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经济快速增长、城市扩张迅速的形势,规划应积极探索相适应的物质环境规划方法,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居住提供栽体.新城作为国外郊区化最基本的物质形态,它的发展理念与经验为国内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扩张模式提供了借鉴.同时,结合浙江省诸暨市街亭新城的规划实例,通过发展背景的分析判断,对当前快速多变下的城市郊区化模式进行探索,并从郊区密度、功能混合、形态规模和结构重组4个方面分析了郊区新城的空间发展模式.最后根据街亭实际,提出中等城市郊区新城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陕北能源开发区榆林市为研究区,采用1990—2015年的统计调查数据,综合集成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re值测定法、Lilien指数和Shift-Share模型,对榆林市产业转型发展态势、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速度及其经济效应进行测度分析。 结果发现,1990年以来,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呈现“双拐点”特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化不协调;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以能源重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处于超前发展状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较快;国家政策是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动力;产业内部增长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变迁效应是未来榆林市经济增长的“结构红利”所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空间大。 本研究可为促进能源开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位已成为开发区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以浙江省杭州湾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为例,提出了基于开发区类型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思路,并将其运用到规划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杭州都市区新城发展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在行政区划调整和沿江跨江城市格局形成的前提下,杭州开始进行大规模新城区建设,下沙、滨江、钱江等多个新城应运而生.本文对杭州新城的发展特点、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对促进新城的发展提出若干宏观引导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山区县由于其特殊的空间条件和战略地位决定了其发展战略和规划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位于浙江南部丽水境内的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研究山区县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经济、社会、城镇发展模式的抉择,从而理清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思路并提出空间规划对策,以期对山区县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以及空间发展策略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明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钱塘江由城市的边界和门槛转型为城市的主体和纽带,沿江区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增长空间。研究聚焦杭州市主城区沿江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从岸线功能、开发规模、交通出行等角度分析发现,沿江区域职住空间表现出低复合功能、大规模开发等职住空间失衡特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沿江区域职住空间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满意;对钱塘江南北两岸的滨江区和钱江新城沿江区域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拥有较高的职住指数,较好的配套公服设施,较低的通勤时间与距离成本。最后,提出了制定钱塘江沿岸职住建设导则、确立钱塘江沿岸职住分布体系、优化钱塘江沿岸职住支撑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明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钱塘江由城市的边界和门槛转型为城市的主体和纽带,沿江区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增长空间。研究聚焦杭州市主城区沿江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从岸线功能、开发规模、交通出行等角度分析发现,沿江区域职住空间表现出低复合功能、大规模开发等职住空间失衡特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沿江区域职住空间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满意;对钱塘江南北两岸的滨江区和钱江新城沿江区域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拥有较高的职住指数,较好的配套公服设施,较低的通勤时间与距离成本。最后,提出了制定钱塘江沿岸职住建设导则、确立钱塘江沿岸职住分布体系、优化钱塘江沿岸职住支撑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港口与区域、腹地及运输链上其他环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研究港口区域化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区域化发展拓展了港口的活动空间,其内涵可以从经济范畴和地理范畴两方面来理解.在具体运作中,根据港口实际情况可以选用星状、网络状和族状的发展模式,旨在构建一个完整、合理、平衡的港口区域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
古代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古代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及阶段的研究,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其演变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杭州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浙江省体育用品企业现状的调研,以体育用品外向型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原则,阐述了浙江省体育用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体育用品贴牌生产;以国际经济的发展为依据建立经济结构,参与国际分工;已具备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组织体系.剖析不同区域的外向型企业发展模式:宁波“引进—加工—出口及内销”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温州以“进口—加工—出口”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杭州以“引进一结构优化一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并提出浙江省体育用品外向型发展的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1.
风景区开发项目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对风景区土地评估对象、内涵、土地利用及市场特点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风景区内地价评估的核心是开发项目用地价格评估,提出并论证了以景区自然、人文景观价值评价为基础,以项目用地投资收益为依据的风景区项目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体系,并以天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建立了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开发项目用地基准地价体系,为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开发过程中引入股份制等新型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黑箱”,至少是“灰箱”,各因素是间否存在因果关系还十分清楚,人工神经网络可以较为逼真地模拟该系统,本文以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为工具,借助Matlab语言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子系统指标进行预测研究,通过数据采集、网络结构模型设计、程序设计、网络训练等给出指标预测图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议,结果表明,用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持续发展经济子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5~2015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DEA测度, 再运用空间自相关及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 (1)2005~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旅游发展综合效率呈上升趋 势; (2)长三角地区城市旅游效率空间分异为规模效率主导型、纯技术效率主导型和规模技术双作用型, 城市旅游效率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 (3)长三角旅游发展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居民消费水平, 影响程度在浙、苏、皖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化正值中期,城市化提速带来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高强度投入,大量“城市移民”进入城市就业、聚居并形成移民社区,“城中村”则成为其物质载体.“城中村”所在城乡结合部区位,首当其冲位于城市拓展的范围内.探讨“城中村”、“城市移民”与城市拓展的相互关系及三者在发展中相互协调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的现实必要性,并通过杭州的案例分析,提出适宜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结晶中,溶液的溶解度和过饱和度是结晶过程设计和控制的基础数据.实验测定了草甘膦生产母液中的溶解度,以及不同降温速率和初始浓度下的介稳宽度.  相似文献   

16.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农村社区发展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关键时期.随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加速推进,“老少边穷弱”地区扶贫攻坚更加显得意义重大. 基于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回族聚居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30个典型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按居住地形对农村社区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估,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影响不同类型社区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研究区实际,对区域发展提出建议. 研究发现,山地社区发展能力显著弱于川道社区;不同类型社区,影响其发展能力的因素差异显著;区位因素是决定社区发展能力的关键,包括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本研究可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提供参考,为精准扶贫,打好扶贫攻坚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西北典型干旱地区气候演变的过程及趋势,探讨了未来在全球变暖宏观背景条件下此地区可能的响应以及对干旱地区独特生态经济单元—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明确指出未来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容乐观,同时对适应于此的绿洲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于2002年4月至12月进行,采用国家旅游局提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即将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报批稿);整个普查工作包括技术培训、资料搜集、实地调查、结果统计和报告撰写等.在这次普查的基础上,对其中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概括了该类资源的特征,认为,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在杭州各类旅游资源中,数量虽不是很多,但价值极高;自身分布范围虽然有限,但牵连甚广,带动力强;自然、人文内涵相得益彰,以人文历史价值更显突出一些;类型多样,且各类中都有价值很高的单体;相关、组合资源多,且价值高;故应该处于枢纽的地位,可作为杭州市域整体区域旅游形象的代表.并提出若干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9.
和田河流域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田河流域的水,土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流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诸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定量模拟了流域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的规模,并为流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