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访谈法与质性资料分析法,测查了6名(3名新手与3名熟手)高中化学教师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主题的PCK。结果表明:(1)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CTO,KoL与KoS组分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新手教师倾向于采用“教师-传授”教学取向,对学生知识的把握相对不足,更强调使用习题巩固策略;而熟手教师倾向于采用“学生-建构”教学取向,对学生知识的把握更为全面,更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2)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KoC与KoA组分上存在较明显的相似之处。在课程知识方面,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主题内容具有较好的理解,但对化学基本观念、学科核心素养认识尚浅;在评价知识方面,教师偏向于传统的评价方式,且集中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但相对缺乏对学生的课前诊断性评价。文末据此对我国化学教师教育及其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CoRe工具对7名化学高级教师“化学平衡”的PCK进行表征研究,结果发现7位教师的PCK在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3个维度最为丰富和突出;在内容知识维度受教材内容的影响较大;在评价知识维度基于习题检测,强调课堂提问,重视形成性评价。该领域教师的PCK发展需在学生思维培养意识与相关教学策略方面相融合,以及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方法的系统整合方面进行有效拓展。  相似文献   

3.
麦裕华 《化学教育》2014,35(17):20-2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是学生需要发展的化学基本技能之一。从学生需要的基础技能、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教科书教学内容的安排、高考的命题和考试要求这4方面讨论了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因素。对在“化学1”模块阶段、高考总复习阶段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提出1个包括4个预期水平的预期水平方案。最后分别对围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婷婷  周青  李晔 《化学教育》2016,37(19):31-37
选取氧化还原反应为研究内容,用流程图法(Flow Chart)对30名高中生认知结构进行测查。可视化图形与认知结构变量定量分析均表明:学生个体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结构变量和信息处理策略两两密切相关,成绩好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变量得分较高,在构建和组织知识的过程中倾向于采用高水平的信息处理模型;分析还发现大部分高三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中,已经很好地建立了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等概念,但对于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境认知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王影  王磊 《化学教育》2018,39(1):48-55
深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主题的层面,对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内涵构成和教师PCK的发展进行过程性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高端备课”项目为平台,以《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的“原电池”主题为载体,提出PCK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开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高端备课”培训过程中,PCK的一级维度和二级维度均得到发展,其中学生学习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这2个一级维度的提升最为明显,电化学思维模型、学生认识发展特点、知识的功能价值和思路外显这4个二级维度的提升较为显著。教师普遍认为培训中的备课研讨环节和试讲反思改进环节,以及指导专家的分析讲解、质疑提问和讨论建议这3种指导行为是促使其PCK提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杨蓓  史红霞 《化学教育》2021,42(5):54-65
为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师对于“物质的量”主题的认识,聚焦学科教学知识(PCK)的2个基本组成部分:(1)学生理解的知识,(2)教学策略和表征知识。基于PCK课堂观察量表和CoRe模型,对比分析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关于“物质的量”主题的PCK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展阶段化学教师的PCK存在差异,教师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影响了教学策略和表征方式的决策。  相似文献   

7.
姬广敏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12,33(12):32-36
采用纸笔测试和出声思维技术对30名高中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认知水平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学习情况进行了测查。通过对测查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单纯靠“记忆”可以记住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但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学习;(2)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认知水平,对其简单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复杂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会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当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达到理解和应用水平,才能促进其对复杂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赖萍  刘瑞  张静 《化学教育》2022,43(22):62-71
基于“物质的量”主题,探究职前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CK)与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关系。数据源包括参与者的CK访谈、内容表征(CoRe)访谈、教学录像、教学设计、反思日志等多元质化数据。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归纳法和以Gess-Newsome(2015)PCK模型为框架的演绎法分析数据。研究发现:教师透镜影响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发展;学科知识影响教学策略和内容表征方式的选择;学科知识不同的职前化学教师均不具备充分的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9.
课程知识是教师PCK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具有层次性、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理解性实践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根本途径。化学教师发展课程知识的基本策略是:理解化学科学;理解化学课程结构;理解化学教科书结构;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具体内容的教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PCK的测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3个方面梳理国内外化学教师PCK的实证研究。综述表明:(1)这些研究侧重于对PCK多个组分及其关系的整体测查;(2)研究者主要采用外驱型与内驱型2种策略以发展化学教师的PCK;(3)影响化学教师PCK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其自身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反思、实践导师的指导等,同时学科知识与信念对PCK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国内外化学教师PCK研究趋势的对比,文末对我国化学教师PCK的实证研究以及化学师范生教育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世华  董丰钧 《化学教育》2002,23(11):4-8,33
本文概述了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的产生和内涵,并努力结合缄墨知识理论对我国当前化学教育现状进行反思,初步探讨它对现代化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笑言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21,42(11):65-70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近20年有关化学教师知识的研究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基于关键词信息,结合二次文本阅读,从内容知识和默会知识视角对化学教师知识研究的热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化学知识类型与学习方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呼唤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我们将化学知识分为系统-演绎化学知识与经验-缄默化学知识2大类,每一类又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化学知识的类型影响着化学学习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郁志勇 《化学教育》2019,40(8):7-12
化学知识是环境化学知识的基础。化学概念和理论能够对大气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土壤环境中的化学反应、水体环境中的化学反应以及水体中存在的平衡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环境化学知识是运用化学知识研究物质的环境化学行为以及治理化学污染物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对环境化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能够促进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所医院44名供应室工作人员对学习医院感染学知识的需求程度进行的调查,发现供应室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偏低;单赁工作经验获取有关知识;不同层次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知识的目的有明显差异;不同层次、不同资历、不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对学习内容的需求不同,同时发现有94.45%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迫切希望参加医院感染学知识学习且急需补充有关知识。因此,作者提出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学知识水平的三点建议:①提高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学知识培训重要性的认识;②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学知识的培训;③完善配套措施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监控技能。  相似文献   

16.
王开科 《化学教育》2019,40(13):47-52
从认知心理学知识学习角度分析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系统,从教学策略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2大部分,其知识系统主要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操作系统则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按照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特点设计体现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系统网络结构功能的探究教学;按程序性知识的认知规律设计产生式自展过程等较高层次的思维运作。从而形成了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系统知识建构的探究教学方法与实际问题解决的小步子产生式策略。其意义在于以结构化系统替代零散知识,用逻辑性思维替代常识比喻,以智能化产生替代机械运算,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系统教学探索更加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给学生呈现化学学科全貌,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知识地图教学法的应用实践:精心准备绪论课内容;详细分析教材目录,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结构及学习方法有清晰的了解;授课过程中,注意剖析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对整个大学化学课程建立整体印象。在掌握关键知识点的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相似文献   

18.
麦裕华  何庆辉  肖信 《化学教育》2018,39(19):34-40
对广州市3个层次6所高中561名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专题测试,应用知识空间理论分析学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情况。结果显示:(1)各校学生在诸多核心知识存在学习困难,测试总分有显著差异;(2)各校学生在知识状态的数量、知识空间的结构有较大差异;(3)各校学生的关键学习路径与专家的设定相似或有较大差异。讨论了应用知识空间理论促进中学生科学原理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现行的科学教学对科学知识的属性认识不深,导致科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依据科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科学知识具有科学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其科学属性具体表现为实证性、逻辑性、结构性和思想性等4个方面。在深入分析科学知识的科学属性基础上,提出科学教学中渗透知识科学属性的教学策略,将科学知识承载的科学方法、科学逻辑、科学结构、科学思想融为一体,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陈凯 《化学教育》2014,35(22):42-47
为了探索职前化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指导和培养,由化学师范生、化学教学论教师和初高中化学教师组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主题教学研修。在关注师范生试教“化学肥料”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开展评析和指导。基于共同体的研修活动指出化学师范生应回归学科知识,职前指导需要多元化补充,来自不同层面的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利于共同成长。该活动从实践层面开拓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