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Ф2mm压电石英传感器有效测试面积小、信号弱、易受干扰的特点,对不同真空度、不同飞片速度下的空气冲击波压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在20Pa以下的真空度中进行微喷测量时,残存空气对Ф2mm压电石英传感器的影响可以忽略;利用此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估算了影响Ф2mm压电石英传感器真空度的上限值。  相似文献   

2.
智能板振动控制的分布压电单元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孙东昌  王大钧 《力学学报》1996,28(6):692-699
提出了一个用于振动控制的分布压电单元法,该方法中采用将分布压电传感器和致动器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单元的方法,来设计压电模态传感器与压电模态致动器.压电模态传感器所观测的模态坐标和模态速度,可从各传感单元的输出电荷及电流中提取出来;而压电模态致动器则通过调制施加于其上的电压的空间分布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对智能板进行了模态控制  相似文献   

3.
具有压电材料弹性环形板的屈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林泉  胡银燕 《力学学报》1998,30(2):233-237
对在不同位置粘有任意多对压电片的弹性环形板在电压和径向压力作用下的轴对称屈曲进行了研究.根据压电效应的等效作用量,初参数法以及传递矩阵方法得到了环板屈曲的特征方程.对不同位置及不同宽度的压电片,计算了结构的屈曲载荷.并得到了稳定性边界曲线.  相似文献   

4.
压电陶瓷具有正、逆压电效应,可以用作自驱动传感器.该文对表面粘贴有单片压电陶瓷的压电智能钢梁进行了阻抗分析.讨论了单压电片驱动下钢粱的纵向振动和弯曲振动,得到了压电智能梁的机械阻抗.介绍了压电片与基梁的机电耦合作用及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机理.以两端自由钢梁为例对压电智能梁的压电阻抗进行了数值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利用压电阻抗技术对两端自由的裂纹钢梁进行了损伤识别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裂纹的出现引起高频段压电阻抗实部和虚部曲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随着裂纹尺寸的增大,曲线谐振频率和反谐振频率逐渐减小.由此可见,通过测量钢梁损伤前后压电陶瓷片的电阻抗变化能够识别梁中的裂纹损伤.  相似文献   

5.
利用PVDF膜测量冲击波走时,给出了用PVDF膜和弹簧探针组成的组合式压电探针的制作方法,以及用组合式压电探针与PVDF膜测量LiH样品中冲击波走时。结果表明,在低冲击压力下,PVDF膜用于冲击波走时测量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时间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
压电智能环形板的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林泉  俞焕然 《力学学报》1999,31(3):366-371
对在不同位置粘有任意多组压电传感器和压电执行器的轴对称弹性环形薄板的振动控制进行了研究.根据压电执行元件的等效作用量得到了压电智能环板的振动控制方程和传感方程,再利用分离变量法以及由传感器测得的电量和作用在执行器上电压之间的控制模式得到振动方程的全解.实行了对整体结构的主动控制.对不同的压电片布置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离散分布压电元件布置越密,振动衰减的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7.
程若然  张春利 《力学学报》2020,52(5):1295-1303
温度改变产生的极化电势可对压电半导体结构内的物理量进行有效调控, 这在穿戴电子器件及与温度相关的半导体电子器件中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针对在多个局部均匀温度变化作用下的压电半导体杆结构, 采用一维热压电半导体多场耦合方程, 基于线性化的漂移-扩散(drift-diffusion)电流模型导出了问题的解析解. 以两个局部温度载荷情况为例, 数值分析了局部温度改变对压电半导体内位移、电势、电位移、极化强度、载流子分布等物理场的影响. 对于温度改变较大的情况, 在COMSOL软件的PDE模块中, 采用非线性电流模型, 进行数值模拟. 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两个局部区域的温度改变, 在半导体杆内形成了局部势垒和势阱, 不同的温度改变量和作用区域会产生不同高度/深度的势垒/势阱, 为基于压电半导体的热压电电子学器件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BK14-2型压电石英加速度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压电石英晶体谐振器进行加速度计的研究,采用石英晶体谐振器作为测量惯性力的敏感元件,利用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压电效应,通过敏感惯性力进而实现对线加速度的测量。结果表明该加速度计具有良好的线性和稳定性,测量范围±40g,线性度优于10-4,灵敏度大于400Hz/g。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平面载荷作用下压电材料中切口或接头端部附近电弹性场奇异性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以应力平衡方程、Maxwell方程和和边界条件为基础,得到一种求解压电材料特征问题的弱式方程;其次,假定楔形切口或接头端部附近单元内位移和电势沿径向分布为指数形式,而周向方向分布则采用泡函数插值,将其代入弱式方程,建立一种只需对楔形切口或接头端部附近周边进行离散的一维简单有限元方法.压电材料的极化轴可以是任意方向.利用该有限元模型讨论了楔形切口角度、极化轴方向和边界条件对奇性场的影响.通过和其它特定情况下的现有解相比,证实了该文有限元数值方法的有效性,而且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相对湿度下的骨压电电压和压电电荷信号进行测量研究,来考察湿度对骨压电信号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干骨试样,以梯形脉冲载荷的方式进行加载,分别应用超高输入阻抗的生物信号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测量了三种不同相对湿度下的骨压电电压和压电电荷信号波形.结果表明,骨压电电压峰值随湿度的增加而下降很快,当湿度从30%增至60%时,电压降幅达到了80%左右;基于测试原理的不同,骨压电电荷也随湿度的增加而下降,其降幅较小.由此可以推断,骨在体内湿润的状态下,受力变形时压电电压幅值可能趋于零.电荷的产生和瞬时泄放有可能是骨在体内的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压电效应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可移简支压电弯曲层合梁在交变强电场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考虑材料的电致伸缩和电致弹性压电效应以及几何非线性导出压电层合梁的数学模型.导出简支压电执行器的弯曲振动控制方程,并得到它的刚度是关于时间的慢变函数关系.利用非定常振动的渐近理论和Galerkin方法对具有慢变系数的非线性动力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可移简支压电层合梁的动力特征.最后得到了可移压电简支梁的共振频率、固有频率和电场频率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谐振幅度与作用电场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梁板结构埋入压电片的深度和厚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梁的弯曲变形理论,以及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对压电复合材料梁结构的应变和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压电材料埋入梁结构时其埋入深度和压电材料本身厚度的优化目标函数。根据优化目标函数,绘制出了在给定的基体材料和压电材料弹性模量比之下,压电材料的驱动力矩随埋入深度和压电材料厚度变化的三维曲面和等高线图,直观地表示出了埋入型压电材料智能结构获得最佳驱动力矩的配置方案。同时也分析了结构和压电材料两者的弹性模量之比对其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电材料对于结构的作动力矩与其埋入基体材料的深度、本身厚度以及基体材料和压电材料的弹性模量之比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将结果也推广到了压电板结构,此时压电材料和基体材料的泊松比时其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理论下广义压电热弹性问题的有限元求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田晓耕  张婕  沈亚鹏 《力学学报》2006,38(4):553-558
基于G-L和L-S广义压电热弹性理论研究了无限大厚压电板在上下表面受到条带状热冲击时的广义压电热弹性问题。在时间非常短的情况下,为避免积分变换求解带来的精度丢失,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问题在时间域进行直接求解,获得压电板在热冲击作用下的温度、位移、应力及电势等,并将结果与经典压电热弹性理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直接求解方法可以准确描述热在介质中以有限的速度传播。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结构在热载荷作用下变形与热传导之间的耦合特性.分析表明,结构变形较小,非线性效应很弱时,变形对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影响很小,对结构的温度分布几乎没有影响;当变形增大,非线性效应增强时,变形对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影响显著,热载荷作用下结构的温度变化和变形与现行不考虑热-机耦合效应所得结果产生明显差异.因此,为实现压电智能结构形状(振动)的精确控制,分析及实施控制时须考虑热-机耦合及变形对热传导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DAP增强梁结构形状控制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称粘贴在梁结构上下表面上的压电元件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能使梁结构发生弯曲变形,通过分析驱动构件与结构中的应变分布,采用定向固定的压电元件(DAP,即directional attached piezoelectric)来代替传统的压电元件(CAP,即conventional attached piezoelectric),减小了驱动构件的横向效应,提高了压电驱动的效率,并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16.
变温环境对压电圆板频率主动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定量研究了具有几何非线性热弹性压电圆板的频率压电控制特征,考察了环境温度改变引起的热弹性效应和非线性大振幅振动对其控制特性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压电控制的固有频率受到影响,而在压电电压较大时,振幅对振动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压电、压磁材料球对称问题的通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压电、压磁材料在球坐标系下,不计体力、体电荷和体电流的情况下,由平衡方程、梯度方程、压电和压磁的本构方程导出应力、应变、位移、电位移、电场强度、电位势、磁感强度和磁位势各未知量的通解.考虑不同的边界条件,将其通解应用到应力、电学短路以及位移、电学开路和磁场分布的边界条件中,得到不同边界条件下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8.
压电弹性层合板静力机耦合特性的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建国  刘正兴 《力学学报》2000,32(3):326-333
应用经典权壳理论和压电理论对层合板结构进行简化。对四边简支压电层合板在不同电学边界条件下,包括四边电学开路和电学短路。上下表面受外电压及无外加电压作用,进行分析,求得了电势和挠度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压电层和基体的挠度、电势分布图。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压电复合材料薄板中压电圆柱形夹杂与邻近宏观钝裂纹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分析了外加电场,裂尖与压电圆柱形夹杂间韧带长度对裂尖三维应力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外加电场作用下,压电体不仅能改变裂尖张开应力的大小,还能改变其分布。所得结果对进一步探讨线弹性介质中裂纹的启裂控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电流变液与压电陶瓷复合的自耦合阻尼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智能结构的思想,率先提出设计制作电流变液和压电陶瓷复合的自耦合阻尼器.相比于通常的电流变液阻尼器,该自耦合阻尼器采用压电陶瓷响应外界振动而输出高电压,激励电流变液体工作,从而省去了外加高压电源.随外作用力变化,激励电流变液的压电陶瓷电压自动改变,阻尼器具有自适应的特征,省去了通常的计算机等控制系统.研制的第1代电流变液/压电陶瓷阻尼器实现了自适应的控制过程,显示了良好的减振性能.在第2代产品中采用了新的设计,提高了阻尼器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阻尼器整体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