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具有亚乙基二硫醚基团的网状聚合物冠醚陈远荫,孟令芝,殷以华(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聚合物冠醚,亚铂配合物,硅氢加成催化剂中图法分类号O632·31通过非冠醚单体的聚合直接合成聚合物冠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冠醚化合物价格昂贵、难以回...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基氯硅烷和γ-氯丙烯为原料,经硅氢加成、水解缩合两步反应得到双官能团有机硅烷单体1,3-双(γ-氯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总产率为81.0%.对第1步硅氢加成反应进行了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2×10-5 g·mL-1,反应物配比1∶1,此时产率可达83.8%;第2步水解缩合反应产率为96.7%.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直接水解的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首次以此作为保护剂,加热二甲苯溶剂下的氯铂酸,得到了稳定的金属铂胶体。通过观察形成时及进行硅氢加成反应4h后的胶体粒子的TEM,考察了它和原位氧化还原法得到的铂胶体的稳定性,并对比考察了它们的硅氢加成反应活性和一次加成选择性。结果表明,此保护剂存在下的铂胶体对乙炔和甲基二氯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氨氧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负载钼、磷、镍系催化剂上进行了对甲基苯酚氨氧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腈研究。采用了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比表面分析等手段,探讨了催化剂体系、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条件对合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385℃时,采用摩尔比n(Mo):n(Ni):n(P)=1.19:2.10:1.20的催化剂,可持续反应48h以上,对羟基苯甲腈产率可达61%.  相似文献   

5.
三(三甲基硅氧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硅烷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种方法合成了三(三甲基硅氧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硅烷,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吸收光谱确证其结构,其中一步法产率可达60%以上,纯度可达98%以上,与文献报道方法相比,产率提高了10%,成本降低了30%。  相似文献   

6.
四苯基卟啉的微波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合成四苯基卟啉。分析和讨论了溶剂、催化剂、微波辐射时间及微波输出功率等因素对合成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剂为硝基苯、催化剂为氯乙酸、微波功率为195W、反应时间为6min的条件下合成四苯基卟啉,最高产率可达35.94%,优于文献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聚硅氧烷双功能低玻璃化温度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双功能光折变聚合物材料的合成方法,首先在合成空穴传输体N-(5-己烯基咔唑)(HECZ)、非线性生色团4-腈基-4'-(5-己烯氧基)联苯(HEBP)液晶基元的基础上,与含氢聚甲基硅氧烷进行硅氢加成,合成双功能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最终共聚物进行偏光显微镜分析,发现该共聚物具有向列型液晶织构.共聚物DSC热分析测得玻璃化温度在室温以下-5 ℃,这类光折变聚合物不需要加入增塑剂可在室温以下极化.  相似文献   

8.
以金属钇和异丙醇为原料,以HgCl2/I2为复合催化剂,通过对金属钇的机械加工以增加其比表面,并将异丙醇脱水使其含水量降低至0.05%,体系在82℃回流5h,经过滤、减压蒸馏,得到了白色海绵状异丙醇钇,其产率高达83%,合成时间比文献报道的缩短了19h,产率提高了8%。文章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20gY加入60mg HgCl2/I2,研究了合成产率与HgCl2/I2催化剂和HgCl2催化剂的依赖关系及异丙醇中含水量对合成产率的影响,并对HgCl2/I2的催化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液相氨氧化法一步合成间甲苯甲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非溶剂系统中采用液相氨氧化法,对一步合成间甲苯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组成n(Co):n(Mn):n(Ni)=1:1.397:0.016,催化剂用量为5g,原料摩尔比n(空):n(氨)=6:1,反应温度为190℃,反应压力为0.5MPa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反应10h,产率为16.5%,选择性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采用骨架金属催化剂,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阿维菌素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架金属催化剂对阿维菌素的选择性加氢显示出较好的活性和不同的选择性.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RaneyCo催化剂对阿维菌素的四氢产物3,4,22,23-四氢阿维菌素的产率可高达96.7%.磷钼酸改性后的RaneyCu催化剂可抑制多余的活性中心,使阿维菌素不至于被过度氢化,从而提高了阿维菌素的二氢产物伊维菌素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以冰乙酸和癸酸为原料,采用气固催化法一步制得合成鱼腥草素中间体2-十一烷酮.通过对载体和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筛选到以硅胶为载体,以MgO为主催化剂、CeO2等为助催化剂的二组分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90℃,反应物摩尔比n(冰乙酸):n(癸酸)=6:1,空速为36h^-1.在此条件下,癸酸的转化率为100%,2-十一烷酮的最高摩尔产率为87.2%,选择性为87.2%.  相似文献   

12.
纳米氢氧化铜一步合成三乙氧基硅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反应所用的国产硅粉进行了处理,发现处理后硅粉性能的较大变化.合成了纳米氢氧化铜催化剂并用于合成含氢三乙氧基硅烷(HSi(OC2H5)3),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市售的分析纯进行了比较,发现对于这类反应可能是由于结构性能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2,2-二羟甲基-丙二酸二甲酯与氯甲酸乙酯的反应合成了环状碳酸酯单体5,5-二甲氧羰基-1,3-二氧六环-2-酮,再以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本体开环聚合,得到新型含酯基的聚碳酸酯.单体和聚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核磁共振碳谱(^12C NMR)表征.结果表明,开环聚合反应的产率和分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温度高于100℃时开环聚合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脱羧反应,研究得出该聚合反应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h,聚合过程中基本无脱羧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3-甲酰四氢噻喃是噻草酮的重要中间体,3-甲酰四氢噻喃的合成采用以丙烯醛和硫化氢为原料首先得到3-甲酰-5,6-二氢噻喃,然后3-甲酰-5,6-二氢噻喃在催化荆作用下氢化得到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合成3-甲酰-5,6~二氢噻喃中,对丙烯醛投料方式、硫化氢投入量和催化剂选择进行了优化试验,提出了新的反应机理,使3-甲酰-5,6-二氢噻喃反应收率和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3%和95%以上.制备3-甲酰四氢噻喃中,对催化剂进行了选择试验,发现用Raney-Ni作催化剂,目标产物的质量分数和收率达到92%和94%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二[(三甲基硅基)亚甲基]二氯化锡和三[(三甲基硅基)亚甲基]氯化锡为催化剂,通过苯乙酮和乙二醇合成苯乙酮环乙二缩酮的反应,探讨了含硅有机锡化合物的催化活性,并讨论了催化剂用量、溶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硅有机锡化合物是合成苯乙酮环乙二缩酮  相似文献   

16.
烯丙氧甲基15-冠-5和18-冠-6与甲基二氯硅烷进行硅氢加成,再与端羟基硅油反应,三甲基氯硅烷封端,得到两种冠醚含量适中、结构确定的含冠醚侧基的线型聚甲基硅氧烷.以两种聚合物冠醚为流动载体,采用大块液膜装置,研究了载体和阳离子的种类、成盐阴离子的种类、载体的浓度及盐的浓度对离子迁移的影响,并考察了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多聚磷酸三甲基硅酯(PPSE)的存在下,2,6-二异丙基苯胺和丁二酸缩合可以高产率地得到N,N′,N″-三(2,6-二异丙基苯胺基)-2,5-二亚胺吡咯(1).化合物1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谱、高分辨质谱和单晶结构衍射的表征.  相似文献   

18.
甲基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甲基碘化铵为催化剂,乙二胺和三氯乙烯的复合液(MTEM)为中和剂,在无溶剂体系中,用硫脲法合成了甲基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对催化剂和中和剂的类型及其用量、反应温度等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6h,四甲基碘化铵和MTEM的用量分别为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5.5%和15%(质量百分比)时,产率为79%.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该法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和操作安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含硫氮双齿配位体的有机硅聚合物和K2PtCl6反应,得到固载在二氧化硅上的聚-γ-N(β-苯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铂络合物,并用XPS研究其结构.选用十二烯、癸烯、苯基烯丙醚、烯丙基苯、氯代十一烯、丁烯腈等7种底物与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另用丁烯进行氢化,均选用铂络合物为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铂络合物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在1.2~2.2h之间,含有4.9×10-6mol铂络合物可将苯基烯丙醚、十二烯、癸烯、烯丙基苯、氯代十一烯5种底物硅氢化,产率均在79%以上,其选择性在98%~100%之间.对丁烯的催化加氢效果也很好,第一次脉冲氢化时,直接形成0.045~0.049mol/molPt  相似文献   

20.
非溶剂法合成3,4-二氯苯甲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制催化剂及无溶剂存在的条件下用空气氧化3,4-二氯甲苯合成了3,4-二氯苯甲酸,并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原料和主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000:3,温度在165℃,压强为1.35MPa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10h时,转化率为51.2%,产率达到8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