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矿床模型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编制生产矿井采掘计划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地下矿井近水平煤层群矿床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为矿井设计和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煤矿床赋存特点,系统地阐述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床通用的构模技术,所构造的模型能精确地模拟矿床的赋存形态和品位分布,并可方便地加工出各种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3.
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骅拗陷板桥油田板二油组扇三角洲沉积的古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河道间和席状砂微相。认为其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物性好,是区内重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4.
本井田构造线主要走向为北东和北北西两组。它们的反接复合形成了大量轴向辗转弯曲的宽缓皱及走向辗转弯曲、力学性质复杂和位移方式多变的断裂构造。井田经历的构造演化为纬向系-先北西西系-中新华夏系-后北西西系-北北西系。  相似文献   

5.
鲁西南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山西组3号煤层是主采煤层。但3煤层具有分叉特点,对于该煤层的开采利用有一定影响。对于3煤层的分叉机理,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笔者认为,3煤层分叉主要是由于盆地演化过程中各单元沉降的不均衡性、浅水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的频繁摆动造成沉积单元重新分布以及沉积差异性压实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三角洲体系演化是导致煤层分叉的根本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邓敢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7):7040-7045
为了解决特厚煤层回采巷道顶板变形严重、支护困难等问题,通过现场观测和理论分析得出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变形因素及其特征,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在原支护和高强恒阻让压锚网索联合支护2种护巷方式下巷道围岩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含软弱夹层的特厚煤层回采巷道自稳时间短,变形速度快,顶板破碎严重,塑性区破坏范围较大,巷...  相似文献   

7.
骨洞坑萤石矿床位于浙东南褶皱系北东向江山—绍兴深断裂和余姚—丽水深断裂所夹持的余姚—遂昌前震旦纪变质基底隆起带南东侧附近。骨洞坑萤石矿控矿主断裂为NW-NWW向压扭性断裂,主要赋矿层位为下白垩统馆头组(K1g)。本文详细论述了成矿热流体场的形成过程,并建立了成矿模式,为今后骨洞坑萤石矿床地质探矿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瓦斯治理分级分类管理,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与方法,并结合生产实际,依据井田内地质构造、瓦斯赋存特征、构造煤发育情况,对井田进行瓦斯地质单元划分:以南坪向斜及其F51断层、NF26断层、-720m水平大巷为界划分为3个地质单元,对分瓦斯地质单元进行瓦斯预测,为瓦斯分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硬顶板、硬煤层特厚煤层瓦斯赋存参数的测定方法的介绍,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不同的瓦斯区域的涌出规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研究区内162口钻孔岩芯精细观察资料及100多个薄片粒度分析样,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内沉积特征,建立了淮北青东井田早二叠世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地层的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认为研究区是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由东南入海而成,山西组主要发育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亚相,可细分为远砂坝、河口砂坝、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微相.下石盒子组主要发育上三角洲平原,可细分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微相.研究发现,浅水三角洲发育于台地背景下,水体浅,水深一般小于100 m,主要由三角洲平原亚相组成,分流河道是其主要的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的沉积厚度较薄.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整个研究区的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