,汞(Ⅱ)与显色剂生成 1∶2 的稳定橙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20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17×105 L.mol-1.cm-1.Hg(Ⅱ)在 0~35 μg/25 mL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合成显色剂 2,6-二溴-4-羧基苯偶氮重氮氨基苯偶氮苯(BCADAB)的理化性质及其与汞(Ⅱ)的灵敏显色反应.在有 Triton X -100 存在的 pH 11.2 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液中,汞(Ⅱ)与显色剂生成 1∶2 的稳定橙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20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17×105 L.mol-1.cm-1.Hg(Ⅱ)在 0~35 μg/25 mL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Hg(Ⅱ)置换Fe(Ⅱ)-DETA配合物中的Fe(Ⅱ)和Fe(Ⅱ)-鲁米诺-溶解氧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建立了置换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痕量汞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10~(-7)~1×10~(-5)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3.5%(n=11,C=1×10~(-6)g·ml~(-1)),检出限为3×10~(-8)g·ml~(-1),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汞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pH1.4HCl KCl缓冲溶液中,痕量汞(Ⅱ)对亚铁氰化钾与盐酸羟胺的显色反应有催化作用,加入乳化剂OP能提高其灵敏度。通过研究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动力学参数和机理,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汞(Ⅱ)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1.9×10-9g/mL,线性范围为0.002~0 048μg/mL,方法可用于测定牛奶中汞。  相似文献   

11.
环糊精敏化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痕量汞(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汞(Ⅱ)在β-环糊精存在下与镉试剂1B的显色反应,提出了测量痕量汞的新方法。在pH 10的硼砂缓冲溶液、0.01%Triton X-100和0.001 mol/Lβ-环糊精(-βCD)的存在下,镉试剂1B-汞(Ⅱ)在波长495 nm处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与0~2μg/10mL范围内的Hg(Ⅱ)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75×105L.mol-1.cm-1。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可用于废水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新显色剂4-(4-氯苯重氮基)氨基-4′-氯偶氮苯(简称CDACAB),并研究了其与汞(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在pH=10.5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汞(Ⅱ)与CDACAB形成1∶2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98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5×105 L.mol-1.cm-1。汞(Ⅱ)质量浓度在0~7.0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所拟方法用于废水中微量汞(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3.1%,回收率为96.5%~103.8%。  相似文献   

13.
采用催化过氧化氢氧化Ni(Ⅱ)-铬蓝黑R络合物光度法测定汞,通过优化对比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在pH 4.1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以2.00 mL4g/L聚乙烯醇(PVA)作表面活性剂,5.00 mL H_2O_2(1+9)溶液可氧化1.00 mL0.001 mol/L Ni~(2+)溶液与1.00 mL 0.400g/L铬蓝黑R溶液反应生成的Ni(Ⅱ)-铬蓝黑R络合物,75℃水浴加热,汞对该反应具有明显催化作用.在波长571 nm处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的吸光度差值最大.Hg(Ⅱ)在0.1~2.0g/L范围内符合朗格一比尔定律,检出限为3.2×10~(-9)g/L.经实际水体样本论证,本法可用于自然水体中痕量汞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4.
结果表明:在1.0 g氯化铵存在下,当0.1 mol·L-1硫氰酸铵溶液和1.0×10-3mol·L-1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溶液的用量分别为0.5,1.0 mL时,且溶液的总体为10 mL,硫氰酸铵DTAB汞(Ⅱ)三元缔合物可浮于盐水相上形成界面清晰的两相,从而使汞(Ⅱ)被定量浮选,而Zn2+,Mn2+,Ni2+,Co2+,Cu2+,Cd2+等离子在此体系中不被浮选,实现了汞(Ⅱ)与这些常见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微量汞(Ⅱ)进行定量浮选分离测定,浮选率为98.2%~102.0%.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124存在下,汞(Ⅱ)-乙基罗丹明B_碘化物超高灵敏显色体系及其反应机理。缔合物λ_(max)=6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05nm)=1.14×10~6L.mol~(-1).cm~(-1)。汞(Ⅱ)浓度在0—2.5μg/25ml时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可用于水样及地球化学标样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在含有汞(Ⅱ)试液中,先后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 5.7)、1.0×10-3mol.L-1邻菲啰啉溶液0.8 mL、4.0×10-4mol.L-1刚果红溶液1.2 mL及10 g.L-1阿拉伯树胶(GA)溶液0.8 mL使反应生成汞与邻菲啰啉和刚果红的络合物。在此缔合体系中,GA对显色反应兼有增敏和增稳作用。汞(Ⅱ)质量浓度在1.0 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反应体系的吸收峰位于540 nm波长处,在此波长条件下测定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49×104L.mol-1.cm-1。此方法已应用于测定河水中汞量,求得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0%,平均回收率为100.4%。  相似文献   

17.
从紫薯中提取天然花青素,作测定汞(Ⅱ)的阻抑反应的指示剂。汞(Ⅱ)在硫酸介质中,对溴酸钾氧化天然花青素褪色反应有灵敏的阻抑作用,由此建立了测定汞(Ⅱ)的阻抑动力学新体系。探索了阻抑褪色反应最佳测定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在最佳测定波长530nm条件下,汞(Ⅱ)的质量浓度在0.01~0.26μg·m L~(-1)范围内与阻抑反应溶液和非阻抑反应溶液的吸光度差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4×10-9g·m L~(-1)。动力学实验表明,阻抑褪色反应为准零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40.88k J·mol-1,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5.57×10-4s-1。实验考察了二十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运用该法测定氯碱工业废水中的汞(Ⅱ),加标回收率为98.3%~10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本法测得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污水中汞含量,取约25mL水样,加入硫酸亚锡和氨基磺酸的混合物(质量比3∶1)0.40g,反应15min,使汞(Ⅱ)还原为气态单质汞,以0.3L·min~(-1)流量将汞蒸气引入由碘酸钾和硫酸氢铵的混合物(质量比1∶4)0.20g,约5 mL去离子水和1 mol·L~(-1)硫酸溶液0.100mL组成的吸收液中,使单质汞氧化成汞(Ⅱ),随即向此溶液中加入含有镉试剂的汞检测剂0.10g,使汞(Ⅱ)反应显色,2min后进行测定。显色反应时,所加入的汞检测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和四硼酸钠组成的缓冲剂(相当于2mol·L~(-1)氢氧化钠溶液0.1mL和四硼酸钠0.04g),曲拉通X~(-1)00(相当于体积分数为10%的曲拉通X~(-1)00溶液30μL)和镉试剂(相当于1g·L~(-1)镉试剂乙醇溶液60μL)。按上述操作流程结合使用便携式专用仪器可在20min内完成一次测定,方法的检出限(3s/k)为2μg·L~(-1)。分别对0.050,0.500mg·L~(-1)汞标准溶液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6%,5.1%。方法用于废水样品的分析,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2.0%~103%。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Hg(SCN)4]-配阴离子与维多利亚蓝4R(VB4R)离子缔合反应体系的共振发光(RL)、二级散射(DS)和反二级散射(ADS)光谱,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研究了RL、ADS和DS强度与汞(Ⅱ)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用RL、ADS光谱测定痕量汞的方法。对汞(Ⅱ)的检测限分别为1.33ng/mL和1.83ng/mL,可用于水中μg/L级汞的测定,并对有关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牛血红蛋白(Hb)对过氧化氢氧化L-酪氨酸(L-Tyr)产生荧光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而痕量汞(Ⅱ)对该体系荧光产生较强的猝灭作用,基于此建立了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汞(Ⅱ)的酶催化-荧光猝灭法。试验考察了酸度、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在pH 9.8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L-Tyr、过氧化氢和Hb的浓度分别为8.00×10-5,1.00×10-4,5.00×10-7 mol·L~(-1)时,汞(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4.0 mg·L~(-1),方法的检出限(3s/k)为3.33μg·L~(-1)。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汞(Ⅱ)的测定,结果与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7.3%~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