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吴庆生 《化学教育》2015,36(19):41-44
将化学宏观现象进行形象、直观与动态的微观表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协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与规律。在几种不同形式的微观表征方法中,微观表征图能有效地消除相异构想,是建构化学三重表征的突破口,有利于化学三重表征的转化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化学学习中"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式,能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本研究在对三重表征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群体学生化学学习三重表征水平进行了探查和分析,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第一章教学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听课和复习,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思维导图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李川  刘敬华 《化学教育》2021,42(11):49-59
化学系统性思维强调化学子系统之间,以及化学系统与其他学科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习者整合、应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解决化学问题。内外交织的多个不同系统很容易让学生迷失在纷繁复杂的概念体系中,需要借助SOCME,OPM,BOTG,CLD,SFD等可视化图形工具厘清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表征化学系统性思维。在明确化学系统性思维内涵的基础上,开展“化学平衡”教学改革,探索绿色化学课程建设,开展游戏化学习、服务性学习、深度学习、项目学习、工作坊或研讨会,有助于化学系统性思维培养实践的改革与落地。横向关联化学系统与其他学科系统的关系,纵向深入分析化学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开展化学系统性思维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攻关,既要关注化学知识的社会应用,也要抓住化学学科本质和特征,才可以围绕化学概念和社会问题,建构纵横交织的多系统影响关系,促进学生化学系统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结构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探索用思维导图方法辅助结构化学的教学过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结构化学教学中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量子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并且通过系统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冯金洪 《化学教育》2022,43(3):74-80
通过以真实问题为情境,以化学知识结构化与化学核心观念为基础,以问题的探究为路径,以乙醇教学为例,建构了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化学思维型课堂即“两思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型,探索了“两思课堂”的评价方法与内容。通过分析学生表现可知两思课堂能同步实现核心价值培育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效实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学生难以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造成大量的化学错误概念及学习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学者广泛运用计算机模型于化学教学中,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国内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论文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炼出计算机模型应用于中学化学的若干教学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加以阐述。这些策略包括:(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2)呈现宏微现象,理解科学知识;(3)训练科学方法,提高探究能力;(4)引导反思质疑,理解模型本质;(5)自主建构模型,增强建模技能。论文最后提出几条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白蕊 《化学教育》2015,36(7):36-38
以“酸、碱、盐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为例,研究了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方法.首先,基于酸、碱、盐的知识特点,构建出了酸、碱、盐的概念关系图,以概念关系图的形成过程为基础设计了具有梯度性的学习任务,通过每个学习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使之能够从化学概念层面综合运用酸、碱、盐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基于CiteSpace软件,运用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国内化学三重表征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将信息可视化,为我国学者进一步完善化学三重表征的研究提供帮助和借鉴。放眼于国际科学教育的趋势和我国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地,期望将“化学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及策略嵌入日常的教学,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10.
孙帅杰  邓阳 《化学教育》2020,41(7):38-43
基于科学哲学和语言学理论,强调化学学科中的三重表征的话语意义,旨在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三重表征思维用语言科学地表达出来并进行社会性交往。在明确三重表征与话语的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相关教学片段,对三重表征的话语意义(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意义)进行探析,将宏观微观符号表征中各自的语言内部联系以及彼此间的话语表达关系解构出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在建构、关联及转换表征过程中的交往效率。最后针对相关教学问题,提出了3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