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末态电子的关联在氢原子(e,2e)反应中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利用双势公式解析计算了电子碰撞电离氢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对快电子采用平面波近似,跃迁矩阵元可以表示成两个因子乘积的形式,即结构散射因子和出射道两电子的关联因子.在计算过程中对关联因子采取了最简单的近似,当入射能量为150 eV和54.4 eV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符合说明对于这些入射能量该关联近似是有效的;而对于入射能量为27.2 eV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较大差异说明这种关联近似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2.
在电子碰撞He原子同时电离同时激发的(e,2e)反应中,利用DWBA模型,考虑了入射通道基态He原子两种不同的初态波函数,计算了He原子同时电离激发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关联的Silverman波函数计算得到的TDCS与实验数据吻合的更好点.  相似文献   

3.
在电子碰撞He原子同时电离同时激发的(e, 2e)反应中,利用DWBA模型,考虑了入射通道基态He原子两种不同的初态波函数,计算了He原子同时电离激发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关联的Sliverman波函数计算得到的TDCS与实验数据吻合的更好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畸变波玻恩近似(DWBA)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为400 eV和200 eV的 电子碰撞锂原子(e,2e)反应在非共面对称几何条件下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研究了 极化势对TDCS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能壳上跃迁矩阵元的后滞形式和双势公式,计算了入射能为54.4 eV时,电子入射单离化氢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与实验数据、BBK理论和DS3C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分解动能算符,对快电子采用平面波的近似,散射振幅可以表示成结构因子(T2)和关联因子(T12)乘积的形式,在略去前者中电子质心运动的基础上,通过对后者中求和级数的讨论,指出了T12中电子的质心运动和相对运动对TDCS的影响,从而分析了T12的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6.
电子入射双电离He原子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完成了高入射能(E05.6keV),低敲出能(E1=E2=10eV)情形下,电子入射双电离He原子五重微分截面(FDCS)的理论计算.计算中使用了三个电子在He+2离子场中的四体末态波函数.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所得结果与最新的(e,3e)实验数据较好地一致.  相似文献   

7.
在入射光子能量为79.6 eV~139 eV范围内,利用DS3C模型计算了不同碰撞几何条件下He光双电离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与3C模型计算结果、CCC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做了比较.表明,末态波函数动量相关效应成功地修正了3C结果,特别当入射光子能量接近阈值时,明显改善了与实验结果的符合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BBK模型和DWBA模型计算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中、低能电子碰撞电离H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所得结果与实验测量进行比较,进而研究初态入射电子的扭曲效应和末态出射电子之间的关联效应对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给出定性的物理解释。我们发现,初态扭曲效应比较微弱,在150 eV以上入射能量时可以忽略;而末态关联效应则十分重要,它会抑制Binary峰的高度,改善Recoil峰的形状,并且使Binary峰和Recoil峰都向大角度偏移,从而使理论结果更接近实验测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BBK模型和DWBA模型计算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中、低能电子碰撞电离H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所得结果与实验测量进行比较,进而研究初态入射电子的扭曲效应和末态出射电子之间的关联效应对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给出定性的物理解释。我们发现,初态扭曲效应比较微弱,在150 eV以上入射能量时可以忽略;而末态关联效应则十分重要,它会抑制Binary峰的高度,改善Recoil峰的形状,并且使Binary峰和Recoil峰都向大角度偏移,从而使理论结果更接近实验测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3C、DS3C和S3C模型分别计算了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快电子碰撞碳原子K-壳层电离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S3C模型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内壳层电离的TDCS呈现出一强的recoil峰,对于某些参量,recoil峰甚至高于binary峰.这一点与外壳层电离过程不相同.S3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这样的电离过程.?  相似文献   

11.
ELECTRONMOMENTUMSPECTRAOFEXCITEDHe(21S)ANDHe(23S)ChenZhangjinShiQicunChenJiXuKezunDepartmentofModernPhysics,UniversityofScien...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初态He原子电子间的关联效应、末态敲出电子与剩余束缚电子间的关联效应和末态屏蔽效应, 计算和分析了在共面、大能量损失和小动量转移这一特殊几何条件下730eV电子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 所得结果与Stevenson等人的相对实验数据和CCC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所得到的理论曲线能够反映实验数据给出的三重微分截面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初态He原子电子间的关联效应、末态敲出电子与剩余束缚电子间的关联效应和末态屏蔽效应, 计算和分析了在共面、大能量损失和小动量转移这一特殊几何条件下730eV电子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 所得结果与Stevenson等人的相对实验数据和CCC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所得到的理论曲线能够反映实验数据给出的三重微分截面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扭曲波玻恩近似,计算了共面对称条件下低能电子碰撞Kr(4s2)的(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与实验结果比较后发现,极化效应和后碰撞相互作用在共面对称几何条件下的~Kr(4s2)低能(e,2e)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贾祥富  刘明海 《中国物理》2002,11(7):704-709
In this paper, the trip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for the low-energy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of the Li+ 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coplanar equal energy-sharing kinematics at an incident energy of 114.083 eV. The emergence of structures in the calculated cross sections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isolated two-body final-state interactions and three-body coupling. The cross section shows two peaks originating from ′classical′ is determined by two-body final-state interactions. In addi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ignature of three-body interactions is carried by the magnitude and ratio of these two peaks. The direct and exchange amplitudes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6.
低能(e,2e)反应中的卢瑟福散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入射能量为64.6eV、能量均分、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He原子电子碰撞电离过程为例,分析低能(e,2e)反应中的碰撞机制、交换效应和卢瑟福散射效应,揭示了两种新的碰撞机制(DB碰撞和TB碰撞)的物理实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修正的BBK理论模型,在共面,等能分享,固定相对角度几何条件下,计算了能量分别为58.4,68,81.6,108.8和174.4eV的入射电子碰撞He+(1s)(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讨论了交换,关联与干涉效应及入射道库仑场对TDCS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效应对决定TDCS的角度分布及大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包含库仑相关的三体近似末志波函数,计算了入射能为250eV、散射角为3°、5°、7°、9°条件下e-+H(2s)→H++2e-共面反对称三重微分散射截面(TDCS),并与三级修正的EBS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基态H电离与亚稳态电离特征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