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汪纪苗  史定海  倪国君 《化学教育》2010,31(7):42-45,57
对宁波地区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实验教学的功能、实验开设情况、学生实验中活动方式、实验教学的评价、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落实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加强实验教学评价、开发实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反思,试图为一线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分析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创建先进的“HEART”实验教学理念。以此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建立了“二渗透、四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快乐实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敦促教师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建立了柔性的实验教学改革运行机制,形成了教学改革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理念、基础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基础实验教学过程等3个方面出发,阐述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热分析实验教学,设计和开发了热分析仪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仪器分析测试类实验课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对随堂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此种实验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能力不足的现状;将管理学的"破窗效应"、"鲶鱼效应"、"木桶原理"等理论创新地应用到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探讨了这些理论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应用,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吉邢虎  吴卫兵  何治柯 《化学通报》2015,78(12):1176-1178
为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仪器分析理论基础知识,高效掌握有关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我们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实验教学为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摸索。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强化理论知识与实验联系、归纳仪器操作步骤、注重细节培养等措施,提高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完成基础实验后,能自由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获得所需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化学实验课程中基本操作多且涉及面广、基础性强、教学难度大的特点,以及国内相关微视频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设计制作了普通化学实验课程基本操作微视频。微视频的制作过程是对化学实验微视频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的有益探索。以微视频支持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实验教学的缺憾,增强了操作型教学的准确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促进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设计制作的微视频具有易于推广、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优点,可为国内高校的实验教学提供视频资源和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构建了"一中心、两渗透、三提升、四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总结了该教学模式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该实验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和交流环境建设,保障了该实验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该模式应用于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加快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新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新理念与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蜀晋  李霞 《化学教育》2005,26(11):18-21
本文探讨了新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新理念及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实施要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由中山大学承办的第5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的情况,对实验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实验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实验技术和化学研究方法应为实验教学的重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实验教学应体现持续性,实验项目设置需有巩固基本操作技能的内容,因此需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都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尤其要强化实验教学过程,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使科学的指导全面到位,使学生在科学的氛围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本科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将化学学科中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4大实验的内容设计优化成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实验3个实验模块,搭建了基础型、提高型、创新型3个能力训练层次和1条毕业设计/专业实习能力训练主线,构建了具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化学专业 “331”实验课程新体系,实现了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实验内容的层次化和教学科研的一体化。实践证明,通过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解决化学化工类实验教学无法或者难以实现的教学过程问题,组建了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辅助虚拟实验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信息化网络平台,设计开发了系列化工、制药、仪器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展理论课+线下实验课+虚拟仿真实验+慕课四维课程体系建设,期望提升本科一流专业和拔尖人才试验班建设以及本科人才培养,为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首届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过程中出现的基础实验操作功底不够扎实、综合实验能力欠缺、基础理论和基础实验教学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增加综合设计实验,以及加强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衔接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胡虹  史红霞 《化学教育》2019,40(22):50-58
为建立完整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工具,在已构建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进行了2轮实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评价工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第1轮调查对象是S大学102位化学专业师范生,针对评价框架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修改和删减,共计12处。基于修改后的评价框架,形成第2份调查问卷。第2轮调查对象是14所高校的15位专家,针对理论框架、评价框架中的各级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删减、内涵及表述修改、项目补增等,共计30处。最后,形成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37个评价标准且全面具体、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5.
孙佳林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18,39(13):44-49
按照时间脉络将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第3个阶段是“拨乱反正”、快速发展期,伴随着“文革”结束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育人功能不断拓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理论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苯甲酸正丁酯的合成为案例,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应用于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PBL教学法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郭晓亚  张彰  周忠华 《化学教育》2015,36(16):58-60
介绍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块与实验层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成绩评定3个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开设演示型、验证型、综合型和研究开发型4个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实验技能与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探索了在医学生中开展医用化学设计性实验“底物的合成及NAG酶的含量测定”。实验内容包含尿中NAG酶的临床应用、底物的合成及检测方法的建立等,涵盖酶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实验内容又与医学专业紧密联系,把理论知识与临床检验相结合,综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方法、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标准化的教学大纲更加突出了专业适用性,关联了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和考核评定,增加了考核量化指标与课程持续改进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大纲的构建为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有利于缩小不同教师教学的差异性,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为建立可持续完善的工程类实验教学标准体系提供了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槐角提取液中槐甙的含量,并应用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通过HPLC的组成及各部件工作原理的介绍、实验的实施、实验报告的完成、各部件运行的动画模拟的观看及各实验室的实地参观和介绍等教学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及操作,也激发和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对先进仪器、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了解,提高了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