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采用原位制备的铱双膦(或膦氮)配合物在碘存在下催化2-取代-1,2-二氢喹啉、2-甲基-2,3-二氢吲哚、1,4-二氢吡啶及3,4-二氢异喹啉等化合物的脱氢芳构化反应, 并考察了不同金属前体、配体、催化剂用量、溶剂和碘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原位制备的[Ir(COD)Cl]2/(±)-MeO-Biphep在碘的存在下催化2-取代-1,2-二氢喹啉的脱氢芳构化反应速率快, 选择性好,催化剂的用量少; 对1,4-二氢吡啶和2,3-二氢吲哚的催化脱氢芳构化反应则须在高温下进行; 而对 3,4-二氢异喹啉, 即使在加热回流条件下也只有不到5%的转化率. 催化体系中碘的存在可以明显提高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2.
芳并吡喃-4-酮骨架存在于许多天然及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中,因此发展其高效合成方法极具实用价值.本工作以氯化铁为催化剂催化3-甲基巴豆酸萘酯转化生成一系列2,3-二氢苯并色原酮,由原料通过发生Fries重排/氢烷氧化串联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该方法所用催化剂价廉易得,转化效率较高,为合成芳并吡喃-4-酮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和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介质中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C)催化下,利用对苯二甲醛与1,3-二羰基化合物及醋酸铵的多组分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化双(1,4-二氢吡啶)衍生物。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为新型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绿色合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3,4-二氢吡喃-2-酮和3,4-二氢吡啶-2-酮结构广泛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和具有药理活性的分子中,因此高效合成手性3,4-二氢吡喃-2酮和3,4-二氢吡啶-2酮受到越来越多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已成为构建手性杂环化合物的有效方法.综述了自2003年至今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合成手性3,4-二氢吡喃酮和3,4-二氢吡啶酮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并根据不同的催化剂类型及反应机理进行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对空气稳定的路易斯酸性催化剂三苯基铋(V)全氟辛基磺酸盐,该催化剂由对水敏感的三苯基铋二氯化物与全氟辛基磺酸银在无水二氯甲烷溶剂中室温下反应制得.催化活性评价实验表明,在三苯基铋(V)全氟辛基磺酸盐(5.0 mol%)存在下,室温和无溶剂条件下,环氧化合物和胺类的反应有效进行,较高产率地得到了β-氨基醇类化合物.催化剂在重复使用4次之后,反应产率无明显降低.本方法为β-氨基醇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简单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纳米Cu-Cu Fe_2O_4通过质子去硼策略能高效催化α,β,γ,δ-不饱和酮、酯和腈酯发生1,4-还原.与已报道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乙醇溶剂为氢源、催化剂量低(0.5 mol%)、催化剂可循环使用等优点.同时,研究了该催化体系的克级规模反应和反应机理.此外,也研究了还原产物(E)-γ,δ-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应用,如可转化生成3-丁烯-1-醇、3-丁烯-1-胺、γ-酮酸、环醚和环硝基酮.  相似文献   

7.
1,4-二氢-4-芳基-3,5-吡啶二羧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二氢吡啶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设计了一系列1,4-二氢-4-芳基-3,5-吡啶二羧酸酯新化合物. 含有易于水解基团的1,4-二氢-4-芳基-3,5-吡啶二羧酸酯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合成了重要中间体1,4-二氢-4-芳基-3,5-吡啶二羧酸单酯, 收率93%~99.8%. 该二羧酸单酯与α-溴代芳基乙酮在相转移剂催化下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收率74%~99%.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经1H NMR, 13C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等确证.  相似文献   

8.
水溶液中4-芳基-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一步合成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芳醛、乙酰乙酸乙酯(或甲酯)、醋酸铵为原料在氯化三乙基苄基铵(TEBA)催化下在水中一步合成了4-芳基-1,4-二氢吡啶衍生物,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污染少、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史达清  牟杰  庄启亚  王香善 《有机化学》2004,24(12):1569-1572
在水溶剂中有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存在下,芳醛、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乙酰乙酸乙酯、醋酸铵四组分混合反应,一步合成了2,7,7-三甲基-5-氧代-4-芳基-1,4,5,6,7,8-六氢喹啉0羧酸酯.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环境友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李倩  刘䶮  李灿 《催化学报》2023,(4):222-228
作为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 3-氨基-2-二氢喹啉酮结构存在于一些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目前还没有手性催化的方法直接合成无保护基的此类结构.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作用下,乙烯基苯并噁嗪酮脱除一分子二氧化碳,生成的两性离子中间体可以参与多种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我们设想乙烯基苯并噁嗪酮和2-氨基丙二酸酯直接发生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去对称化反应,则可直接实现无保护基2-喹啉酮骨架环状氨基酸的手性合成.然而2-氨基丙二酸酯作为亲核试剂时,如何实现碳选择性进攻而不是固有的氮选择性进攻将成为此反应中一个重要挑战.本文通过钯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去对称化反应合成具有2-喹啉酮骨架的环状氨基酸.采用手性膦配体与钯作为催化剂,成功实现了乙烯基苯并噁嗪酮与2-氨基丙二酸酯的不对称α-烯丙基取代反应.随后无需提纯,烯丙基取代产物直接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的去对称化内酰胺化反应,最终生成具有无保护基的2-喹啉酮骨架环状氨基酸产物.该催化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体系简单高效(钯催化剂负载量可降低至1 mol%,非对映选择性可高达15/1,对映选择性高达96%ee),并且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经盐酸处理...  相似文献   

11.
汉斯酯1,4-二氢吡啶(HEH)在Pd/C催化下可以将取代的芳香叠氮化合物还原为相应的取代苯胺, 反应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该方法也可以用于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对于Pd/C催化下汉斯酯1,4-二氢吡啶还原碳碳双键的可行性, 论文中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2-氨基-3-芳基萘-1,4-二酮为底物,发展了一类可见光/钯催化的分子内C—H键氧化胺化反应.以氧气作为氧化剂及醋酸钯作为催化剂,在蓝色LED光照射下,2-氨基-3-芳基萘-1,4-二酮底物在室温下被转化为咔唑醌衍生物,反应具有良好的产率、官能团耐受性和优异的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全氟烷基磺酰氟/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碱体系与α-芳基-α-羟基酮(酯)化合物不期望的氧化反应,以中等到优良的收率生成了相应的1,2-二酮(α-酮酸酯)产物.所用全氟烷基磺酰氟为全氟正丁基磺酰氟或全氟正辛基磺酰氟;碱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为制备芳基取代的1,2-二酮(或α-酮酸酯)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β-脲基巴豆酸酯是合成6-甲基嘧啶二酮衍生物及3,4-二氢嘧啶二酮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在生物制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酶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的催化特性,采用α-糜蛋白酶为生物催化剂,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反应介质,37℃条件下,通过1,3-二羰基化合物和脲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β-脲基巴豆酸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彭志光  吕功煊 《催化学报》2007,28(3):239-245
利用硝基甲烷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径的纳米Au颗粒,用浸渍法担载于ZSM-5分子筛上制得Au/ZSM-5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分子氧氧化β-紫罗兰酮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该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催化分子氧氧化β-紫罗兰酮生成5,6-环氧-β-紫罗兰酮、4-氧代-β-紫罗兰酮、4-羟基-β-紫罗兰酮以及少量的二氢猕猴桃内酯,这些产物均是优质的香料及其前体.与传统的铬盐催化剂相比,本文制备的催化剂可选择性地将β-紫罗兰酮氧化为环氧化合物,并且反应后催化剂容易分离.详细探讨了不同载体、氧化剂、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β-紫罗兰酮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担载金的颗粒大小密切相关,同时溶剂的性质也对反应有明显影响.以氯仿为溶剂时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催化剂循环使用五次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对以四氢萘为原料制备α-四氢萘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反应分两步进行: 首先以金属卟啉为催化剂催化空气氧化四氢萘,得到主要成分为α-四氢萘过氧化氢和α-四氢萘酮的氧化产物;然后以过渡金属盐为催化剂,将氧化产物中的α-四氢萘过氧化氢定向分解为α-四氢萘酮. 结果表明,四氢萘的金属卟啉催化氧化产物主要是α-四氢萘过氧化氢和α-四氢萘酮,仅得到微量的α-四氢萘醇. 含过渡金属CuⅠ和FeⅡ离子的盐类可以高选择性地将四氢萘氧化产物中α-四氢萘过氧化氢定向转化为α-四氢萘酮, FeⅡ离子的活性最高. 详细考察了不同金属卟啉及其浓度、温度对催化氧化四氢萘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金属离子及其浓度、温度对分解过程的影响. 对金属卟啉的催化氧化机理及过渡金属离子分解α-四氢萘过氧化氢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孙晓红  白燕  刘源发  陈邦 《化学学报》2010,68(8):788-792
以醋酸为反应溶剂和催化剂,用自制的4-氨基-4,5-二氢-3-取代苯氧甲基-1,2,4-三唑-5-硫酮与4-氟苯甲醛反应合成了5个4-氨基-4,5-二氢-3-取代苯氧甲基-1,2,4-三唑-5-硫酮席夫碱化合物,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杀菌活性,并对席夫碱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全氟辛基磺酸茂锆催化吲哚与羰基化合物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 mol%二(全氟辛基磺酸)二茂锆存在下,吲哚与醛、酮在室温、四氢呋喃中反应10~25 min,生成二吲哚甲烷衍生物,收率达86%~96%.催化剂二(全氟辛基磺酸)二茂锆能重复使用6次,转化率仍有90%;反应不需要在严格的无水条件下进行,上述过程为二吲哚甲烷衍生物制备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尹昱澄  冷丽晶  林小龙  余燕  蔡甜  罗群力 《化学学报》2022,80(12):1569-1575
异喹啉盐具有两个亲电位点, 用它与双亲核试剂发生去芳构化/环化反应, 是高效构建异喹啉桥环结构的有效策略. 然而, 这一策略主要集中在1,3-桥环结构的合成. 最近利用异喹啉盐与4-羟基香豆素反应, 首次实现了二氢异喹 啉-3-酮-1,4-桥环的合成. 但是, 当用环状1,3-二酮代替4-羟基香豆素反应时, 意外地得到了异喹啉-1,3,4(2H)-三酮. 利用高分辨质谱分析发现, 这一意外转化是由于环状1,3-二酮发生O-亲核取代后, 消除2-溴-1,3-环状二酮, 得到4-溴异喹啉-3(2H)-酮. 该中间体发生两次连续水解/空气氧化后, 得到了异喹啉-1,3,4(2H)-三酮. 基于此机理的认识, 向反应体系中添加催化量的三氟甲烷磺酸后, 成功抑制了环状1,3-二酮的O-亲核取代反应, 顺利得到了二氢异喹啉-3-酮的1,4-桥环结构(33个反应实例). 反应条件温和, 提供了一种构建异喹啉1,4-桥环骨架的高效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后合成修饰(PSM)技术将水杨醛锚装到UMCM-1-NH_2上,得到席夫碱功能化的多孔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UMCM-1-NH-Sal,在该化合物孔道内的席夫碱N、O原子上螯合铜离子得到UMCM-1-NH-Sal-Cu催化剂,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X射线衍射(PXRD)、热重分析(TG)、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催化有机胺和环氧化物的开环反应制备β-氨基醇,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