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问题,例如信任的缺失,缺乏可以合理全面测量企业信任度的方法等。本文运用Multi-agent技术,建立了结合企业基本信息的声誉评价Agent和结合特定交易信息的单次交易评价Agent的信任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Multi-agent的B2B信任评价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论文的研究对于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解决合作中的信任问题,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供应链网络存在的越来越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利用演化博弈和系统动力学理论,从供应链网络结构入手,对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供应商之间合作过程中的诚信和败德行为,建立供应链网络同级企业间道德风险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了其演化路径。其次通过对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博弈的动态性分析,建立供应链网络上下游企业间道德风险演化的SD模型,并对其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网络道德风险的演化结果取决于网络内败德企业获得的超额收益、收益调整程度、惩罚力度和惩罚机制。另外,罚款力度大小与供应链网络道德风险演化的动态性密切相关;动态惩罚机制在其演化的波动性控制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于静  庄新田 《运筹与管理》2020,29(9):186-195
以电子仓单融资为例, 基于银行下侧风险规避角度, 研究联合授信和委托授信下当第三方B2B平台存在行为隐匿的道德风险时, 银行对B2B平台的激励策略设计问题。研究发现:B2B平台的最优努力水平随收益分配比例、回购比例的增大而减小, 随质押率、贷款利率、产品采购量、损失补偿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银行为规避违约风险, 需设置质押率、贷款利率和贷款额上限及回购比例下限, 并且银行最优收益分配比例与损失补偿比例、最优损失补偿比例与贷款损失率均成正相关关系。此外, 随着B2B平台工作效率的提高, 联合授信下最优收益分配比例将减小, 最优损失补偿比例将增大, 最终近似于委托授信下的最优损失补偿比例。最后给出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4.
夏良杰  柳慧  黄迎  李友东  孙莹 《运筹与管理》2021,30(10):199-205
研究碳交易规制下制造商减排服务外包时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决策和绩效问题,对比分析了定制和订购两种减排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均衡和供应链成员绩效。研究发现,在碳交易规制下,定制和订购两种减排合作模式下供应链成员均存在最优决策。在定制模式下,单位产品的初始排放量和制造商的减排成本系数提高一定会降低最优产量、单位产品减排量和减排服务价格,减排服务商的减排成本系数提高会降低最优产量和单位产品减排量,但不一定会降低减排服务价格;在订购模式下单位产品初始排放量、制造商和减排服务商的成本系数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不一定如此。当需求函数满足均匀分布时,无论制造商和减排服务商的减排效率如何,订购模式对减排服务商更有利,定制模式对制造商更有利,但供应链系统总利润的高低与制造商的减排成本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再制造产品的出现,引出了销售渠道决策的新问题。基于博弈理论,分析比较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五种渠道结构,得到了五种结构下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均衡产量和零售价格,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利润。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制造商可以凭借零售商之间的竞争提升自身在供应链的权重,使自己获利。然而当制造商通过两个零售商分开销售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时,制造商并不能因此而增加自己的利润。对于零售商而言,双边垄断使零售商地位提升,而新制造产品或者再制造产品分开销售都会伤及零售商。数值结果表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缓和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双重边际效应,增加了供应链的总利润,同时也提高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共享单车行业不断扩张,形成了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主导的寡头垄断市场,当前共享单车供应链中存在着供应商话语权缺失、消费者信息易泄露、平台企业资金压力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了面向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新型共享单车供应链,将其与现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共享单车供应链在单车投放量、产品质量以及供应链收益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当前供应链企业做出模式创新的市场环境条件,研究不同市场因素对不同供应链的影响。通过对共享单车市场竞争的仿真模拟,验证了博弈模型的分析结论。研究表明,智能合约技术的引入能够减少共享单车上下游的过度竞争,同时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及便利性。  相似文献   

7.
MC模式下顾客需求与厂商供应的纳什均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规模定制(MC,Mass Customization)模式下,基于市场需求的复杂化,厂商对个性化的顾客需求很难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而且由于其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个性化用户进行一一地满足,只可能对已经存在的个性化需求,根据自身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以利润最大化及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为目标,对个性化需求进行较准确地预测,从而正确指导生产。本通过博弈论的方法,提出了一个基于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及企业的利润的一个非合作博弈模型,并给出求解纳什均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有品牌产品定价是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商实施渠道管理的关键因素,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零售商利润和供应链稳定.鉴于此,针对存在供应链渠道冲突的零售商自有品牌定价问题,从协调的角度,利用对偶理论与优化模型,构建了基于最小协调成本的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定价决策方法,并利用其探讨协调的经济意义,求解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最优定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和解决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定价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供应链渠道冲突,保证供应商和零售商长期有效合作和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B2C模式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在线直销渠道与在线零售渠道的双渠道营销模式.如何制定有效的在线双渠道定价策略,实现不同在线渠道利益的均衡和渠道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构建了消费者效用函数模型和双渠道定价决策博弈模型,考察了消费者选择渠道的隐性成本和对在线渠道服务水平满意程度对双渠道定价决策的影响,对比了在线零售商与在线直销制造商分别在独立决策,零售商占主导地位和供应链纵向一体化的三种情况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最后借助Matlab软件对决策模型进行了计算与仿真,为在线渠道内供应链中各成员的管理者制定最优的定价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近期日益增长的网络平台企业间的合作为背景,在双边平台均为部分多归属的假定下,结合产业间平台企业合作会使不同平台用户的固有收益出现差异这一基本特征,建立双边用户多归属的双寡头竞争模型,分析平台企业参与合作与不合作这两种状态对企业定价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差异性及边际成本对平台企业均衡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双边用户都是多归属的情况下,无论合作平台还是非合作平台对双边用户的定价存在严格的对称关系,属于对称均衡。此外,研究也证明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差异性及边际成本对合作平台与非合作平台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由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电商平台和一个处于跟随地位的制造商组成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了电商平台有无利他偏好时电商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和契约协调问题,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研究表明:电商平台的利他偏好行为能够促使自身服务水平提高、正向影响制造商的最优销售价格并削弱自身利润.但电商平台的让利行为能够提高制造商的利润水平、缓和供应链冲突并改善供应链整体绩效."销售佣金比例+服务成本共担"契约能够完美的协调电商供应链,使双方最优利润获得帕累托改进,从而保证电商平台有足够的激励执行利他偏好行为.另外,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商平台的利他偏好正向影响制造商支付给电商平台的固定技术服务费、制造商占有的电商供应链利润份额和服务成本分担比例,负向影响自身的销售佣金比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贸易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呈爆发式地增长。因为跨境电商产品经常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运输,适合其销售的种类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制定差异化战略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是许多跨境电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考虑一个包含海外供应商、平台型电商和自营型电商的双渠道跨境供应链,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偏好对商家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影响,并得到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最优产品定价和最优服务水平。分析得出,商家间的服务差异化程度与跨境电商总利润以及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的关系受综合因素影响,单纯提高服务差异化程度并不一定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跨境供应链的效益;实施集中策略且服务差异度高的跨境供应链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中共享信息精度的激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樊敏  艾兴政 《运筹与管理》2006,15(3):71-74,98
针对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价值的重要性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存的不对称信息问题,本文运用一个道德风险之前的逆向选择的混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如何激励零售商分享其私人精确的市场信息,并相应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最优契约。  相似文献   

14.
摘要:研究隐性股权下,电商参与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对银行和电商平台两种融资模式的选择。构建了以电商平台为核心企业,具有资金约束的上游制造商参与的两级供应链融资模型,并运用股利贴现模型(DDM)对隐性股权进行量化,结合Stackelberg博弈分别对两种融资模式下的制造商和电商平台的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银行利率是影响制造商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并且得出,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选择向银行融资时,电商平台是否考虑隐性股权对其自身收益不会产生影响;具有资金约束的制造商选择向电商平台融资时,电商平台在考虑隐性股权的情形下其收益更优。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生鲜产品容易变质而且线上配送时间较长,并且线上销售可为消费者带来额外网络外部性,传统生鲜企业在电商冲击的背景下需要考虑是否入驻电商平台开拓线上业务。为解决此类企业所面临渠道选择问题,本文考虑一个传统生鲜企业和一个主导电商市场的电商平台,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企业最优生鲜产品定价和渠道选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若平台所收取年服务费较低,则企业应入驻平台;反之,企业不应入驻平台。此外,消费者网络外部性敏感程度对企业入驻平台行为具有正影响。在拓展模型,本文考虑分散式供应链情形下企业最优渠道选择,结果表明相较于集中式决策,分散式供应链情形下零售商更不愿意入驻平台。此外,本文通过设计收益共享契约以协调生鲜企业与电商平台,并发现通过契约协调,零售商更愿意入驻电商平台。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电商平台对消费者强大的吸引力,本文建立了由供应商和平台商构成的基于电商平台混合销售的供应链模型。混合销售渠道包含直销和分销,其中平台商拥有电商平台,供应商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直销,平台商分享一定的收益;而分销是指平台商从供应商处批发产品进行销售。分别建立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模型,研究发现:随着消费者对分销渠道接受程度的提高,两种情形下直销渠道的零售价不变,分销渠道的零售价提高;分散式情形下的批发价、供应商和平台商的利润均提高;随着供应商分享收益比例的提高,两种渠道的零售价都降低,但批发价提高,供应商的利润提高,而平台商的利润下降,但供应链的总利润提高;研究得到了保证博弈双方都能从直销渠道中获利的收益分享比例范围。  相似文献   

17.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gained renewed interest among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This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availability of timely information across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refore the need to effectively utilize the information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Although information plays a major role in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supply chains, there is a paucity of studies that deal specifically with the dynamics of supply chains and how data collected in these system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I develop a framework, with machine learning, for automated supply chain configuration. Supply chain configuration used to be mostly a one-shot problem. Once a supply chain is configured,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mean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given that initial configuration. However,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commerce applications and faster communication over the Internet in general necessitates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of supply chains over time to take advantage of better configurations. Using examples, I show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f the proposed adaptive supply chain configuration framework over static configurations.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在线卖方提高产品质量的激励问题.在线卖方提高产品质量需要付出质量成本,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监督卖方产品质量需要付出监督成本.当作为理性人的卖方和交易平台提供商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导致电子商务中的产品质量不高.将在线卖方在交易平台处的广告费用与其提供的产品质量相联系,证明了通过建立广告费用价格折扣与产品合格率正向相关的契约可以激励在线卖方提高产品质量,并且证明了该契约对在线卖方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双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