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唯象理论,分析了汽泡核化速率和过热度以及相变驱动力和唯象系数的关系.运用经典热力学原理,建立了气泡生成、长大数学模型.利用亚稳态相图,对过热液流体亚稳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泡核化速率随过热度增大而增加,并具有极限值;唯象系数在相变过程中存在最大值,具有质量转化率和相变驱动力的增大速率不相同步的特点;随压力降低,气相质量转化率在达到某一值后下降趋势不再明显,相反,随压力升高,相变达到等密度点后,气相完全转变为液态.气泡生成、长大数学模型可用于指导流体微观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热力学理论对亚稳态体相内部活化分子的聚集状态进行讨论,发现在无外界扰动的平衡状态下,体相内部活化分子绝大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并给出了单体与聚集体的浓度关系。在聚集体浓度与聚集体内部分子数之间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临界聚集浓度的表达式,从而确定体相处于过热(过冷)极限点时的内部分子能量分布特性,借以从分子聚集的角度来描述气液相变的物理图景。同时,利用体相在过热(过冷)极限点处的宏观性质来逆推体相与微小新相之间的界面张力γ,从而对经典理论的形核率作出修正。  相似文献   

3.
多组元液体混合物的理论极限过热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纯物质液体的极限过热度问题研究,已引起人们充分重视。通常研究液体过热的方法分为热力学极限和动力学极限过热度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并不能真正确定液体的极限过热度。为此,本文作者之一提出了一个假说,并从统计热力学涨落理论出发,建立了一个确定液体极限过热度的新方法山。文献[2]中的计算证实了新方法的正确性。一定条件下,当多组元液体混合物中发生核化时,存在与纯质液体核化不同的效应,即气相也是混合物。气核内部各组元成份通常与液体对应组元的成份不同。其原因在于不同组元具有不同挥发性。因此,相平衡条件必须包括…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对应态原理,提出新定义的对比压缩因子Zr=(1-Z)/(1-ZC)的无量纲交换式和对饱和温度的对比温度Tsr=T/Ts式,并根据两种流体工质对比压力Pr1=Pr2,对比温度Tsr1=Tsr2相等时,Zr1=Zr2相等的原则,导出了从一种已知PVT关系的物质推算它种物质的PVT值的通用方法。用本方法以水为标准物质推算了R12、R131、R134a、C2H4等几种物质在过热气体区、超临界区和液体区比容,计算值与文献实验值的平均偏差小于2,最大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5.
Mn位W掺杂对La0.3Ca0.7MnO3体系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La0.3Ca0.7Mn1-xWxO3(x=0.00,0.04,0.08,0.12,0.15)多晶样品M-T曲线、M-H曲线及ESR谱的测量,研究了Mn位W掺杂对电荷有序体系La0.3Ca0.7MnO3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掺杂量为0.00≤x≤0.08时,体系存在电荷有序(CO)相,AFM/CO态共存于相变温度以下,电荷有序温度TCO随着W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x=0.04时,样品在低温下为FM相与AFM/CO相共存,在CO相建立前、后均有FM从PM中分离出来;当x≥0.12时,CO态融化,在极低温度下存在顺磁-铁磁(PM-FM)相变.  相似文献   

6.
表面沸腾中接触角对液体过热度的影响刘朝,曾丹苓(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重庆630044)关键词液体过热度;接触角;涨落;统计系综1引言液体极限过热度的研究是研究沸腾热物理过程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液体的过热现象直接涉及到许多工程问题和技术安全问题。在实际...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La0.3Ca0.7Mn1-xWxO3(x=0.00,0.04,0.08,0.12,0.15)多晶样品M-T曲线、M-H曲线及ESR谱的测量,研究了Mn位W掺杂对电荷有序体系La0.3Ca0.7MnO3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掺杂量为0.00≤x≤0.08时,体系存在电荷有序(CO)相,AFM/CO态共存于相变温度以下,电荷有序温度TCO随着W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x=0.04时,样品在低温下为FM相与AFM/CO相共存,在CO相建立前、后均有FM从PM中分离出来;当x≥0.12时,CO态融化,在极低温度下存在顺磁-铁磁(PM-FM)相变. 关键词: 磁结构 电荷有序 融化 Mn位掺杂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样品La0.3Ca0.7Mn1-xWxO3(x=0.00,0.12,0.15).通过测量样品的M~T曲线、M~H曲线和ESR曲线,研究了Mn位W掺杂对La0.3Ca0.7MnO3电荷有序相的破坏及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00时,在262K时形成电荷有序相(CO相);当T>262K时,表现为顺磁;当T<190K时,表现为长程反铁磁(在AFM本底中存在少量FM成分),AFM/CO态共存;从262K(TCO)到190K,随温度降低在电荷有序态下从顺磁向反铁磁转变.当x≈0.12时,在170K~180K残留CO相,而当x=0.15时,CO相消失,体系存在一个CO态融化过程,在极低温下存在顺磁铁磁(PMFM)相变.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型脉冲功率装置CQ-4,实现了RDX单晶(210),(100)两种晶向15 GPa内的斜波压缩加载.利用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实验获得了RDX单晶样品与LiF界面的速度历史曲线.速度曲线表现出明显的三波结构,表明出现了弹塑性转变和a-g相变.分别计算了两种晶向的应力屈服极限和屈服强度,不同晶向的RDX单晶的屈服极限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并对斜波加载下的a-g相变特征进行了分析,两种晶向的相转变起始压力基本相同, a-g相变起始压力在3.5—4.0 GPa之间,相变起始压力至5 GPa内均为相转变区, 5—15 GPa为稳定新相.  相似文献   

10.
在电子和激发态原子散射的物理过程中,靶的连续态是非常重要的通道,我们使用等价局部光学势模型计算了从电离阈值到200eV能量范围的氦的23S亚稳态的电离截面,并同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分子聚集型维里方程推算工质热物理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分子聚集理论简介任何物质在气态和液态时均存在分子聚集行为,分子的这种聚集行为是由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包括定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与弱化学力(如氢键等)所致。任何物质体系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分子聚集体所组成,物质体系的分子的聚集程度不仅与分子大小、形状结构特性有关,而且随物质体系所处的状态(温度、压力和组成等)以及外场(如电磁场、声波场等)而变化。分子聚集的一个明显结果是实际分子数(包括单体分子,双聚体分子和多聚体分子)减少,而表现分子量增加,现定义一聚集参数j:来描述分子聚集行为,其中N,NO…  相似文献   

12.
饱和态金属熔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聚集硬球引力场模型状态方程和饱和液态状态方程分别计算了五种碱金属熔体的饱和气体和饱和液密度。另外,还基于Clapeyron方程应用Rankine蒸气压方程与状态方程计算了金属熔体的气化热.上述计算结果都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3.
液体理论极限过热度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统计热力学涨落理论提出一个新的假说,并由此建立了确定液体极限过热度的新方法。用导出的公式对18种液体物质极限过热度的计算结果表明,与其他作者提供的实验数据比较,其平均偏差小于0.67%,最大偏差不超过2.65%。本文给出的表达式具有普适性,可以对任何液体物质进行极限过热度预测。因此,这种新的方法在理论和应用上的价值都是显见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建立了汽化热与热压的关系,然后把立方型状态方程引入上述关系式,从而导出可推算各种物质汽化热的通用公式。本文应用该公式对32种常用的物质(其中包括强极性,氢键缔合物质,如醇类等)的汽化热进行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总的平均误差为 155%。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分子聚集理论和硬球引力场模型应用分子热力学方法导出CS-vdW状态方程,应用上述方程计算了CO2气-液和气-固平衡相的饱和态下pVT性质.取得了很满意的结果.本方法的优点是使用简便,可供工程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16.
1引言在混合替代工质的研究中,要分析其热力学性质和循环性能,必须有能够准确描述混合制冷剂性质的状态方程。目前计算采用的各种混合状态方程都必需有混合物各组分间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Kij。Kij的值一般需要由回归二元混合工质的PVTx实验数据或相平衡数据而得到。实际的混合工质替代研究中,常常没有或缺少混合物的实验数据。对于二元混合物而言,其热力性质应与组成这种混合物的两种纯质的性质密切相关,有可能以纯质的物性来表达混合物的性能,而大多数纯质制冷剂都有用实验数据回归的精度很高的专用状态方程和蒸气压方程。所以,如…  相似文献   

17.
醇+卤代烃混合体系,尤其是乙醇、三氟乙醇(TFE)等与卤代烃的混合工质在吸收式制冷、热泵、蒸气动力循环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CPA方程可以描述缔合流体的性质,用于含醇类组元的混合体系气液相平衡性质描述.本文首先从纯物质饱和性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CPA方程参数;将CPA方程应用于醇+卤代烃混合体系的气液相平衡计算,采用并比较了2种缔合方案;比较了CPA方程与G~E-EoS模型的相平衡计算效果.CPA状态方程在揭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可准确描述醇+卤代烃混合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性质.  相似文献   

18.
R22与其替代工质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前言传统的单工质蒸气压缩理论循环分析认为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等于相变温度,而忽略了压缩机进出口的过热段以及冷凝器出口过冷段的温度变化,直接造成了人们对回热循环和过热循环的认识偏差,产生了许多误解,其评价标准是有缺陷的。本文以变温热源的可逆循环为基础,考虑了在实际中是可以利用的过热段以及过冷段的温度变化,假设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与外界高、低温热源无换热温差,使循环更接近可逆循环。以此为基础的当量温度法可完善单工质的理论循环分析,同时可用于朗肯循环与劳伦兹循环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